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服学术研究“内卷化”的路径选择
2021年02月25日 09:07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年2月25日第2113期 作者:李昕桐

  “内卷”(involution)作为与 evolution(演化)对应的概念,原本是指社会或组织无突变式发展和无渐进式的增长,只是停留在简单层次的自我重复,而现在主要是作为“向内演化,或绕圈圈”的意义使用,即无实质意义的消耗。

  学术研究“内卷化”的主要表现

  “泡沫化内卷”是指学术研究的对象过于细枝末节,在一些细小的或子虚乌有的问题上喋喋不休,或在细微处“大做文章”,对课题研究的内容进行无实质性意义的精益求精。这样的“内卷化”研究如同“泡沫”。因为“泡沫化内卷”与表现理论深度和力度的核心内容极其遥远。在这样的学术研究中,真正的理论问题没有被解释,真正的意义价值没有被揭示,指明时代方向的“表现为必然的东西”没有被澄明。甚至在这样琐碎的无意义中,将人们的目光锁定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只看到宇宙中某一细小的尘埃。

  “复杂化内卷”是指将简单问题通过所谓的关联和逻辑进行复杂化处理,就是常说的“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譬如研究工作者通过晦涩的概念,或者意义含糊不清的新名词构建理论体系。而这些所谓的“新思想”“新观念”和“新概念”,不过是重新装修的“旧思想”“旧观念”和“旧概念”。所以乍看起来熠熠生辉的粉饰,终将面临撕下壁纸后露出本来面目的尴尬。这种“复杂化内卷”用抽象的语言、绚丽的辞藻、复杂的逻辑、迂回辗转的方式构筑鸿篇巨著,令人百思不得其解,而这数十万字的背后不过是十几个字的既清晰又直白的道理。

  “重复化内卷”是指在学术研究中低水平的模仿和复制。譬如将一种理论用另一套话语体系“转述”,没有内容上的突破,只有形式上的转变。这种重复性的内容以不同形式展开,就好比将别人咀嚼过的食物再咀嚼。而且这样的学术研究不得不花更多的精力和时间降低重复率,来面对低水平模仿和复制的困境。还有,就是研究主题不能深度拓展,只能将一种理论与另一种理论进行硬性关联。譬如比较文化研究只罗列现象,揭示现象差异,而不触及不同文化对象所显示和表达的深层精神和价值之间的差异。

  “意义溢化内卷”是指对学术研究中早已澄明或者早已阐释过意义的课题再进行无休止的挖掘,使之意义“溢出”并“泛滥”。“意义溢化内卷”是研究已经靠近了意义的边界或者说有个天花板,但却又不断地被自我激发。这就好比不断地将冷却的米饭反复烹熟的“炒冷饭”现象。这种“意义溢化内卷”会使原有的已经明确的价值意义失重,甚至分不清何为真正的价值意义。这样无休止的挖掘使得整个理论和文化研究被彻底解构了。

  学术研究“内卷化”的主要原因

  形式主义的态度。因为“泡沫化内卷”学术研究的对象只限于细枝末节的内容,便会丧失对理论的总体性把握,或者偏离理论总体思想、隔断总体变迁的反思,成了形而上学的、静止孤立的、抽象的认识态度。这种所谓的研究“细化”超出了总体意义的视野,缺乏历史意义与主体置身其中的生活,无法对世界本质进行深度思考和把握,并逐渐形成了平庸的、媚俗的甚至不健康的研究风气。当今中国面临时代的变革,学术研究不去对社会文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的问题进行深入思考,而是在一地鸡毛中争执,难免令人惋惜。

  功利主义倾向。譬如“复杂化内卷”“重复化内卷”和“意义溢化内卷”。学术研究不以弄清问题和追求真理为目的,而是追求功名利禄这些本应该边缘化的内容,这样使得本来纯粹的学术研究活动变质。这也是现代性弊端在学术界的又一展现,即物化、量化、异化下的“书文奖项”作为评价学术水平的指标。功利主义驱使学术研究只从眼前的、局部需要出发寻求理论支持,这样使得研究主体浮躁地跟随潮流,必然造成主体的迷失和价值观的混乱和错位。

