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城市发展的空间协同性
2021年01月13日 09:21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年1月13日第2089期 作者:韩峰 庄宗武

  2020年5月14日,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正式提出,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双循环不仅要求要素供给和市场需求形成有效联动,同时也需要充分提升我国城市发展的空间协同性,增强对各类生产要素的吸纳能力和对产品市场的消化能力,以更好地发挥国内大市场的空间韧性和规模优势。

  根据地方空间集聚优势合理引导要素流动,形成具有本地特色的适宜性产业发展和集聚模式,以要素供给和市场需求的有效联动带动城市规模扩张、打通城市各生产环节间的循环,对于推进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意义。

  城市发展不平衡

  我国城市规模扩张依然存在整体不充分与城市间分布不平衡的特点,这极大限制了我国市场整体规模经济效应的发挥。

  首先,我国城市人口规模扩张依然不够充分,城市人口吸纳能力和承载力有待提升。2019年世界银行数据显示,中国城市人口集聚程度不仅明显低于发达国家,而且落后于相近发展阶段的墨西哥、巴西、南非等国家。2019年中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0.60%,比同等人均GDP水平时的美国、英国、法国分别低13.10%、17.48%和12.51%。这说明我国城市在整体上还未达到最优规模,城市人口吸纳能力和承载力依然有待提升。

  其次,我国城市规模空间分布具有明显不平衡性。一方面,多数大型城市已出现明显拥挤效应,但人口却持续向这些城市集聚。根据《2019年中国主要城市交通分析报告》,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的平均高峰拥堵延时指数大多高于大、中型城市。深圳、广州、杭州、成都、重庆等一、二线城市2019年常住人口增量均在20万人以上。人口继续向大型城市集聚,为大型城市人口、资源、环境承载力和公共治理能力提升带来巨大压力。另一方面,众多中小城市人口持续流出,2019年江西、山西、河南、湖北、陕西、甘肃等省份人口净流入的城市数量均只有1—2个,其余城市人口均是净流出。

  尽管城市规模扩张的不充分与分布的不平衡特征体现了我国劳动力市场供求的空间不匹配性以及不同城市人口集聚效应的不充分性和空间差异性,人口在空间中依然存在合理流动和更高效率配置的巨大潜力。

  发挥空间集聚优势

  城市规模扩张的空间动力主要来源于劳动力等要素与产业集聚在空间上的相互联动和反馈机制。依靠产业集聚促进城市人口规模充分扩张,根本上是要从要素供给和市场需求双重视角因地制宜地识别和挖掘具有城市自身特色的空间集聚优势,依托产业空间集聚优势,充分提升城市人口集聚效应,形成城市规模扩张的内生机制。

  马歇尔的集聚经济理论从劳动力“蓄水池”效应、中间投入共享效应以及技术外溢效应三个方面阐述了要素供给方面的空间集聚优势,而新经济地理理论主要从市场需求角度分析了空间市场关联的集聚优势。

  首先,产业集聚有助于降低劳动力市场剧烈波动带来的风险,保障劳动力供求的稳定性,提高工人与企业之间的匹配程度,从而有助于增强城市对于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其次,产业集聚使城市产品的设计和生产更为匹配,有助于通过中间投入品生产规模经济效应的实现提高城市产品多样化水平,从而提升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再次,产业集聚提高了人们面对面接触的机会和交流频率,不仅有利于增加人与人之间学习机会与社交机会、方便劳动者交换知识,也有利于提高个人的技能水平,从而推动劳动力向城市集聚。最后,产业集聚提升了本地产品的种类和数量,而距离大型市场较为接近的消费者更易于以较低价格获得所需的多样化产品,从而降低生活成本、提高消费者获得感,并吸引更多消费者和潜在消费者在城市集聚,最终形成市场需求扩大与城市人口规模扩张之间的累积循环。

  当各城市均能按自身某种或几种集聚优势推进产业集聚时,各城市便会逐步形成各具特色、互通有无、协调联动的发展格局,集聚外部性也会由点及面扩展至更大空间范围。而与此同时,从属于各行业的不同种类劳动力也会依据自身技能所长和期望收益在空间中得到有效配置和合理流动,从而实现城市规模扩张的空间协同和联动发展。

  协同推进城市发展

  基于我国城市规模扩张不充分和分布不平衡的特征事实,在充分识别各城市发展优势的基础上,通过发挥各类优势的合力,推进产业发展、就业吸纳和人口集聚的协调联动,以此带动城市规模的充分、协同扩张,为充分发挥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奠定基础。

  一是依据各城市不同的空间集聚优势选择适宜的产业集聚模式,有序推进城市规模扩张。导致我国城市规模扩张不充分、不平衡的一个重要原因,便是各城市推行了与当地优势条件不适宜的产业发展和集聚模式,从而降低了产业集聚的就业吸纳能力及其对人口空间流动的有效牵引作用。在引导各城市在充分识别和挖掘自身优势的前提下,有效利用当地优势条件因地制宜地发展适宜的产业、推行适宜的产业集聚模式,强化产业发展和集聚的自生能力和就业创造能力,从而推进城市规模扩张。

  二是加强各城市间要素市场与商品市场的空间互动,协同推进城市规模扩张。各城市在制定城市发展战略时,既要根据自身经济发展状况选择适宜的产业发展和集聚模式,又要兼顾邻近城市的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状况,确定自身在周边城市中的定位,充分利用本城市与周边城市的协同效应和规模经济效应协同推进城市规模扩张。

  具体来看,大型城市应根据自身较为发达的服务业以及研发创新等方面优势选择相应的产业发展战略和集聚模式,进一步增强对于不同技能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推进城市人口规模有序扩张,缓解拥挤效应。中小城市要依靠其自身的要素和资源禀赋优势、专业化人才优势、制造业中间品规模经济优势,选择具有城市特色且符合比较优势的产业发展战略,缓解中小城市产业结构低水平重复建设困境,深化专业分工,充分发挥产业集聚的人口吸纳效应。这一方面有助于大城市以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为契机促进全面转型升级,另一方面则有助于引导人口、要素和产业向中小城市扩散,构筑中小城市技术进步和规模扩张的基础,最终形成不同等级城市间产业链互补、市场互补和功能互补的城市人口规模协同扩张格局。

  三是市场主导与政府引导相结合,探索提升城市人口吸纳能力和承载能力的制度方案。各城市应逐步摆脱政府主导的盲目城市扩张模式,充分、全面、科学识别并挖掘自身优势和潜在优势因素,依据市场原则因地制宜地发展优势产业、发挥集聚经济效应,最大限度创造就业,提升劳动力市场匹配效率和容量,增强城市的人口吸纳能力和承载力。

  四是扩大国内市场需求,稳定国际市场需求,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稳步推进城市规模扩张。各城市要加强与周边城市的联系与合作,促使更多城市参与到国内市场一体化进程中,不断扩展国内市场的广度和深度。与此同时,依托国内大市场不断开拓国际市场,根据国内与国际市场需求的变化合理引导要素流动和优势产业选择,通过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联动发展实现各城市规模持续、稳定、协同扩张。

  (本文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适宜性产业集聚视角下的人口城镇化空间推进机制研究”(71603124)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南京审计大学经济学院)

责任编辑:张月英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