捕捉口述史研究中的沉默记忆
2023年03月29日 09:57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年3月29日总第2620期  作者:陶宇

  近年来,口述历史研究所带来的学科结合与范式创新得到了学界共识,取得了丰硕成果。在众多学者走进田野、打捞记忆,并从中体验学术价值之时,一个关键性的方法论问题亟待进一步掘解——如何捕捉沉默记忆。这是因为,口述历史文本研究中所呈现出来的“完美口述”,其真正的展开过程往往充斥着一些复杂难明的沉默片刻:顿挫而非流畅、碎片而非统合,甚至断裂而非完整。时间的过滤与加权、空间的嵌入与脱嵌、权力的在场与缺场、文化的流动与塑造,使得这些片段构成记忆表述中的沉默。对此,我们究竟应该如何解读与回应?

  在问答之间,探索口述者的不同发声类型。当田野成为舞台,人民走进中心,口述历史的帷幕缓缓拉开,一问一答之间,记忆在不同的讲述中或者清晰浮现或者若有若无,或者出人意料或者流于常识,也或者就彻底陷入无边的沉默中。一般而言,出于对研究主题的追求,研究者都期待提出的问题能够有所回响,并获得个体化的叙事与丰富的内容。比如,有些口述者对于大多数甚至所有问题均能够有问有答,且表达流畅、叙事生动。继而,在口述者的娓娓道来中,个体的故事汇入时间洪流,呈现时代变迁,并助力学术研究的形成,此为访谈者期望的理想样态,可将其称为“有问必答”型。

  然而,并非所有问题被提出之后都会收到预期的回应,当研究者行走于田野,总会遇到不同的面孔,听到不同的声音,于是,“问而无答”“问而选答”“答非所问”“不问自答”等发声类型构成了沉默记忆的不同表象。其中,“问而无答”型主要指无论访谈者如何提问与启发,对方都不予正面作答,仅停留于“还行吧”“无所谓”等非评价性、非个人化答语,形成了实质性内容的沉默。“问而选答”型讲述者往往根据问题内容、场合及在场者等因素,选择哪些回答、哪些不回答以及以何种方式来回答,呈现出片段式的沉默。“答非所问”类型中,无论访谈者给出的问题是什么,口述者都自有一套回答方式,他们对问题本身不予考量甚至不予理睬,或者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或者停驻在对某个过往片段的追忆中,显现出对访谈问题的整体性沉默。而“不问自答”型讲述者则忽略“问”的部分,直接进入“答”的环节,有些甚至尚未了解口述议题,就已经开始侃侃而谈。不同于“答非所问”型,他们的讲述常基于以往经验,在对访谈目的的预判中,程式化的展现自我,这实则走入到沉默的另一种表现方式,也可以说是用形式的热闹替代了内容的沉默。于是,遮蔽与整饰、空白与交迭……差异化的发声机制与提问之间呈现出巨大的张力。那么,这些沉默的记忆是如何形成的?

  在沉默背后,挖掘社会的文化结构与研究实践。在记忆与口述的研究中,权力观与文化观的理论视角成为触摸记忆的主流解释范式,也有学者努力找寻更为隐秘的解释路径,如对生命深层结构的探索,并尝试以“记忆的微光”与“延迟的弥补”解放“被束缚的过去”。在承接学界研究的基础上,本文认为,对于沉默记忆的捕捉应回到时空情境中去探讨,除却遗忘的生理因素,社会文化结构的影响以及研究者对规范的实践型构了记忆的沉默。

  口述历史本身暗含着时间与空间的线索,其二者直接构成了发声的情境,蕴含着社会的文化结构,包含了权力、文化以及主体性等要素的互构。因此,无论是对事件还是人物的记忆、对身体还是对感受的记忆以及对记忆本身的反思,都会在不同场景中被重新整理与展现。因此,作为具有文化属性的群体,个体的表达均是在特定情境下输出的。相应地,不同类型的口述历史呈现,即是研究者与口述者情境互动的结果。在这个充满意义的流动情境里,在被认同的表达观念中,人们欣赏持重、含蓄的话语方式,习惯于将私人生活及个人观点适当隐藏,这便呈现出“问而无答”的实质性沉默。也即,当他们无法判断对话空间是否安全时,会主动选择将声音减弱,将千言万语搁置。同样,口述者也会呈现出“问而选答”的片段性沉默,他们依托各自的生命脚本,调取自己的剧本故事,建构出契合时空条件的版本。特别是在权力强劲在场的情境中,口述者会有选择地将记忆放大或剪裁,于是,便显现出为配合工作的带有表演性的“不问自答”型。在这被凝视的空间里,他们需要用表演将记忆包装以完成一次次任务,但热闹的形式却让真正的记忆隐藏于寂静,形成了内容性沉默。与此同时,访谈中也会出现回避提问、自说自话式的“答非所问”型。口述者都经历并创造着历史,他们珍视被赋予话语权利的时刻,于是当这支传声筒递过来的时候,他们将这辈子的光荣与伟大、委屈与不幸,全部都倾泻而出。这种方式错开了提问,绽放了自我,构成了对所提问题的整体性沉默。实质上,在现实条件中,这几种表述并非界限分明的单一类型,它们之间的含混与交叉,既是权力、文化、生命内在于时空之下的撕扯,也是多重力量在实践舞台中的变奏,它们彼此之间的联动组合出差别化的发声类型,构成了沉默记忆的不同样态。