  上述几种学术研究的“内卷”现象使理论呈现偶然性、肤浅性和硬性逻辑,没有在充分依据的基础上提出新观点、新方法和新论据;也没有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开拓新的研究领域、提出新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和结论;更没有对现实问题的解决有突破。这样的“内卷”是蕴含着功利性的研究动机和无根基的形式化,主体淹没在“内卷”中,理论进而丧失了应有的力度和深度。可以说这几种学术研究的“内卷”现象,无论哪一种,都是缺乏理论创新自信、逃避对理论的深度思考和对学术研究缺乏敬畏之心的表现。

  学术研究“内卷化”的解决途径

  培养理论创新的能力。培养理论创新能力在于进行前提性的反思,即自觉澄清所研究对象的价值预设。培养理论创新能力还在于在理论研究过程中不断地培养批判性思维。培养理论创新能力也在于不断地冲破固有意识束缚,提升创造性思维,并具备跨学科研究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使学术研究的结论不只是单纯的结果,而是富有活力的驱动力。

  在夯实理论知识的同时敏锐地把握时代的脉搏。一方面以深厚的理论为支持、概念做框架、方法为依据,用逻辑的说服力形成对时代发展具有敏锐洞察力的思想理论,它是在原有的理论中萃取的,又放入时代土壤中生长出来的花朵。另一方面,以时代的问题为导向,凝聚对社会、历史有影响价值的理论,使学术研究向前推进。譬如在马克思哲学领域中正面临时代性的重大问题需要进行学术研究:如何诠释21世纪马克思主义原创性贡献;如何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如何面对世界范围内的大变局;在经济全球化中寻求怎样的理论指导和价值坐标;如何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以及构建新发展格局与实现高质量发展、国家治理与全球治理;等等。

  最主要的是用完善的诠释学思想来指导学术研究,确定学术诠释的原点、边界和有效性。这种完善的诠释学应包容中国传统诠释模式(譬如“实证式”“体悟式”“心悟式”诠释)、西方经典诠释学(譬如海德格尔的生存论诠释、伽达默尔的历史性诠释和哈贝马斯的批判性诠释),坚持马克思的实践诠释原则(历史性、主体性和真理性)。即学术研究要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构建思想体系、在蕴含着交互主体性的视域中进行对象性的研究、在实践发展趋势中确立学术研究的结论,在历史唯物主义、实践诠释思想的指导下,动态把握各种关系,在现实的经济生活、物质生产中寻求理论根据。

  总之,学术研究的“内卷化”是学术困境的主要表现。研究者或是浮躁地“跟风”,或是在“象牙塔”里沉浸自己的研究偏好,都犹如旋转的陀螺“画地为牢”。学术研究的有效性在于研究者对自己置身其中的时代、生活本质有深刻的反思和把握,并提出具有思想性和指导性意义的理论。它既需要有深厚的理论根基,又需要关注现实重大问题。这就是学术研究的历史意识,人的精神世界只有根植于整个人类历史文化的土壤之中,才能有获得丰厚的理论滋养,扎得越深越有理论自信的力量,才不会如浮萍、如泡沫,才不会重复和复制。学术研究者的历史使命绝不能在内卷中消耗和虚度,这种精神寄托和功名利禄的获得最终会成为人生终点时的一声叹息。让我们具备历史性的批判意识、树立好的学风,从自我做起,抵制学术研究的内卷化。让我们怀揣着对学术研究的敬畏之心,让我们担负着推进学术进步的历史使命,不断积淀深厚理论知识,在时代面临的问题视域下,不断地向外、向更高层次突破和创新,沉浸在能够真切而深刻地引领时代变革、社会发展、文明进步的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学术探索中,使学术研究迸发应有的生命力。让我们依据马克思的实践诠释思想,将理论的创新置于深厚源泉的实践之中,在马克思实践的历史性、相对性和价值性的诠释活动中确定理论的客观真理性,使社会在理论指导和实践的激发中良性循环。

  (作者单位:黑龙江大学哲学学院)

责任编辑:张月英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