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斗争精神
2020年06月16日 09:48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6月16日第1948期 作者:刘建平 莫丹华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我们即将胜利完成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在前进道路上我们面临的风险考验只会越来越复杂,甚至会遇到难以想象的惊涛骇浪。我们面临的各种斗争不是短期的而是长期的,至少要伴随我们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全过程。正由于此,胜利实现我们党确定的目标任务,必须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砥砺奋进新征程,我们要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弘扬斗争精神,让斗争精神照进青年学子心中,造就民族复兴的坚定力量。

  因事而化,认识斗争精神的生命力。敢于斗争和善于斗争是中国共产党的光荣传统。中国共产党在斗争中不断成长壮大,交出了一份份让人民满意的答卷,书写了一篇篇让世界惊叹的华章。

  斗争精神贯穿于时代发展脉络。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宣告了无产阶级将为解放全人类而斗争。1921年,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中国共产党在革命的洪流中应运而生,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经过28年浴血奋战,迎来了新中国的成立。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党领导人民在“第二次革命”的浪潮中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挺立时代潮头,高举改革大旗,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钩沉历史脉络,斗争精神为时代发展注入了不竭动力。诚然,这一精神也将成为时代育人的源头活水。

  斗争精神呼应了国际环境需求。今年是我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实现之年。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机遇与挑战并存。一方面,在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下,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另一方面,国际局势风云变幻,波谲云诡。惊涛骇浪从容渡,越是艰险越向前。面对西方敌对势力企图西化、分化中国的战略图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成为青年学生思想行动的“定星盘”,引领当代大学生直面挑战,勇于斗争,善于斗争。

  斗争精神融汇在社会现实语境中。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对斗争精神作了专题论述,鼓励广大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可谓是一次巨大的考验。大考之下,党中央临危不惧、科学决策、全面部署、多方协调,各党政军群组织闻令即动、上下一心、不计生死、全力奋战。疫情防控阻击战展现出的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不惧困难、不畏艰险的伟大斗争精神与英勇气概,这份宝贵的精神活跃在现实,也需生长在未来。

  因时而进,保持斗争精神的战斗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面临的各种斗争不是短期的而是长期的,至少要伴随我们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全过程”。与这段伟大征程相伴而行、并肩战斗的正是新时代的大学生群体。将斗争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是对革命传统的传承,又从理论深度和现实维度回应了高校思政建设的迫切需求。

  开展斗争精神教育以赓续革命传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产生和发展、社会主义国家诞生和发展的历程充满着斗争的艰辛。建立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改革开放、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都是在斗争中诞生、在斗争中发展、在斗争中壮大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临着一系列重大风险考验。面对国际国内各种前所未有的挑战,要继续发扬斗争精神,付出更为艰苦的努力。中国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形成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红色精神,以斗争精神为生命纽带,在历史的浪滔中不断延续、传承、创新,凝练成了中国共产党鲜明的政治品格,也凝聚成了中华民族优良的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色文化,将斗争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对革命传统的继承,也是为时代发展续力。

  开展斗争精神教育以澄清学理价值。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内在动力,为人们提供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方法。斗争以及斗争精神正是马克思主义矛盾观点在现实中的运动和表现。斗争是一门艺术,斗争精神更是富有生命力。当前,历史的镜头已经切换到新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为新时代伟大斗争提出了客观要求。我们要抓主要矛盾、抓矛盾的主要方面,根据形势需要,把握时、度、效,及时调整斗争策略。开展斗争精神教育,澄清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理价值,有助于当代大学生学懂、弄通、悟透马克思主义原理,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以更加坚定的信心、坚强的斗志、坚毅的步伐开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

  开展斗争精神教育以落实立德树人。在此次抗击疫情的总体战中,一群“90后”“00后”的最美身影让我们无不动容。习近平总书记在武汉考察时深有感慨:“过去有人说他们是娇滴滴的一代,但现在看,他们成了抗疫一线的主力军,不怕苦、不怕牺牲。抗疫一线比其他地方更能考验人。”抗疫战场是一块试金石,让我们看到了朝阳升起的光芒,看到了后生可畏的力量。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更应该成为青年学子锻造本领的熔炉。以此次抗击疫情斗争为观照,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开展斗争精神教育,是促进当代大学生增强理想信念、坚定意志品质、强化使命担当的“及时雨”和“助推器”。

  因势而新,发挥斗争精神的凝聚力。“斗争精神、斗争本领,不是与生俱来的。”国势之强由于人,人才之成出于学,高校作为育人树人的重要基地,必须提供培育意识的“沃土”、磨炼意志的“阵地”、实践本领的“战场”,引导当代大学生投身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斗争。

  凝淬思想,提高斗争意识。当代大学生应该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悟斗争精神的科学内涵,不断提高“五大思维”能力,以“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斗志坚定理想信念。

  凝铸毅力,坚定斗争意志。历史在矛盾运动中不断前进,社会在矛盾斗争的持续推动下不断发展。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接续拼搏与努力奋进,我们迎来了和平稳定的发展环境,但我们决不能将攻坚克难的奋斗精神消泯在和风煦日的安逸中。当代大学生要发扬斗争精神,与消极懒惰作斗争,与困难挫折作斗争,与一己私利作斗争,实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以“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韧劲守护青春梦想。

  凝合力量,增强斗争本领。习近平总书记明确强调,“要把新冠肺炎防控科研攻关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任务,综合多学科力量,统一领导、协同推进,在坚持科学性、确保安全性的基础上加快研发进度,尽快攻克疫情防控的重点难点问题,为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提供强大科技支撑”。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新时代的大学生应当肩负时不我待的责任感、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勤勉学习,刻苦钻研,勇于创新。要努力掌握最前沿、最尖端、最硬核的科学知识与技术本领,做不忘初心的赶考者、牢记使命的追梦人,以“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的才能勇担时代重任。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中国文化自信的红色基因研究”(17BKS090)阶段性成果)

  (作者系湘潭大学副校长、教授;湘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