堤防建设影响古代里运河水流变动
2023年06月08日 14:49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年6月8日第2667期 作者:王建革 袁慧

  里运河古称邗沟,早期少堤防,运舟多在湖泊中行走。水流状态也不像现代这样北水南流,早期有一段时间少堤防,且是南水北流。水流动态的变化,历久而被人忽略。黄河未夺淮入海之前,苏北一带还没有受到黄河泥沙淤积的影响,地势南高北低,里运河之水可以北流。到后期,随着北部地势抬高,运河西部的湖泊增多,难以北流。发现这一现象的是清代仪征人刘文淇。阮元为刘文淇著《扬州水道记》所写的“序”中肯定了这一点。

  早期南水北流 

  唐代李翱《来南录》提到了里运河的水流动态,“自洛川下黄河、汴梁,过淮至淮阴,一千八百有三十里,顺流;自淮阴至邵伯,三百有五十里,逆流;自邵伯至江九十里,自润州至杭州八百里,渠有高下,水皆不流”。淮阴至邵伯湖这一段为逆流,说明北部地势偏低。邗沟开发时,也是引江水北流。隋朝开大运河时,也是引江到淮安,当时的长江水位高于淮水。清人已有这种认识:“隋开皇开山阳渎,大业开邗沟,皆自山阳至扬子入江。水流与前相反,至是孟子之言始验。盖古时江高淮低,故江水入淮。今淮为黄河所夺,淤沙日久,转而为淮高江低也。”

  早期这一地区的水流尽管是向北流动,高地地区却经常缺水。《水经注》中有:“自永和中,江都水断,其水上承欧阳埭,引江水入埭,六十里至广陵城。”早期江水借着潮水,可以北流至扬州城,但也会出现水流中断的现象,因此官方筑邵伯埭筑堰节水。唐代,长江向苏北入水减少,运河附近的水文形势才发生变化。早期的扬州五塘兴修是为了灌溉,到了唐代开始有济运的功能,官方修陈公塘并被用于济运。宋时更需要济运,多次修五塘,以备蓄水济运。修五塘济运的措施,一直持续到明初。在此以后,随着黄、淮水进入里运河,入江泄水程度也增加,开塘已没有必要,明代潘季驯认为当时的所患乃在水多,没有必要开塘。

  运输体系不断完善 

  唐宋时期,里运河的堤防使许多河湖分开。这使运河西部地区湖泊进一步发展,运河东部地区的渠道体系也不断完善。北宋天圣三年(1025),发运副使张纶增筑大堤200里,修10座滚水堰。在运河南部地区,景祐二年(1035)邗沟段上建斗门19座,之后又陆续建了许多斗门。召伯堰是北部的蓄水之闸,仪真则有大量的船闸和复闸,有层层的节水闸坝,蓄水节水,抬高水位以利行船。向子諲宣和初年为江淮发运使,有人“欲浚河与江淮平”。向子諲言道:“河高江淮数丈,而欲浚之使平,决不可。向有司三日一启闸,复作堰储水,故水不乏,比年直达之法,启闭无节,堰闸不存。”这是指江淮与通黄河之汴河的高位差,汴河淤塞,形成黄河区域高于江淮区域的现象,江淮区运河通过节水储水,由低达高。当时的直达之法,是不储水,废去闸堰,以致运河失效。

  宋景德中,李溥任江淮等路发运使,高邮新开湖湖水散漫,多风涛,便下令回空的漕船在过泗州时,装载石块输入新开湖中,积为长堤,单堤在湖中两面临水。在白马湖,宋人筑了单堤于其中。宋人的堤是单堤运河,平时关闸,不让湖水入河;旱时开闸,引湖水入运河,这是在运河的北部区域。单堤固定后,往往形成的湖泊与运河的水环境有所分别。

  明代修筑一系列堤防 

  明代重启大运河以后,官方在里运河地区建造了一系列堤防。然而,黄河对里运河北部的影响不断增加。在清江浦区段,黄水会随着淮水进入里运河,使得清江浦区段淤积抬升,也会溢漫而入。清初靳辅曾谈及黄河与运河高差对环境变迁的影响,“查自清江浦至海口中,约长三百里,向日黄河水面在清江浦石工之下,今则石工与地平矣。向日河身二三四丈不等,今则深者不过八九尺,浅者仅有二三尺矣。黄河淤,运河亦淤,今淮安城堞卑于河底矣,运河于清口与烂泥浅尽淤,今洪泽底渐成平陆矣”。大规模的淤积,改变了高程,改变了水位差。在明代,这种改变使水流更多地南流。成化九年(1473),官方认为运道需要诸湖的接济。当时淮扬运河的上游,即淮安到徐州段常常浅涩无水,下游的水流也常常不足。成化十年相关官员言:“北自徐州,南至宿迁,二百余里,水多浅涩。”明代水环境是逐步丰富的,水环境的丰富也与堤防建设相关。修堤之后,湖水水位升高,运河内高低水流相济,畅通性加强。宣德年间出现过“邵伯平流”的现象,这一地区以前运河中有闸分隔水流,因着漕运官员的不断筑堤,运河水位提高,拦水闸自然成为虚设,便有平流现象。

