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发展新时代社会美育
2023年04月18日 16:2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年4月18日第2633期 作者:崔晓龙 丁欣烨

  2022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为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指明了方向。在文化强国建设中,社会美育所承载的文化教育功能愈发凸显,成为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文化力量生长点。

  社会美育的接受者是广大人民群众,人民在社会各界所提供的文化资源中感受美、体验美,在和谐开放包容的文化环境和文化活动中创造美、成为美。新时代社会美育的发展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准确把握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中蕴含的审美维度,优化整合社会美育资源,使人民在生活中获得心灵的愉悦与精神的丰盈。

  扩容提质,增强优秀作品供给能力。社会美育离不开有内涵、有深度、有思想的优秀文艺作品,这些作品能够以真挚的情感、丰富的思想、崇高的精神实现对人民的引导、教育与鼓舞。因此,应以深化文化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提高文艺作品创作质量,源源不断地提供真实反映时代特点与人民生活的优秀作品。在时间维度上,文艺创作应立足“继承与发展”赓续历史文脉,以坚定的文化自信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充分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厚资源,做好其整理、保护、传承等工作,将传统底色融入现代审美旨趣,使文艺作品成为津梁古今、传承精神的载体。在空间维度上,文艺创作应立足“民族与世界”讲好中国故事,既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述中国故事;又要放眼世界舞台,深化文明交流互鉴,加强与世界各国文艺名家的合作,使人民群众能够在跨文化交流中坚定文化自信,拓展国际视野。

  空间构建,丰富优化社会美育环境。社会美育的开展需要一定的空间保证,如此方能使人在具体的环境中接受美的熏陶。文化场馆是社会美育的重要场域,这些场馆亟须面向观众的审美需求提升展陈教育水平,充分利用新兴技术打造“沉浸式”的展览空间,增强观众具身体验。此外,公共空间建设和文旅融合设计也是近年来拓展社会美育空间的重要方式。提升城乡公共环境的审美性,充分发掘旅游景区的文化内涵,使街道、公园、广场等成为彰显地区文化底蕴和人民精神风貌的文化空间,有助于人民在生活中怡情养性,获得深远持久的体验。

  科技赋能,创新社会美育传播方式。科技的发展为社会美育插上了新的翅膀。加快推进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有助于实现美育传播矩阵的立体化构建,助力全媒体传播,从而丰富社会美育形式,提升社会美育效果。近年来,自媒体的兴起实现了传播方式的重构,实现了由传统“面对面”的互动模式向“人与屏”的互动模式的转变。人们可以在平等对话中实现美育资源的交流,从而激发审美热情和创作活力。此外,许多博物馆、艺术馆也充分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实现历史文物、文艺作品等美育资源的数字化,积极打造云上体验项目。这些社会美育机构在展览设计中综合运用增强现实、虚拟现实、全息投影、体感交互等技术,改变了人们传统的参观模式,使人们能够在场景交互中获得更加丰富的审美资源和更加舒适的审美体验。

  强化队伍,储备德才兼备美育人才。发展新时代社会美育,人才队伍建设至关重要。美育工作者不仅需要具备美育知识和审美素养,也需要具备职业操守和健全人格,努力肩负起以美育人、以美育德的文化使命。文艺工作者是社会美育的主力军,应深化对文艺工作使命的认识和体悟,自觉涵养艺德,扎根时代、深入生活、面向人民开展艺术创作,运用各种艺术形式表达真善美,为人民群众提供丰富且有益的文化资源。同时,社会美育基层人才的力量也不容忽视。社会美育只有落实到基层,才能发挥最大的辐射带动作用。因此,应强化对基层工作者的锻炼与帮扶,增强其开展美育活动的能力,提高其为人民服务的意识,打通全民美育的“最后一公里”,真正提高社会美育的质量与实效。

  (作者单位:北京交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