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概括提出并深入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理论。这是一次重大理论创新,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最新重大成果。习近平总书记全面而深刻地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我们可以从三个维度来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重大创新:一是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看,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特别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丰富和发展;二是从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和理论的探索历程看,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全面总结和高度概括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经验,深化了对中国式现代化本质和发展规律的理解;三是从世界现代化理论和实践的角度看,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和理论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展示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和现代化的新道路,为世界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进程提供了中国智慧。
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创新发展
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或理论逻辑同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逻辑的有机统一。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者马克思和恩格斯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阐明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趋势,指出了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东方社会的发展道路不同于西欧国家的发展道路。科学社会主义是指南,而不是教条;它为社会主义的发展指明了基本方向、提出了基本原则,而没有为社会主义实践提供现成的答案,或为解决实际发展问题提供现成的“药方”或“公式”。科学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是在艰难而曲折的探索中实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是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大事件,14亿多中国人奔向现代化并开辟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伟大壮举。科学社会主义旗帜在中国高高飘扬,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宝库增添了新的内容,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最新理论成果。
首先,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回答了在民族历史不断向世界历史转化和民族同世界相互影响的进程中,以特定民族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国家为何选择和如何选择一条既符合世界现代化发展一般规律,又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的现代化道路的时代问题。现代化是以生产方式发展为基础的全方位地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世界性运动或进程。如何面向现代化、参与现代化和实现现代化,是科学社会主义实践和理论面临的重要挑战和重大课题。面对相对薄弱的历史发展基础和一球两制的世界格局,中国共产党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坚持在理论和实践中勇于开拓创新,走出一条不同于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总结了现代化建设的成功经验,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基本特征和发展规律,阐明了现代化建设如何体现科学社会主义原则和如何实现科学社会主义的目标。
其次,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揭示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本质特征是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从而为科学社会主义与现代化实践的结合提供了科学论证。这一理论深刻阐明和有力论证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式现代化中的决定作用。这种决定作用表现在:党的领导直接关系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方向、前途命运、最终成败;党的领导决定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性质;党的领导确保中国式现代化锚定奋斗目标行稳致远;党的领导激发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劲动力;党的领导凝聚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磅礴力量。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和理论表明,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是现代化建设的政治前提和制度保障。
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对现代化实践经验的最新总结和对现代化规律认识的深化
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对中国式现代化实践经验的科学概括和总结,是关于中国式现代化本质特征和发展规律的科学理论体系。从它的基本理论架构或主要内容看,主要包括三重逻辑,即它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的统一。
从历史逻辑看,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揭示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探索现代化道路的伟大历程和宝贵历史经验。中国共产党人肩负探索中国现代化道路的重任,经历了四个重要历史阶段。一是为实现现代化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二是为现代化建设奠定根本政治前提和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三是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们党作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了我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的历史性突破和奔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四是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主要表现在:其一,认识上不断深化,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根本遵循;深化了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和本质的认识,概括形成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和重大原则,初步形成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体系。其二,战略上不断完善,系统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乡村振兴战略等一系列重大战略,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实战略支撑。其三,实践上不断丰富,通过推进一系列变革性实践、实现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特别是消除了绝对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历史经验表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社会主义制度的保障和中国人民的伟大实践及其创造精神,是中国式现代化取得重大成就的关键和法宝。
从理论逻辑看,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围绕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和规律等问题,形成了由一系列范畴、观点和理论构成的科学体系。概括地说,这一科学理论体系主要包含以下内容:一是关于认识和把握现代化的辩证方法。要在共性与个性、普遍与特殊的联系或统一中理解和把握现代化。从世界范围看,各国现代化发展具有一般规律或普遍规律,具有某些共同的特征,比如具有较高的生产力水平、较丰裕的物质产品、较高的社会文明程度和较高的文明素质,等等。一个国家走向现代化,当然要遵循现代化一般规律;但是,各国的历史条件和社会制度等国情不同,因而各国现代化的道路选择要符合本国实际,具有本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鲜明特色。二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这五个方面的内涵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和内在规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和康庄大道。三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原则。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发扬斗争精神,是中国式现代化必须遵守的基本原则或实践要求。
从实践逻辑看,中国式现代化理论阐释了现代化理论的实现形式或实践路径。它坚持实践中的问题导向,遵循实践中的辩证法,提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处理好一系列重大关系。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主张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坚持系统观念,正确处理好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战略与策略、守正与创新、效率与公平、活力与秩序、自立自强与对外开放等一系列重大关系。要守好中国式现代化的本和源、根和魂,毫不动摇坚持中国式现代化的正确方向。要坚持改革创新,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突出位置,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充分激发全社会创造活力。既要创造更高的效率,又要更有效地维护社会公平;既要坚持独立自主、自立自强,又要不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空间。面对各种风险挑战,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开辟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天地。
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对世界现代化理论的重大创新
现代化是世界性的运动。世界上曾经出现过以现代化为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的多种现代化理论。虽然世界上五花八门的现代化理论在研究方法、研究范式和理论观点上迥异,但许多现代化理论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以西方国家现代化的进程为背景和基础,以西方中心论为基调,把现代化等同于西方化。虽然也不乏对西方现代化道路持批判态度的观点,但由于缺乏有别于西方现代化道路的现实的建设性实践,这样的批判也是仅仅停留在批判性上,而缺乏建设性的内容。
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以鲜活的成功的中国现代化实践为现实依据,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指导,把科学性与价值性、建设性与批判性有机结合起来,提出了既具有中国特色又具有世界意义的现代化理论,为人类历史进程和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中国智慧。
中国式现代化体现了一种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它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深厚的民族文化根基;它充分体现科学社会主义的先进本质,符合社会形态发展的客观规律,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它借鉴吸收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代表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方向,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光明的前景。因此,它展现了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新图景,它所蕴含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的有机统一,构成了一种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
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所揭示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打破了长期笼罩在一些人头脑中的“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路径选择,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国方案。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以其蕴含的独特的世界观、价值观、历史观、文明观、民主观、生态观等,表达了对现代化的多样性、辩证性的深刻理解,为人们理解世界现代化运动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新的观点,为广大发展中国家独立自主迈向现代化提供了全新选择。
(作者系“中国共产党人‘心学’与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高端智库”首席专家、中国人民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研究员)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