  淮水的东泄和里运河中部高宝诸湖一带堤防兴修加剧了湖泊扩张,促进了里运河的贯通。月河和堤防的修建使里运河本身的贯通性增加。宋代三十六湖陂的东堤到万历二十年才完善,经历了二百余年。许多地方一直只有沿湖的东堤,堤身较薄,运堤经常溃决。官方在运河东岸设减水闸和减水洞控制水势,控制灌溉,水位以七尺为度以定济运或泄水。双堤运河阻挡了运西湖泊向东泄水,水体在运河以西发育扩展,加上黄河南泛所形成的北部淤高之势,沿运河之零散的湖泊快速汇水,运河水流因此相互贯通。

  运河堤防日渐完善 

  明代前期形成的康济河,是在堤东地区开的渠系运河,这使高邮城东形成了三道堤。西为老堤、中为土堤、东为东堤,运舟行于中堤与东堤之间。各堤之间形成了一个大范围的水环境空间。黄淮水泛涨时冲决西部堤防,在这一大范围内的堤与堤之间也会季节性地溢水。这些被堤防所圈的田地处于一种四围高、中间低的状态,一旦西部堤防泄水冲垮堤防时,这一带便成田湖。之后,官方将康济河西徙靠着老堤,形成了较为稳定的渠系运道。“高邮靠堤月河在老堤,纯用砖石,其虑至深长矣。”砖石堤防对早期的土堤是一种质的提高,对西部水流阻碍,对运河水流的贯通,都起到作用。高堤控制水势,使水位提高,促进了湖泊的汇水与水流贯通。

  置闸增多意味着堤防的加强,堤防又促进了阻水作用,堤西湖水增多,里运河之水也丰富。万历以前,运西湖泊尚未大规模汇合于一体,枯水季节,水不及运,黄河水使河底淤高,官方闭闸不泄。嘉靖以后,里运河丰水程度加强,常常开闸使运东区域处于水灾状态。湖旁开月河之堤,官方先择要地建滚水石坝,大的河口建滚水坝,涨水到一定水位任其涨溢东泄,或是入海入江。改闸为坝的过程,是将口门加大改为滚水坝,里运河中的水流不断贯通,堤防完善,水位提升,才有滚水坝的大量兴起。因里运河不断有黄河水入运,里运河防堤在承担黄河淤泥的情形下不断淤高。清初,中部的运河抬高程度非常显著。“河身高,运河身亦高。身既高矣,而又日渐加筑,运河堤之高也,几与城埒。”清末也有相关评价。

  后人认为整个水流的大变化发生在明中叶以后,北部湖水进入仪真运河,湖运水位合一。高宝诸湖水减二、三尺,可使扬州湾头一带水涸。高宝湖的丰水影响了扬仪一带运河的水位和运河的贯通。里运河中部不断加修堤防使湖水水位上升,也提升了运河水位。

  引起一系列水文变化 

  瓜仪运河附近高地的形势,直到明初还需外水济运。成化九年,陈锐上奏:“仪真瓜洲运河,原无水源,全赖扬州雷公、陈公二塘及高邮宝应邵伯等湖积水接济。”正德十六年(1521),仪真一带仍修五塘以济运。到明中期,入江水流可以靠北部接济了。陈公塘等长期济运之河在这一时期济运程度减轻,闸夫减掉。明中后期,北部堤岸达到一定高度,泄水能力更强。瓜仪运口所泄之水是上游白马、氾光湖引进运河的水。“扬州而南,设有瓜、仪二闸,皆泄湖水而注之江者。”经历明代的变化,整个里运河的形势发生了变化。清初《扬州府志》中有:“扬之上流在河淮,下流在江海。昔日河渠距江淮之上,忧常在旱,今日河渠伏河淮之下,忧常在水。”这说明水流的关键性动态变化发生在明代。因着运河提高,北部之水建瓴流动,瓜仪地区的河口诸闸不像以前那样需要他水济运。

  总之,黄淮水和动态的里运河的堤防促成了水流的变化。明代重启大运河以后,堤防的增加导致了一系列水文变化。早期有更多的湖泊与运河一体的区段,旱地地区常需要外水济运。随着运河堤防的修建,特别是湖泊区双堤的修建,产生了两个重要的结果。一是促成了堤西高宝诸湖的联合与汇水,二是促进了运河水流的整体贯通。里运河水流从相对的不连通到连通,大体发生在明代中叶,这时的里运河贯通性加强。潘季驯大筑高家堰以后,因高堰向高宝诸湖泄水增长,高宝诸湖水位进一步提高,这又进一步贯通了里运河水流的一体通畅。到清代,随着黄水入运的进一步增加,淮水难以入黄,在高宝一带的排泄,更多的水流入江,里运河的水流,至此已经古今大变。现在,这一地区在现代又实施南水北调的东线工程,这从古代的水环境而言是可行的,因为古代也曾南水北流,江水借机械动力北流可以改善北方地区的水环境。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9—20世纪长江中下游地区水文环境对运河及圩田体系的影响”(18ZDA178)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