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数字产业集群的三个着力点
2023年03月15日 09:14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年3月15日第2610期 作者:姚朝成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当前,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重要关口,同时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和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两者同步交织,急需寻求促进我国经济长期高质量发展的突破口。数字产业集群是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由从事数字产品制造、数字产品服务、数字技术应用、数字要素驱动的企业主体及其相关机构等组成的具有较强核心竞争力的企业集群。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衡量数字产业集群发展程度的集群内企业的行业地位,居于行业领导地位的企业能够促进数字产业集群化;其次是衡量数字产业集群发展质量的优质数字产品生产能力;最后是衡量数字产业集群成长前景的技术创新能力。此外,集群内部还具有高度的协调性以促进其更高层次的发展。可见,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既是拥抱新一轮信息革命浪潮的客观抉择,也是提振内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

  加快核心数字技术自主创新

  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的关键,在于提升核心数字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数字产业植根于第三次科技革命,其技术密集性、高渗透性和先导性的特征无一不凸显着核心数字技术创新能力的重要性,而强大的创新能力是提升产业竞争力的根本保证。全球已有的知名数字产业集群均在数字技术的某一具体领域占据领先地位,如美国硅谷的软件服务、瑞典的游戏设计等。目前来看,数字产业的利润主要集中于设计和创新阶段,代工及营销阶段获利有限。我国长期处于全球数字产业链的代工和营销环节,产业发展大而不强、受制于人,究其原因主要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有待提升。为此,我国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重发力。

  第一,进一步完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加快核心数字技术自主创新。首先,建立健全高效精准的激励机制。加快制定或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奖励评判标准,科学评估奖励等级,形成梯度有序、良性竞争的激励机制。其次,强化金融政策支持。筛选一批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企业,对其优势项目进行定向资金支持和银行贷款利率优惠,并探索通过政府信用担保等方式引导社会资金投入,以支撑其核心业务发展。最后,积极推行税收优惠政策。对攻坚核心技术、取得一定成效的企业提供税收优惠或费用减免,促进企业资金和专业人才朝着核心数字技术自主创新的方向流动。

  第二,进一步深化产学研合作,推动业界和学界共同培养数字化人才。一是以创新实用为导向,进一步深化改革高校人才培养体系。改革课程体系设置,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以现实需求为导向开展各类科研竞赛。二是进一步加强产学研合作力度。打通信息壁垒、完善研究准入制度,促进业界与学界信息互通,通过设立联合实验室和培训基地,加强产学研结合力度。

  第三,注重引进吸收与自主创新相结合,推进更高水平的国际合作。紧盯国际产业发展前沿,及时吸收先进管理经验和理论知识,进一步加大与全球顶尖科研机构的合作力度。同时,科学精准推动本土企业,特别是那些具有尖端技术优势的国际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兼并重组,达到为我所用的目的。

  推动数字产业协同发展

  推动数字产业协同发展是打造数字产业集群的重要环节。一方面,数字技术具有渗透性。数字技术作为第三次科技革命的重要产物,其意义不仅在于本身,更在于可以广泛且普遍地应用到其他产业,推动传统产业变革,有效提高全社会生产效率,为经济增长创造新的动力。传统产业数字化是一个实现要素化提升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过程。在部分领域,数字产业已经和传统行业紧密结合,诸如直播销售、线上教育、在线问诊等。但数字产业与传统制造业等领域的结合程度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另一方面,数字产业具有很强的范围经济特征,即同时生产两种产品的成本低于分别生产每种产品所需成本的总和。不同的数字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可能采用相同的技术和流程,这种共通性带来了范围经济,进而为数字产业协同发展提出了另一条关键路径。

  推动数字产业协同发展的一个发力点,是加强与其他产业的联系,用数字技术为其他产业赋能。这一过程也会催生许多新的需求和理念,进而反哺数字产业,促进数字产业发展。另一个发力点在于数字产业内部的统合,即运用系统思维和整体思维,发掘数字产业内部的最大公约数,通过系统优化数字产品生产全过程,最大限度地利用范围经济,促进数字产业集群发展。为此需有相关政策的引导和支持,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条。

  第一,紧盯前沿领域,定向支持培育高科技产业。与数字产业结合最紧密的部门包括5G技术、工业机器人、高端芯片等高端技术领域。目前我国这些产业整体处于大而不强的状态,要想追赶或领跑国际先进水平,必须有大规模的资金及人力物力投入。因此,有必要设立专项资金,通过科学的标准化评比,选育一批具有良好成长性的企业,通过定向支持促其发展壮大。

  第二,成立专业智库,为数字产品生产提供科学指导。数字产业的范围经济特性决定了数字产品的生产原则是寻求合力,降低成本,实现1+1>2的效果。这种符合范围经济特性的数字产品生产方式,必须有科学严谨的理论支撑。专业智库不仅可以为数字产品研发及生产提供决策建议,还可以根据实际总结经验,为推动数字产业协同发展建言献策。

  着力防范化解系统性风险

  数字产业的复杂性和技术密集性蕴含着多种风险,既包括企业过度投资、企业经营战略失误等非系统性风险,又包括行业市场状况、外部政治因素等系统性风险。非系统性风险仅涉及个别企业且不具有传染性,可以针对企业进行个例调整,而系统性风险涉及面广且无法通过充足的措施进行分散,防范化解数字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系统性风险就显得尤为重要。着力防范化解系统性风险既可以维持行业稳定发展态势,加快数字产业集聚速度,推动相关企业有序竞争,也可以稳定产业投资者和经营者的预期,吸引更多的人才与资金投入其中,还可以为技术要素集聚和纵向突破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而防范数字产业系统性风险的关键,在于建立全面系统的风险防范机制,覆盖风险发生前预防、风险成型中处理、风险发生后补救等全流程,在统筹好发展与安全的过程中,确保数字产业以及数字产业集群平稳健康发展。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机会均等视域下数字经济影响居民收入分配研究”(20CJL028)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华侨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

责任编辑:陈静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