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本身意味着归属,无论在哪个时代、哪个地域、社会结构何为,“家”都是人类的精神港湾。用黑格尔的话来说,“家庭”构成了自然状态下的伦理实体。作为精神性的伦理实体,“家”的价值超越了理性的计算。
在现代社会,“家”依旧是人的精神港湾。马尔库塞认为,随着管理科学的进展,生产组织内部的分工愈加精细,科层制度愈加严密。拥有知识和技能的个体无法在生产组织中充分发挥其潜能,个体存在的意义只能在劳动场所之外去寻求。家在这其中就成为价值建构的最后场所,它对个体的重要性无须赘言。
然而,家庭这一伦理实体不能仅以纯精神的方式存在,还需要由“物”来支撑,以一种看得见、摸得着的方式在特定空间内组建起来。当人为了生存而占有“物”时,占有的量是恒定的。人的基本生理需求一旦被满足,就可以从维持生存的负担中解脱出来。一个百万富翁每天需要的食物,并不比一个普通人更多。但是,对成长于消费时代的人而言,围绕着家庭的操持活动越来越带有符号性消费的意味,即通过消费展现家庭的个性、声望和社会阶层。换而言之,人需要不断占有“物”,才能赋予家庭一定的价值。
对“物”的理性计算使“家”的价值居于持续的不确定性中。作为“物”存在的“家”,其价值是可以被计算的,也是可以被比较的。此时,人并不是作为家的一部分来被看待,而是站在家的外部审视它、权衡它、控制它。在“过日子”的操持中,家庭消费成为“家”的价值向外体现的重要途径。但是,一个人是否能持续地占有“物”,又受到经济环境、个人际遇等不可控因素的影响。对于个人经济能力的担忧和家庭“贬值”的担忧叠加在一起,使人在解决基本生存问题之后,精神依然处于持续的紧张中。如齐美尔所认为的,由于物质的极大丰富,城市中的现代人往往处于饱受物质刺激的疲惫状态,只有更多的刺激才能唤醒其意义感。
那么,如何超越以“物”的形态组织起来的家庭的不确定性,并使其成为人真正的精神港湾,成为近年来学界的关注焦点之一。其中,从本体论的意义上重构家庭的价值,将这种价值还原到经验世界以外的、具有绝对确定性的领域,是较多学者所支持的理论进路。比如,有学者认为,人最原初的意义感来源于一种内在的时间意识,而此时间意识又产生于早期的亲子抚养关系。“孝”不是一种外在的伦理规范或道德要求,它能够使个体超越有限的生命视域,在上一代与下一代之间的勾连中获得连续的时间感,从而极大拓宽自身的生命体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家”不仅有物质层面的意义,还有本体论层面的意义。家庭在世代延续中守护了个体,而自身也通过个体的世代延续得以守护。家庭作为一种原初关系,其本体论意义长期被忽略。在现代社会,一种有意义的生存方式依然要在个体之间的互动中形成,而家庭就是个体出生后自然进入的共同体。家不仅为年幼者提供了最初的保护,还使他们习得了在个体和共同体之间保持平衡的最初经验。
家庭伦理的实践不能流于空谈,本体论的存在方式需要在现实中得到确证。我们无法忽略各个家庭角色在“物质资料提供者—消费者”这一框架下的分工问题,进而无法绕过恩格斯关于“家庭关系本质上是生产关系”的洞见。一种可能的解决路径在于,通过健全社会服务的方式,弱化以“物”相联系的家庭关系,凸显精神性的家庭纽带。在推动实现“共同富裕”的背景之下,不仅需要重视以产业升级为中心的经济建设和社会财富的再分配,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也是重要的奋斗目标。涉及家庭生活的公共服务往往更需要精细的管理,比如社区的婴幼儿服务中心、平价且营养合理的食堂、供家庭成员活动的体育场馆等。这些服务可以有效解决个体家庭角色和社会角色之间的矛盾,提升日常家庭生活的幸福感,进而重塑家庭的精神价值。
(作者单位:华东理工大学哲学研究所)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