  当时间的流线铺开,讲述的空间被聚焦,记忆的光谱渐次打开,口述者的内在生命被不同程度地唤起与激活。于是,这些记忆中的人物、情节与线索被讲述者赋予不同的安排,比如剪裁、替代、转换、悬置、隐瞒、挪用……并编织出记忆的沉默片刻。这些沉默记忆传递着或浓烈炽热或平静如水的情感、或自然顺畅或阻滞停顿的节奏、或合盘而出或有所克制的片段,它们饱含着口述者的主体性力量。我们不仅应当将其放入具体时空情境中去解析背后的生产逻辑,也应该在时空的变迁中尝试着留取这些最易于消逝的记忆符码,在权力与文化的透视中洞察沉默记忆的生命力量。那么,研究者又该怎样去捕捉这些沉默记忆?

  让沉默的记忆发声。与喷薄而出的讲述不同,沉默构成了记忆的背面。如果将这两种方式作以比喻,这会令人不由自主地联想到梵高的画作,前者如同《向日葵》炽热浓烈,满纸是燃烧的生命;后者如《星月夜》看似沉寂却静水深流。二者虽色调相异,却都饱含着画者的强烈情感。面对记忆的另一面,研究者可通过背景铺陈、权力消解与多元记载等方式展开。

  以社会文化背景的铺陈还原时空境遇。言行的荒诞与合理依赖于时空的具体限定,过往记忆及讲述有着特定的权力生成与文化演绎的时空境遇,它们共同锚定了沉默叙事得以解析的话语世界,赋予讲述者沉默叙事的心理图式与言行策略。当作为关系容器的时空在文本中再现,缠绕和梗阻记忆的丝网便逐一被解锁开来,个体带有即时反射性的沉默话语表达就被赋予了从注脚边缘走向研究中心的突围路径,在柔软的生命体验和坚硬的社会结构之间,沉默记忆之墙亦有了回响的强音。对时空的铺陈与洞察,是研究者和被访者共赴的记忆唤醒和心灵共鸣的研究之旅,使得原初留白的社会画卷,再次嵌入个体的能动性建构。因此,在研究者对于社会文化背景说明的过程中,就隐喻了“此处无声胜有声”的穿透力,那些抵抗的、悲伤的、释然的、纠结的沉默便一一回归到生活的原初,让读者于无声处听惊雷,而沉默也就变得不言自明。

  以访谈者与被访谈者的权力消解走向日常叙事。口述历史是一项充满艺术性与技术性的工作,前提就是去除谈话间的压迫感,故访谈者与口述者之间的权力关系需要在互动中消解,以营造一个可分享的平等空间。作为一场对话,访谈目的、话题背景、资料用途、隐私保密等应充分告知于口述者;同时,访谈者也需要对议题背景及口述者生活脉络有详尽的了解,如此,双方才能建构出具有生命力的意义世界。口述的进行是由寒暄到深入、由陌生到熟悉的递进过程,访谈者要面对的是带有文化属性的社会人及背后的历史,故研究者需不断丰厚心智品质,丰富生命的内在体验,进而带给口述者真切的情感回馈。

  以新技术的运用穿越叙事时空。讲述的情境不仅为权力、文化以及讲述者深层的生命体验所建构,同样,也被技术所塑造。图片、声音与影像的功能日新月异,这使得沉默记忆获得新生与反复回视。可以看到,借由修复技术,淡去的岁月得以重现;通过音频技术,过去的声音得以聆听;依托影像技术,曾经的图景得以重现,当下的一切得以留存。在新技术使用中,过往有限的记载可激活讲述的展开,而当下多元的记录则会成为沉默的补白,它们共同打开记忆的缺口,丰富记忆的形式,构筑流逝岁月的立体画图。同时,讲述者的表情细节、声音语调、肢体动作也可被随时暂停与放大,在讲述的特写中,口述者获得了若干次的历史定格与岁月回眸,研究者也拥有更多的可能去靠近沉默记忆背后的真实。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在记忆的心灵实践中,微弱的个体可以获得价值升华,记忆的飞鸟也就有了其落脚之地。因此,口述历史的实践与研究就不仅具有学术性,也具有伦理性、道义感以及深刻的文化意涵。作为记忆的另一种文本,沉默也是一种强有力的表达,它暗含着记忆的静水深流,有如透过缝隙照进来的阳光,又如褶皱处展开的岁月纹路,引领研究走向时空的深处。在此意义上,我们对于沉默记忆及其多样发声的挖掘,特别是对沉默记忆与讲述之间的方法论探讨,将有助于在研究中呈现多维的叙事,洞悉人性的幽微,从而融入社会的演进,照亮人类文明的未来。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东北老工业基地国企工匠精神的价值实践研究”(19YJC840038)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社会学院)

责任编辑:陈静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