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中指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应该涵盖历史、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军事、党建等各领域,囊括传统学科、新兴学科、前沿学科、交叉学科、冷门学科等诸多学科”。当前,学科交叉是知识发展的重要趋势,知识体系每时每刻都经历着分化和交融。加强学科交叉研究是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题中之义,应重点关注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
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的学科交叉研究。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冠肺炎疫情、粮食安全、气候变化、地区冲突等风险挑战明显增多,迫切需要回答好“世界怎么了”“人类向何处去”的时代之题。这些挑战有很多共同点,首先都是重大的宏观问题,其次解决起来复杂程度高,牵一发而动全身,以至于对学科概念、信息获取和数据分析技术的要求超出了传统学科的现有能力。这些挑战的解决方案通常涉及多目标动态优化,难以由单一学科做出满意回答。因此,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学科交叉研究过程必须始终坚持问题导向,立足中国实际,解决中国问题。解决真问题始终是学科交叉研究的依据和动力,这也符合学科本身就是从满足人类需求的过程中凝练而来的基本逻辑。
坚持学科交叉研究范式的守正与创新。“研究范式”一词最早源于美国著名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的著作《科学革命的结构》,是指常规科学公认的理论、实践基础规则和标准。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经历了从高度集中到多学科分化,再到当前多学科研究交叉融合的整体化发展趋势。这一过程不仅是不同领域科学研究、新旧科学知识体系和理论架构等的发展,更是理论学术界为了突破科学瓶颈、应对发展危机而推动的科研范式的不断改革。然而,研究范式的转换一般不会在短时期内突然完成,而且新的研究范式大多是建立在旧范式不断发展的基础上的,在相当长时期内新老范式之间可能处于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样态,经历一个此消彼长的复杂过程。因此,推动学科交叉研究应重视研究范式的守正与创新,既不能墨守成规地在原有学科研究范式的限制下裹足不前,也不能脱离实际背离科学而陷入唯心主义怪圈。
鼓励组建知识互补的交叉学科研究团队。为了在迅速增加的知识存量中保持对本领域知识的深入了解,科研人员时常会将自己限定在自己的专业领域中不断进行知识深化。然而,针对复杂社会问题的解决方案往往需要涉猎更广泛的专业知识。因此,推动学科交叉研究应当组建知识互补的科研团队。团队内部成员的专业知识也应优势互补,形成同时具备深度和广度的“T”型知识结构,从而有利于共同解决多个维度的科学问题。虽然科研人员单兵作战的方法适用于许多传统学科,但具有不同知识和技能的科研人员组成的协作团队更有可能在解决事关党和国家全局性、根本性、关键性的重大问题上取得突破性进展。
完善交叉学科的评价与激励体系。评价是衡量科研成果的必要手段,交叉学科的评价标准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等特点。比如,在开展交叉合作时,由于不同学科的科研人员往往属于不同的院系,传统的以个人为主的成果认定模式会使合作者之间在成果贡献和知识产权归属认定上遇到困难。对此,我们亟须优化交叉学科科研人员的考核聘任机制,创新科研评价方法,逐步形成更加科学合理的科研评价体系,以此激励科研人员积极投身于交叉合作研究中。
重塑交叉学科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国内外多项研究表明,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交叉学科研究与理工类学科相比,无论量还是质都存在一定差异。在课程设置方面,应科学整合课程资源,发挥不同学科优势,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和各学科领域的融合与交叉。在教学模式方面,应设计更加多元化、多领域的教学情境,借助创新创业赛事等活动,促进学生将理论与实际融会贯通。要创新校企融合模式,为学生提供更多学习、调研和参与研究的机会,夯实学科交叉人才培养的实践能力。
(本文系中国人民大学交叉科学研究院教学与科研管理研究基金项目“跨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科学的学科交叉研究范式”(2022JCG016)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