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且将“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定位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这一新的重要论断体现了我们党对中国式现代化内在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丰富人民精神世界,要始终坚持辩证思维,着力处理好四对关系。
处理好方向与方法的关系。人的道德、审美、理想、信仰等构成人的精神世界。精神世界的富足,精神需要的满足,是个体全面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要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为新时代丰富人民精神世界提供了正确的方向指引。丰富人民精神世界,要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不断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精神文化产品创造生产传播的价值定向作用,引导人们自觉抵制各种错误思潮,追求至真至善至美的精神生活,推动人民精神世界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要坚持运用科学合理的方式方法,多措并举丰富人民精神世界。方法对路,事半功倍。要坚持好运用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利用新的科学技术手段,不断创造出量丰质优的精神文化产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处理好适应与超越的关系。人的需求具有多样性、社会性、层次性和发展性,这决定了人的精神世界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一个从适应到超越、再适应到再超越的动态发展过程,是理想性与现实性的统一。因此,丰富人民精神世界需要遵循主体的身心发展规律以及社会发展规律。人们有社会交往、思想情感、个性发展、尊重名誉、休闲娱乐等需要,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在适应与满足当前精神生活的基础上,对精神对象的需要也会逐渐升级。正如马克思指出:“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换言之,在不断适应和满足人民群众现阶段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的基础上,还应激发主体更高层次的精神追求,实现对现阶段精神生活品质的超越,然后再适应、再超越,如此螺旋式上升,使主体的精神世界得以丰富、精神境界得以提高、精神品质得以增强。只有这样,人的全面发展才能真正实现,才能赋予中国式现代化更加充沛丰盈的精神力量。
处理好需求与供给的关系。需求和供给是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二者相互依存,互为条件。要想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就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更具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不断扩大优质文化产品的供给。进入新时代,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已经从“有没有、缺不缺”提升到“好不好、精不精”的发展阶段。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应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精神文化产品作为文化的重要载体,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精神世界。丰富人民精神世界,还应坚持一手抓数量,不断提升文化生产力,增加精神文化产品供给,丰富精神文化产品的种类和样式;一手抓质量,深化文化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新型文化业态和文化消费模式,以高质量文化供给增强人民的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
处理好整体与个体的关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是个体发展与整体发展的统一,既要立足于整体视野,又要汇聚起个体力量。只有不断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才能不断筑牢中华民族精神大厦,激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一方面,树立整体观念。丰富人民精神世界的对象指向全体人民,应从整体上关注整个国家和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和精神状态。另一方面,尊重个体差异,激发个体的能动作用。人民既是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价值主体,也是实践主体,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丰富精神世界的最大动能。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尊重个体在精神文化需求上的差异性与多样性,提供满足全体人民多样性、多层次的精神食粮,激发个体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增强人民精神力量,汇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伟力。
(作者系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重庆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西南大学分中心研究员)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