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中国经济崩溃论”终将再崩溃
2024年03月01日 14:4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4年3月1日第2843期 作者:王文

  近两三年,西方政客、媒体与智库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一场“中国崛起顶峰论”,认定中国崛起已到顶峰,唱衰中国发展前景,打压中国增长预期。特别是2023年二季度以来,几乎所有西方主流媒体以及关注中国的智库、学者都对中国经济增长放缓进行讨论,以不同形式参与“中国崛起顶峰论”的议程设置。事实上,该轮“中国崛起顶峰论”就是新版的“中国经济崩溃论”,并显现出规模最大、频率最高、持续时间最长、范围最大、来源最广等特点。然而,正如前几轮“中国经济崩溃论”都被中国持续发展的鲜明事实所攻破,新一轮“中国经济崩溃论”也终将被打脸。

  35年来最大一轮舆论浪潮

  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在西方媒体、智库与政客言论中,关于中国崩溃的论调屡见不鲜。2021年秋季,美国学者哈尔·布兰和迈克尔·贝克利在《外交事务》等多份期刊发文,讲述“中国相对实力已经见顶”“中国崛起已终结”“中国衰退已开始”等观点,西方新一轮“中国经济崩溃论”沉渣泛起,并于2023年上半年呈升级加强态势。以《华尔街日报》为例,其中文官网推出“中国经济放缓”专题栏目,从2023年8月至2024年初,已发表包括《中国40年经济繁荣落幕,接下来会怎样?》《中国青年就业市场宛如梦魇,国家面貌正在改变》《中国经济困境堪比30年前的日本?可能更甚》《中国经济陷入恶性循环》《中国经济恶化背后根源:民众对政府政策没有信心》在内的160余篇文章,其中多篇“爆款”文章在海外引起广泛关注。此外,这一荒谬叙事还进一步传播至欧洲、日本、韩国、印度等国家或地区,质疑中国经济发展规模、效率、影响力等的声音均远超以往。

  值得注意的是,本轮“中国经济崩溃论”的逻辑更为“取巧”,更易与国内一些悲观论调形成共振。相比于所谓的“政治崩溃论”“社会瓦解论”,此轮“崩溃论”聚焦2023年中国经济数据明显低于预期的具体表现,认为中国经济面临结构性、本质性的根本缺陷。本轮“中国经济崩溃论”同时剑指中国决策层以及顶层设计,进而得出在经济政策与改革开放上“开倒车”等荒谬结论,企图全方位抑制、挑拨、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中国经济亮眼表现不容忽视

  事实上,只要深度了解以“中国崛起顶峰论”为主要叙事逻辑的新一轮“中国经济崩溃论”的本质,便不难找出对其化解、使之打脸的有效方式。

  此轮“中国经济崩溃论”大肆宣扬的核心论据就是,近年来中国经济复苏进程缓慢,在经济总量上同美国拉开差距。一些反映百姓不愿花钱、企业不想投资、股值不能上扬、外资不断外迁等现象的经济数据被不断炒作,更是干扰投资者情绪、弱化居民消费行为,进而形成新一轮“中国经济崩溃论”自我循环式论证的关键。但从更宏观与更长远的视角来看,这些论调明显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既掩盖了中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总体方向,也忽视了中国以巨量且强劲的实体经济领先于世界的基本事实。

  比如,在全球低迷经济中表现亮眼的中国外贸出口“新三样”。一是光伏。目前,中国光伏产品拥有50%以上的世界市场占有率。其中,光伏组件占75%以上,电池片占80%左右,硅片更是达95%以上。二是新能源汽车。继连续15年成为全球最大汽车产销国之后,中国在2023年一跃成为全球最大汽车出口国,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120.3万辆,同比增长77.6%。三是锂电池。在全球前十的动力电池企业中,中国企业占据六席,市场占有率达62.6%。我国外贸出口的“新三样”为抑制全球气候变暖作出的贡献有目共睹,凸显了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成色和后劲,却很少能在“中国经济崩溃论”中看到客观分析。

  再比如,比对中美经济核心数据就会发现,中国实体经济已遥遥领先。例如,2023年,中国全社会用电量(9.2万亿千瓦时)是美国的2.3倍,汽车销量(3009.4万辆)是美国的近2倍,粗钢产量(超10.19亿吨)是美国的12.6倍,造船完工量(4232万载重吨)是美国的70余倍。中国经济没有走向“空心化”的基本事实,意味着未来国家发展的厚重与稳定。

  此外,中国全力避免像西方国家实体经济供给不足、虚拟资金空转导致流动性风险而爆发的周期性金融危机,循序渐进地推动服务业稳健增长,积极稳妥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促进经济稳定可持续增长。更为亮眼的是,中国服务业快速复苏态势明显。从2023年初的“村BA”到年底的哈尔滨爆火,从2024年春节假期文旅消费再创新高到春节档期电影票房创中国影史新高,中国经济“春暖意浓”,正用扎实的现实表现打脸西方有意炮制的“中国经济崩溃论”。

  仍要高度重视因应施策

  作为“中国经济崩溃论”的最新表现形式,“中国崛起顶峰论”并不是什么新鲜观点。这背后折射了西方一些势力通过舆论战和认知战唱衰中国经济、压制中国预期、遏制中国崛起的战略意图。正如前几轮“中国经济崩溃论”偃旗息鼓那样,中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态势是对“中国崛起顶峰论”打脸、让其不攻自破的最好方式。其中,舆论战的还击与稳住外资仍尤为重要。

  从舆论战的角度看,用“歼灭战”的方式,以严谨的论述、可信的传播、精准的沟通形成舆论反击,对冲“中国崛起顶峰论”攻势,是当务之急。比如,推动一系列中国经济金融类智库与欧美国家智库对话,推动中国经济学者“走出去”,讲清讲好“提速换挡”的中国叙事;组织中外智库合作,围绕新能源、人工智能、高端制造、绿色低碳等重点领域,推出一系列智库报告;通过新媒体、传统媒体等多种传播途径,全面讲述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成果,实现强而有效的预期管理等。赢得大国经济发展预期的舆论竞争,关键在于有效信息多少的比拼,夯实中国经济发展信心的相关信息、宣传、舆论越丰富,其积极影响力自然就会越大。

  从稳外资的角度看,应持续释放与报道一系列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政策及其落地成果,高度肯定外资为中国经济发展作出的重要贡献,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对外企与民企、国企一视同仁,通过召开外资企业座谈会,邀请外资企业人士在党媒、党刊、“两微一端”新媒体平台专访撰文或走进有关部委召开咨询会等,积极传递中国经济向好发展的信心和力量。更重要的是,要讲清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政策利好、细节变化与盈利成果,如不同类型外资企业享受到的地方政策优惠、外资准入负面清单缩减所带来的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等,进一步提升中国对国际资本的吸引力。

  总而言之,随着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全方位开放,中国经济这块“蛋糕”正在继续做大,民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也在不断提升,更多亮眼的经济数据和现实表现,必将使此次“中国经济崩溃论”像前几轮那样再次崩溃。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