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以人为本”的博物馆
2024年05月20日 09:34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4年5月20日第2894期 作者:本报记者 刘远舰

  5月18日是第48个国际博物馆日。近年来,随着公众对博物馆关注度的持续提升,如何更好地向公众提供高品质文化服务,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已成为学界探讨的热门话题。

  数字赋能博物馆新发展

  在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全国各地热门博物馆客流持续保持高位,公众观展热情节节攀升,给博物馆的管理服务带来了新挑战。

  当前,数字技术的发展为博物馆行业应对新挑战提供了助力。从预约系统到人流量统计系统,博物馆可以对参观人数进行全方位的把控,能够及时化解潜在的公共安全风险,进而最大限度地满足公众的观展需求。更为重要的是,数字技术成为“让文物活起来”的一种重要表现方式。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文化遗产管理系主任周剑虹表示,数字技术对展品信息的发掘及展示方式产生重要影响,公众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展品文化内涵与价值。特别是VR、AR在博物馆教育活动中的应用,使观众可以进入相关展品的虚拟场景,增强与展品的感性互动。

  北京大学公众考古与艺术中心主任王思渝认为,数字技术的应用拓宽了博物馆的传播渠道和范围。同时,数字化提升了博物馆对信息的阐释水平。首都师范大学博物馆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范佳翎提出,当前,博物馆发展需要跨专业、跨学科、跨领域的共同探索和推进。加强博物馆界与科技界的沟通和联系,是将前沿技术有效应用在博物馆领域的重要前提,而把握好技术应用的尺度和场景,仍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和探讨的关键问题。

  打造精神文化的栖息地

  国家文物局和陕西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24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活动”于5月17—19日在陕西历史博物馆秦汉馆举行。国际博物馆日当天,陕西历史博物馆秦汉馆正式开馆。陕西历史博物馆作为博物馆界的“网红”,长期处于人流量爆满的运营状态,陕西历史博物馆秦汉馆的正式开放或能分流部分观众,进而提升观展体验和服务水平。

  “大馆火热、小馆冷清”是当前应特别关注的问题。周剑虹说,大馆与小馆有资源上的差距,这是显而易见的。解决这种不均衡性,需要从活动策划上着手,展现出小馆各自不同的特色,提供个性化服务的体验。王思渝认为,博物馆策展及活动策划模式可以保持更多的开放性,更好地倾听公众意见。现在,许多博物馆推出更多阐释性推文、手册、讲座或者趣味活动。博物馆的目标不是把每一个公众都打造成专家,而是让走进博物馆的公众能够基于自身的生活需求而有所收获。

  “以人为本”的博物馆学增强了博物馆的服务意识,使博物馆逐渐发展成一个公共文化空间。范佳翎认为,博物馆应构建分层分类、百花齐放的发展模式,与公众日常生活实现更好融合。人们走进博物馆都会被其厚重的历史文化氛围所感染,这也是一种“教育”。王思渝表示,博物馆的核心资源始终是它所拥有的“物”,博物馆要围绕“物”去挖掘其背后的价值和故事,以满足当代社会公众对精神文化产品与服务持续增长的需求。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