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及其教育思想是中国古代思想史和教育史研究的重要对象。学界以往关于孟子教育思想的研究,对孟子教育的目的、原则、方法、理论基础、内在理路与逻辑等有较多、较深入的探讨,形成了清晰深刻的认识。但却较少将孟子教育思想涉及的教育对象区分开来,更未将其放在孟子的思想体系中进行考察,本文尝试从四民分业的角度重新审视孟子的教育思想。
孟子的四民观
四民分业的思想是管仲辅佐齐桓公时推行的重要改革措施。四民即士、农、工、商,四民分业指士、农、工、商分别从事不同的工作,集中居住于不同的地方,目的是通过这种方式提升社会成员的专注度和生产效率,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这一模式被学者称为“士农工商”较自由发展模式,与秦国的编民耕战模式相对。这种模式不仅帮助齐桓公称霸中原,也奠定了关东社会的基本模式。孟子生长于邹鲁之乡,一生两次赴齐,并希望在齐国实现自己的仁政主张,因而对齐国有着特殊的情感。四民分业的社会模式是孟子思考政治社会问题的底色。
孟子曾经向齐宣王阐述王政的美好愿景,“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则天下之士皆悦,而愿立于其朝矣;市,廛而不征,法而不廛,则天下之商皆悦,而愿藏于其市矣;关,讥而不征,则天下之旅皆悦,而愿出于其路矣;耕者,助而不税,则天下之农皆悦,而愿耕于其野矣”(《孟子·公孙丑上》,以下只注篇名)。天下之士、天下之商(包括工)、天下之农皆在王道社会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承担着不同的社会职能,犹如四根支柱,共同撑起王道社会的大厦。士的职能在于辅佐君主治理天下,以自身德行引领天下风气;农的职能在于耕种土地,为国家提供税收,以供给百官俸禄、国家城郭宫室建设和宗庙祭祀礼仪的费用;工的职能在于为社会提供各种器皿用具;商的职能在于促进物品交换,提高社会效率。
士、农、工、商在社会中皆不可或缺,根据其劳动特点和在社会中所起作用的不同,又可以分为两大群体——士君子与普通民众,士君子即士,普通民众即农、工、商。士君子的工作主要是从事脑力劳动,即“劳心者”,普通民众的工作主要是从事体力劳动,即“劳力者”;劳心者管理社会,是劳力者供养的对象;劳力者是被管理的对象,也是劳心者服务的对象;士君子为大人,普通民众为小民、庶人。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区分,是因为这两个群体在精神追求和道德修养上有着巨大的差别。士君子以追求大道流行为己任,保持恻隐、羞恶、辞让、是非四心,以仁义礼智等道德品质要求自己,从不屈服于物质利益;普通民众则不然,他们把物质生活的满足放在首位,如果物质利益得不到满足,则会做出无道德,甚至违法乱纪的事情。正是因为这样的差别,孟子认为需要对之实行不同的教育方式。
教育、教化:士君子与民众
教育与教化是两种不同的教育方式,教育是教和育的结合,教化是教和化的结合。《说文解字》中,教的含义是“上所施下所效也”;育的含义是“养子使作善也”;化的含义是“教行也”,段玉裁注曰:“教行于上,则化成于下。”注引贾生曰:“既成于上,则百姓黎民化辑于下矣”;注引老子曰:“我无为而民自化”。从这些解释中可以看出,育的本义是养子,是针对个体而言;化则主要针对于民,是对群体而言。教育和教化所同之处在于教,即都强调上对下所施;不同之处在于教育重在育,针对个体而要求高,教化重在化,针对群体而要求低。
孟子教育思想中,已经对教育和教化进行了区分。“君子有三乐……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夫君子所过者化,所存者神”;“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尽心上》)对于天下英才,即士君子或即将成为士君子的人,孟子用的是“教育”一词;对普通民众,用的是“教”和“化”;二者在教育的目的、要求、内容和方式方法上有着巨大差别。
对于士君子或即将成为士君子的人,孟子的教育目的是将其培养成社会的管理者与道德的引领者和教化者。他说“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尽心上》)。士君子要志于道,以拯救天下为己任,反对为追求物质利益而学习。在教育内容上,孟子强调保持四心、修养四德、养浩然之气。四心乃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即人性本善之善心,四德即仁义礼智,是四心在道德上的表现,四心四德,一体两面。“学问之道无它,求其放心而已矣。”(《告子上》)学问之道就是把丧失的善良之心找回来。浩然之气乃是一种正义之气。一个人是否拥有这些内在之性、德、气,是区分大人——士君子和小人——普通民众之所在。在教学方式上,孟子强调以德为先,尊师重教;主张因材施教。在学习方式上,孟子主张目标笃定、遵循规律;自主自觉自得;反身而诚、反躬求己;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对于普通民众,孟子主张首先要制民之产,使其养生送死无憾;然后再进行教化,最终目的是使天下百姓“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离娄上》)。教化的内容是日常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普通伦常,即以孝悌为核心的父子之亲、君臣之义、夫妇之别、长幼之序、朋友之信。教化的方式主要有三种,第一,设学校进行集中教育。第二,君主要和民众结为一体,乐百姓之所乐,忧百姓之所忧;百姓自然会乐君主之所乐,忧君主之所忧,追随君主,统一天下。第三,要充分发挥君主和士君子的表率作用,如此则“民日迁善而不知为之者”(《尽心上》),达到教化的效果。
教育教化观是孟子思想体系的黏合剂
孟子对士君子的教育观和对普通民众的教化观有巨大不同,士君子重精神追求轻物质享受,普通民众物质为先伦理在后;士君子是社会道德风气的引领者,普通民众是追随者;士君子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普通民众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士君子刻苦学习修养,普通民众需要感而化之。对二者进行教育教化的共同目的是实现王道社会,是孟子王道仁政思想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孟子的思想以实现王道社会为最终目标,其构成要素是仁政、民本和性善。其教育思想就是建立在四民分业的基础之上,以人性本善和民本思想为理论基础、以实现王道社会为最终目标的分类教育思想。基于四民分业,社会可以分为士君子和普通民众两个群体。基于人性本善,士君子可以保持四心、修养四德、养浩然之气,通过较长时间的专门学习和修养,达到较高的道德境界,在社会上起到树立道德楷模、引领社会风尚的作用;普通民众因为内心的善性,可以在士君子的引领感化之下,明白孝悌人伦之义,从而达到天下社会稳定有序的状态。
基于民本思想,孟子反对战争、反对对百姓横征暴敛,主张以赢得民心来征服天下。这就需要君主和整个统治阶层对百姓进行引领和教化,用内在的道德约束来达到天下大治的最终目的。因此我们说,孟子的教育教化观是其整个思想体系的黏合剂,有了这个黏合剂,民本、性善和仁政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王道社会才有实现的可能。
(作者单位:南京工业大学体育部;南京工业大学经济学院)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