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属性
2023年06月14日 10:5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年6月14日总第2671期 作者:姜宝莲

  现代化是人类世界的文明转型。在马克思的视野中,现代化意指人类社会从传统向现代社会的转型过程。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始终秉持社会主义公有制以及与此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必须牢牢把握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维护人民根本利益,增进民生福祉,不断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可以说,人民性这一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属性,既激活了“资本的文明面”,又规范、引导资本健康发展,让资本服务于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扬弃和超越了西方现代化发展老路。

  中国式现代化重新回答了人与物的关系,发展为了人民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旨归。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式现代化以马克思对资本逻辑的揭示和批判为基础,强调要让资本服务于全体人民。也正是党对人民至上价值旨归的坚守,决定了党无论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还是在新时代,都始终为了人民的根本利益而奋斗。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式现代化事业突飞猛进。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要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要“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公有资本逻辑激发生产力发展的同时,确保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生产与分配的关系,强调要“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制度体系”。可知,立足于人民立场的中国式现代化通过社会主义生产方式成功驾驭了资本,真正实现了发展为了人民的现代化旨归。

  中国式现代化重新回答了人与社会的关系,发展依靠人民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内生动力。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指明,人民是历史的主体,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一个国家只有从社会内部孕育出现代化发展的驱动力,国家的现代化发展才是可期的。据此,西方现代化秉持资本至上理念,但是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的基因缺陷终难以修复,一旦资本驱动力衰退出现,随之而来便是周期性经济危机。中国式现代化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现代化进程中,党始终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不断激发蕴藏在中华儿女身上的首创精神,不断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成功驯服、规范和引导资本这头猛兽并使其健康生长,这正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秘钥”。

  中国式现代化重新回答了人与人的关系,人民共享发展成果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目标。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历史发展成果的拥有者和享有者,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和归宿是劳动的人本身。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共享发展成果成为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践的最强音。中国式现代化共享发展有其自身独特性。它是全面共享,是全体人民共享“五位一体”各方面的发展成果;是全过程共享,是经济社会发展结果的共享,也是发展机会和发展过程的共享,是实质性共享;是共建共享,是全体人民通过共建更好实现共享,是在做大“蛋糕”基础上注重分好“蛋糕”的共享;也是渐进共享,发展是一个动态过程,共享发展是有适度差距的全过程逐步共享。在人民共享发展理念指导下,共同富裕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目标,进一步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人民性。

  中国式现代化重新回答了人与世界的关系,人类和平永续共同发展彰显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责任。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全球的扩张,由资本逻辑带来的发展弊端在世界范围内充分暴露,人类社会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马克思毕生致力于资本主义批判和人类解放事业,力图从根本上超越资本至上的发展模式,建构一种新的彰显人民至上的人类发展道路,以赋予人类解放为前提。中国式现代化恰恰开启了这种可能性。可以说,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中国式现代化准确诊断了人类发展遭遇的挑战及其根源,并为推动人类发展开出了药方,成功开创和拓展了人类现代化发展道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指导下,中国式现代化摈弃以西方主导世界发展中出现的“资本中心论”“文明冲突论”“历史终结论”,追求全人类共商共建共享的和平永续发展,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呼吁世界各国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历史和实践证明,在马克思主义执政党领导下始终秉持人民至上的中国式现代化,为实现人类和平永续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本文系甘肃省高校教师创新基金项目“甘肃省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长效机制构建研究”(2023A-014)、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研技术研究项目“国家认同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路径探究”(NJSZZX212)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任编辑:陈静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