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四个相统一”应对重大风险挑战
2020年06月23日 09:38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6月23日第1953期 作者:张志忠 曹睿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提高防控能力,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保障。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强调并要求全党和各级领导干部,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疫情和世界经济形势,我们要坚持底线思维,做好较长时间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风险防范的重要论述,有助于我们深刻把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战略策略、领导风格、战略思维、发展路径和工作基本遵循。

  坚持发展与安全相统一。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阶段,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之年的关键节点,如何分析、研判国内外形势,成为全党和全社会的重大关切。习近平总书记在4月8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上作出明确判断:“当前我国疫情防控阶段性成效进一步巩固,复工复产取得重要进展,经济社会运行秩序加快恢复。同时,国际疫情持续蔓延,世界经济下行风险加剧,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显著增多。我国防范疫情输入压力不断加大,复工复产和经济社会发展面临新的困难和挑战。”面对新的困难和风险挑战,我们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发展安全两件大事,既聚焦重点,又统揽全局,有效防范各类风险连锁联动。习近平总书记科学研判国内外形势而作出的重大判断,为我国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与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从总体战略上来说,我们要在坚持统筹发展安全两件大事的基础上,科学预见国内外形势发展走势和隐藏在其中的风险挑战,强化风险意识,提高防控能力,着力化解各种重大风险。从具体工作上来说,我们要在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坚决贯彻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总要求下,扛起内防扩散、外防输出的重大责任,抓紧抓实抓细各项防疫措施和责任,打好化险为夷、转危为机的战略主动战。

  坚持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相统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是对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既有经验,也有教训”。经验,就是更多的要从目标导向上去总结,我们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效能。教训,就是更多的要从问题导向上去吸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暴露了我们风险意识有一定的欠缺,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方面存在一些弱项和短板。由此,我们要不断地总结经验教训、补短板、强弱项、堵漏洞。要有问题意识和目标意识,做到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统一。坚持问题导向,要求我们必须以解决当前重大问题为指引,积极发现和直面问题,科学分析和总结问题,集中全部力量和有效资源攻坚克难,全力化解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工作中的风险挑战。坚持目标导向,要求我们必须以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为方向,坚定朝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奋力前进。当前取得的成绩仅仅是阶段性重要成果,还需要我们以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决心去乘胜追击。外防输入、内防反弹,防控工作决不能放松,经济社会发展工作要加大力度。我们必须以工作成效和良好结果为标准,以实实在在的业绩接受历史和实践的检验评判。

  坚持底线思维与战略思维相统一。坚持底线思维,就是从最坏处着眼,做最充分的准备,朝好的方向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这既是定力,又是底气,也是方法。我们必须清醒看到,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既具有充分条件,也面临艰巨任务。如果应对不好,或者发生系统性风险、犯颠覆性错误,就会延误甚至中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际疫情和世界经济形势严峻复杂,外部环境显著变化,我们面临的矛盾和风险挑战也在增多。这就要求我们要有底线思维、做好思想准备,还要有战略思维、做好工作准备。大疫是大考,关键阶段一步都错不得、慢不得。因此,要不断提高底线思维和防风险能力,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宁可把形势想得更复杂一点,把挑战看得更严峻些,做好应付最坏局面的思想准备,这样才能有备无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发展和斗争的主动权。坚持战略思维,要求全党和各级领导干部深刻认识当今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要切实增强防范国内外风险挑战的意识和责任,做到防范风险挑战要一以贯之。因此,越是在这个时候,越是要保持头脑清醒,越是要慎终如始,越是要再接再厉,善作善成,不麻痹、不厌战、不松劲,毫不放松抓紧抓实抓细各项防控工作。坚持底线思维和战略思维相统一,必须在思想和工作上做好充分的斗争和应对准备。着力增强风险防控意识和能力,增强责任感和自觉性,做到应对挑战和破解难题“有底气、有实力、有定力、有办法”,把自己职责范围内的风险防控好,切实提高“化危为机、转危为安”的本领。

  坚持制度防线与能力支撑相统一。一方面,筑牢制度防线是保障。防范化解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风险挑战,最根本的还是要靠制度体系。我国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之所以能够有力推进,根本原因是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发挥了无可比拟的重要作用。发展环境越是严峻复杂,越要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构建和健全制度体系,发展和完善治理体系,善于运用制度优势应对风险挑战的冲击,进而促进制度建设和治理效能更好转化融合。在应对疫情中,我们有经验也有教训,暴露出在制度和治理方面存在的短板和问题。因此,我们要将制度建设问题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在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下更大功夫,不断探索和提升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途径和能力。要放眼长远未来,抓紧制定国家治理“急需的制度”、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新期待“必备的制度”。要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加快补齐治理体系的短板和弱项,为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筑牢制度防线,着力完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城市治理体系、城乡基层治理体系等。另一方面,强化能力支撑是关键。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强调必须把提高治理能力作为新时代干部队伍建设的重大任务。守住底线、化解风险,除了思维先行,还要有责任姿态和干事状态,更要有斗争精神和成事本领。各级领导干部要切实强化制度意识,提高制度执行力和治理能力。通过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持续提升学习力、政治力、廉洁力和实践力,真正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好干部标准和好政治生态要求落到实处。

  (作者系内蒙古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内蒙古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