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领导百年中国社会转型的丰功伟业
2021年07月14日 09:29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年7月14日第2207期 作者:张文宏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的盛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党和人民向全世界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习近平总书记的“七一”重要讲话,是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宣言,是全面总结建党第一个百年精神和辉煌成就的历史性文献,是指导未来百年中国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一直将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推动中国社会转型和发展。中国共产党人根据对社会主要矛盾的深刻认识不断调整社会革命和建设的大政方针,深刻改变了中国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根本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通过深入的社会调查和革命实践,认识到当时社会的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主要阶级是农民、地主、工人和资本家,建立了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最广泛的统一战线,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通过土地改革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消灭了在中国延续几千年的封建剥削压迫制度,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通过不断解决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主要矛盾,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转型,为中国摆脱积贫积弱的面貌、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奠定了制度基础。1978—2012年,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及时认识到,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通过推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充满活力的市场经济体制为核心的社会改革,实现了中国社会的又一次巨变。2013年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认识到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带领人民进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的目标。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下,在一系列制度创新政策的推动下,中国社会结构不断调整和优化,中国社会转型在如下五个方面取得了举世公认的丰功伟业。

  第一,彻底消除绝对贫困,居民收入持续增长,中等收入群体规模不断扩大。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向贫困宣战,实施了一系列中长期扶贫规划,累计9.5亿多农村绝对贫困人口成功脱贫,减贫人口数量居世界第一,对全球减贫的贡献率超过70%,创造了世界减贫史上的“中国奇迹”。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把扶贫开发工作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实施精准脱贫攻坚战略,2012年底到2019年底减贫9348万人,年均减贫人口1000万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49年的99.5元、1978年的343元,增加到1991年的1701元、2000年的6256元、2020年的43834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49年的44元、1978年的134元,增加到1991年的709元、2000年的2282元、2020年的17131元。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49年的49.7元、1978年的171元,增长到2020年的32189元。按照国家统计局提出的家庭年收入10万—50万元估算的中等收入群体比例,近10年来逐年增加,从2011年的近13%,增长至2019年的近30%,涉及4亿多人。

  第二,城镇化率不断提升,城乡结构不断调整。1949年以来,随着工业化、现代化和市场化不断推进,我国城镇化水平稳步提高,城镇化率从1949年的10.64%、1979年的18.96%,增长到 1990年的26.41%、2012年的52.57%、 2020年的63.88%。从70年代末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颁布了一系列户籍制度改革和鼓励农民及农民工进城的政策,特别是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推动1亿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方案》,极大地促进了非户籍人口特别是农民工的市民化,在“十三五”期间年均落户人口达到1300万左右。从发达国家城镇化的一般规律看,中国当前仍然处于城镇化率有潜力以较快速度提升的发展机遇期。在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推动下,历史上千百年的“乡土中国”正日益发展为“城镇中国”,这可成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源泉”。

  第三,职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中高层职业的比例不断扩大,新社会阶层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当代中国就业结构中的劳动力配置已经从新中国成立前的自然经济特征、改革开放前的计划经济状态转变成当前的市场经济方式,已经从农业就业人口占绝大多数转变为非农产业就业人口超过农业就业人口,同时第三产业就业人口超过了第二产业。1952年,全国劳动力在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就业的比例分别为83.5%、7.4%和9.1%,1978年分别为70.5%、17.3%、12.2%,1988年分别为59.3%、22.4%、18.3%,1998年分别为49.8%、23.5%、26.7%,2020年则变化为23.6%、28.7%、47.7%。近40年职业结构变化的特点是第一产业就业人员急剧减少、第二产业从业人员稳步增加和第三产业就业者快速增长。就业结构此消彼长的调整和变化,为我国的多数劳动者特别是原来的中低收入劳动者提供了向上流动的机会和巨大空间。40多年改革开放政策的逐步深化,使中国实现了现代化取向和市场化取向的“双重转型”。在这个转型过程中,经济的高速发展与制度创新,导致了产业结构的重大调整,与之相应的职业结构也发生了显著变化。一方面,绝对的职业岗位数量急剧增加;另一方面,低技能职业或体力劳动为主的蓝领职业增速缓慢,高技术含量职业或白领职业增速加快。私营企业、外资企业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中介组织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和个体工商户等组成的新社会阶层或群体的规模不断扩大,成为推动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第四,居民的消费结构日益趋向合理。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居民的消费结构从生存型、温饱型走向小康型和富裕型,推动消费结构变迁的主导力量发生了重要变化,消费的功能更加多样化,作用也在逐渐增强。中国城市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从1978年的57.5%,下降到2007年的36.3%,达到了富裕水平;中国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从1978年的67.7%,下降到2007年的43.1%,进入了小康水平。全国居民的消费支出,2015—2020年分别为15712元、17111元、18322元、19853元、21559元、21210元,年均增长8%左右。2019年全国居民恩格尔系数为28.2%,比上年下降0.2个百分点,连续八年下降。这表明在消费结构中,食品等基本生活消费支出比例稳步下降,科教文卫等发展型消费支出比例正在不断提高,消费结构不断升级的同时,越来越呈现出现代社会消费结构中的重要特征。

  第五,社会流动空间不断扩大,向上社会流动是主流。从历届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以及“中国综合社会调查”“中国社会调查”“中国劳动力市场调查”的数据可以看到,改革开放40多年以来,特别是2013年以来,我国的社会流动率和人口迁移率不断增长,社会变得越来越开放,社会流动空间越来越大。流动人口依然活跃,乡城流动占比进一步上升,城城流动大规模增加。与2010年相比,2020年流动人口规模为3.76亿,增长了1.55亿。当前我国总人口中有四分之一是流动人口,这表明在2010年到2020年,中国人口流动仍然活跃。由五普、六普及七普的主要数据得知,2000年、2010年、2020年,乡城流动分别占流动人口的52.2%、63.2%、66.3%,表明乡城流动人口依然是流动人口的主要驱动力。工业化、城市化和高等教育大众化必然带来向上流动机会的增加,这也是所有工业化国家社会流动的普遍趋势。中国的特殊性在于,工业化的进程伴随着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在体制转轨的过程中,大部分人经历了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以及主观地位认同意义上的向上社会流动。我们的社会结构将日益趋向中间阶层或中等收入群体占主导地位的橄榄型或纺锤型的现代社会分层结构,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社会主要矛盾将得到根本解决。

  我们可以乐观地预测,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以及本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之时,中国的城镇化比例将进一步提升、职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中等收入群体的规模进一步扩大、消费结构更趋合理、向上社会流动的空间进一步扩大、共同富裕的目标终将实现,必将大幅度提升各阶层民众对于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信任和信心,全体国民的满意度、幸福感和获得感也将显著提高。

  (作者系上海大学社会学院院长、教授,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

责任编辑:宗悦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