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学校美育的价值与定位
2021年01月12日 09:58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年1月12日第2088期 作者:易晓明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继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之后,又一个引领和指导学校美育工作的重要文件,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于学校美育的高度重视。当前,我国学校美育已经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在发展中仍然面临一些问题,需要深入思考和把握。

  第一,时代需要与亟待提高的国民审美素养之间的落差是新时代学校美育面临的问题。教育与时代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不同的时代对教育提出不同的要求和期盼。因此,对于时代特征、社会发展需要以及人的现状的审视和把握,应是每一个美育工作者的自觉意识。一百多年前,面对国家内忧外患、积贫积弱,国民精神空虚,以王国维、蔡元培为代表的仁人志士,怀揣强烈的救亡图存使命,融合东西美育和美学思想,提出了通过审美、艺术促进国民情感纯粹化、高尚化,从而以人生的改造实现社会改造的美育救国之路。这开启了中国20世纪的第一次美育启蒙,在推动社会进步、陶养国民情感和精神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进入21世纪,我们迎来了美育在新时代的再次兴起。不同时代决定了我们将面临不同的美育使命。今天,我们身处的是一个物质极大丰富、科技高速发展,审美、艺术在个人以及社会发展中的价值日益凸显的时代。一方面,伴随着审美经济、体验经济、创意经济的出现和发展,社会经济中加入了一个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审美劳力”。审美劳力致力于赋予产品、事物以漂亮的外观、光环和氛围,由此商品就具有了“展示价值”。为了提高交换价值,商品必须审美化、展示化。由此,作为生产者的国民的审美素养将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本。另一方面,全球化带来了不同国家、地区、民族文化的频繁交流和共享,文化的呈现和传播方式也从过去以语言文字为载体的传统形态转向了以图像、影像为主要载体的视觉形态,这些都使得保护和传承本民族优秀文化,形成文化自信,具有批判性解读视觉文化的能力成为当代国民必须具备的素养。此外,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机械重复性劳动被机器所取代,人的创造性和想象力将在未来工作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所以,如何让有限的生命变得更加美好和更有价值是未来的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

  由此可见,作为一种新型资本形态的国民审美素养既是未来社会发展的推动力,也是衡量一个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然而,当前我国国民审美素养尚未达到较高水平,在生活审美、自然审美以及艺术审美三个维度中,国民的艺术素养最弱。国民审美素养现状呈现三个明显的落差:首先,浅层审美经验与深层审美经验之间的落差。具体表现为审美经验的感官化和媚俗化,审美过程的短暂化和审美经验的碎片化。其次,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与生活态度的审美化之间的落差。美感不只来自于对自然美、艺术美的欣赏,生命的从容和豁达,在身心一体中获得对生命意义的体悟和追求也是人生的审美化。最后,审美需要和审美创造能力之间的落差。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有了更多的审美需要,然而在审美观念、审美经验和审美创造三个维度中,国民审美创造力和想象能力相对薄弱。由此可见,国民审美素养现状还很难适应个人及时代发展的需要。因此,以丰富人的情感、想象和创造力,促进人的感性和理性协调发展为旨归的美育,在当代及未来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

  第二,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将弘扬中华美育精神与时代发展需求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审美与人文素养是新时代学校美育的根本定位。艺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途径和载体。但长期以来,艺术教育在现实中唯技术化的倾向还是普遍存在的,这使得艺术对于人的情感陶冶、精神提升等价值难以实现。美育具有独特的立德树人价值和机制,美育不同于德育,它不是以抽象知识和道德说理为手段,而是通过具体生动的形象,唤起学生的感知觉、情感、想象和理解,让他们在情理交融的审美体验和创造中实现情感的丰富和精神的提升。

  我国有着悠久的礼乐教育传统。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倡导审美与道德的内在统一。通过情与理、个人与社会相互包容、相互生发的关系,在“成于乐”中实现乐的境界和仁的境界的高度统一,达成理想人格的塑造。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思想,则进一步提出“大乐与天地同和,大礼与天地同节”,突出艺术、审美所带来的人与宇宙天地之和谐的自由之乐。儒道两家开创的中国美育、艺术教育心性传统,其核心在于凸显审美、艺术之中以情为纽带,身心一体的深度体验,强调该体验所内蕴的道德意味和人格陶养价值,实现了美育与道德人格教育之间的深层沟通。这正是中华美育精神之所在。弘扬中华美育精神,对于我们如何真正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如何体现对学生审美情趣、人文精神的培养,如何使美育变为“成人”的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在继承我国优秀的美育传统的同时,我们也必须积极应对当前全球化时代对人类的关注,应对国家和社会发展对人的艺术能力、创造想象力、审美情趣、人文精神等综合素养的呼唤,构建新时代以审美与人文素养培养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美育立场。审美和人文素养应该体现为审美能力和人文精神的整合。审美能力包含审美感知、审美想象、审美理解以及创造美和艺术的能力。人文精神主要体现为学生对艺术有持久的热爱,能够将艺术作为一种基本的交流、表达和生活方式;能够以审美的态度面对生活,实现人生的审美化;形成文化自信以及多元文化的意识;能够将美与艺术积极运用于社会生活中,通过自身的审美、艺术实践促进社区或社会的变革等。总之,当今美育应该在发展学生的创造力,提升他们的审美情趣和人格修养,推动社会变革等方面更加凸显审美、艺术的人文价值。

  第三,从学生整体发展的视角理解美育与其他各育的关系,构建五育并举的教育体系。《意见》强调,“全面深化学校美育综合改革,坚持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加强各学科有机融合”。这不仅体现了当前世界艺术教育改革中艺术与其他学科相互渗透、开展综合艺术教育的教改趋势,而且遵循了美育的育人规律。

  美育的载体,不只在于艺术,自然美、社会美、科学美等都应该成为美育的重要资源。早在1922年,蔡元培就提出“凡是学校所有的课程,都没有与美育无关的”。他一一列举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各门学科同美育的关系。“例如数学,仿佛是枯燥不过的了;但是美术上的比例、节奏,全是数的关系……几何的形式,是图案术所应用的。理化学似乎机械性了;但是声学与音乐,光学与色彩,密切的很。雄强的美,全是力的表示。”可以说,蔡元培提出的通过学科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美育的深刻思想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价值,并且得到了进一步发展。随着教育目标定位从知识传授转向关注学生整体发展,学科综合教学的价值和意义逐渐凸显。由此,综合艺术课程在世界各国的艺术教育改革中都得到重视,在实践层面已经形成了多样的综合艺术课程样式。综合不仅体现在各艺术学科之间的连接,而且将人文艺术学科与数学、科学、道德等其他学科整合,比如STEAM课程、PBL课程。

  今天,世界范围内开展的综合教学已经不止于从其他学科中挖掘美育资源,开展学科美育,而是更加强调围绕特定的主题,打破多学科界限,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核心素养为目标导向。《意见》中特别提出要“大力开展以美育为主题的跨学科教育教学”,符合新时代综合课程的定位和价值,也是当今五育并举的应有之义。

  (作者系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教授、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