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槐树遗址
位于河南省巩义市伊洛河与黄河交汇处南岸双槐树村南台地上,是距今约5300年前经过精心选址的都邑性聚落遗址,被认为是黄河流域仰韶文化中晚期规模最大的聚落。考古工作者在该遗址发现了大型版筑遗迹、牙雕家蚕等遗物,显示了约5300年前中原地区的农桑文明形态。遗址的地理位置和规模表明其具有古国都邑的性质,进一步丰富了人们对早期中华文明的认识。双槐树遗址的考古发现填补了中华文明起源关键时期、关键地区的关键材料,对于理解华夏文明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被称为“早期中华文明的胚胎”。
良渚遗址
主要集中在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地处长江下游环太湖流域,年代约为距今5300—4300年。良渚遗址以其精美的玉器、复杂的社会结构和庞大的水利工程而闻名,甚至改变了人们对中华文明起源的时间、方式、途径等重大学术问题的认识。它以同一时期世界罕见的规模和品质,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起源提供了重要实证,在中国乃至世界文明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西方主流考古学界也认为,良渚是东亚最早的国家社会。良渚的发现确立了中国至少有5000年文明史的观点。
陶寺遗址
位于山西省襄汾县,地处汾河岸边、临汾盆地,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首批六大都邑之一,年代约为距今4300—3900年。陶寺遗址的考古发现包括规模空前的城址、王墓、世界最早的观象台、气势恢宏的宫殿、独立的仓储区、官方管理下的手工业区、比甲骨文早近800年的“朱书文字”等。这些发现表明,陶寺遗址不仅是政治、经济、军事和宗教中心,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复杂性和高度发展。作为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重要遗址之一,陶寺遗址的发现显示了早期国家的出现和礼制的初步形成,是夏、商、周三代辉煌文明的主要源头。陶寺是中华早期文明的典型代表遗址,也是实证中华5000多年文明的重要支点。
新砦遗址
位于河南省新密市刘砦镇新砦村,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首批六大都邑之一。遗址以富含晚于河南龙山文化而早于二里头文化的“新砦期”遗存而著称,距今约4000—3900年。遗址区总面积约70万—100万平方米,考古发现包括城墙、护城河、外壕、内壕及“新砦期”大型建筑等重要遗迹。出土的陶器、骨器、石器、玉器和青铜器等遗存,特别是中心区域的大型建筑基址,显示了该遗址在夏代早期的重要地位。新砦遗址的考古发现对于探索早期夏文化、判定古城寨城址与二里头遗址的年代与性质,以及研究夏代都城和夏王朝的诞生具有重要意义。该遗址的发现填补了夏文化早期的空白,为研究中华文明的形成提供了重要资料。
二里头遗址
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偃师区,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首批六大都邑之一。其历史年代约为距今3800—3500年,相当于古代文献中的夏、商王朝时期。二里头遗址的考古发现包括宏大的宫城和复杂的大型夯土宫殿建筑,以及官营作坊区、祭祀区等遗迹,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结构和统治格局;遗址中出土的大量青铜器、玉器和陶器等文物,显示了夏代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手工业技术的进步。出土的绿松石龙形器被视为中国龙文化和图腾崇拜的直接根源。二里头遗址不仅是探索华夏文明起源的关键遗址,也是研究中国古代社会结构、经济和技术发展的重要对象,其发现和研究为理解中国古代文明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和历史线索。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