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人民满意的超大城市
2024年12月03日 10:13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4年12月3日第3027期 作者:李永杰

  11月30日,以“推进超大城市治理现代化”为主题的2024年度中国式现代化与广东实践研讨会在华南理工大学举办。与会专家围绕超大城市治理现代化的理论体系、现实挑战和前沿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城市建设体现历史文化

  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李宜航表示,广东作为经济大省、人口大省,也是超大城市最为集中的省域,在推进超大城市治理现代化方面具有典型样本意义和全局示范价值。期待与会专家学者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工作的重要论述,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价值取向、实践指向,突出从统筹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动中解锁超大城市治理现代化的两全之道。

  华南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麦均洪表示,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引擎、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前沿阵地,超大城市治理现代化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面对超大城市治理现代化过程中的新变化、新任务,华南理工大学将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进一步为超大城市治理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探索贡献华工智慧和力量。

  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名誉院长何镜堂提出,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下的城市建设创新既要展现多元文化的融合与共生,又要充分体现岭南地区文化的传承与国际文化的交融和创新。他认为,建筑往往是城市一定历史阶段的缩影,是城市的名片和标志,更是城市重大事件记忆的载体。城市建设要体现历史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创造具有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的建筑风貌,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建筑发展新格局,讲好湾区故事、中国故事,以建筑记录时代,用设计让城市更美好。

  推动超大城市治理现代化

  南京审计大学国家治理与国家审计研究院院长金太军阐述了“治理”的多种涵义。他认为,超大城市的智慧治理需要兼顾“以人民为中心” 的价值理性以及数字化、智能化的工具理性,进一步提升城市的应急响应能力。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张小明表示,在国家坚持和发展好新时代“枫桥经验”的背景下,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超大城市都涌现出新时代平安建设的典范、模式与经验。“同时,新时代的平安建设也面临着巨大风险与挑战。”他建议,在超大城市平安建设中需要超前预控,做到“上得去、下得来、判得准”。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实施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实现超大城市良好治理的关键。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教授李燕凌表示,当前我国一些城市在安全治理体制建设、事前预防机制、基层安全治理体系、智慧安全治理平台等层面存在“短板”,存在见物不见人、建城不见市、见繁不思危机的现象。因此,超大城市建设与治理要始终坚持民生底线、安全红线、环保高压线“三条线”,通过扩大基本民生财政支出、发挥聚财聚气聚市—城市聚集平台功能、提升防灾减灾救灾和容灾功能,提升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活力与生命力,建设人民满意的超大城市。

  针对超大城市复合风险的系统性和级联性,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易承志提出以整体性治理理念为导向进行组织调适,以适应韧性安全城市建设的目标要求,从理念创新、制度规范、组织调适和技术赋能四个方面进一步优化超大城市治理体系,有效应对潜在的风险挑战。

  数智化助力城市治理

  “在我国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超大城市治理情境复杂,数字化转型成本高、风险大,易形成指尖上的形式主义,加重基层财政负担和行政负担。”重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汪涛建议,可以采用较为成熟的数字化转型方案,东部经济水平较高地区探索创新试点并承担试验的试错成本,形成成熟政策经验推广至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通过政策扩散优化区域协同发展,以数字化转型促进共同富裕,从而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超大城市治理问题。

  清华大学政府管理与创新研究所副所长张楠通过对城市热线大数据分析实例提出,政府可以通过实时数据更新和动态调整策略更好地应对复杂多变的社会问题,提高城市治理的整体效能和市民满意度。他呼吁政策智能研究需要多学科交叉融合进行协调探索,倡导聚集群体智慧、多学科交叉协作、突破“中间层”。

  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韩志明分析了国内超大城市发展的基本态势,认为社会治理的一个基本前提应该是“看得见”,看到想要看到的东西才能探索真问题,因此要“穿透城市”,做到进入空间、触及对象、采集信息、弄清情况以及懂得规律。他强调党建穿透治理的重要性,提出“扩张、固定、清晰、整合”四种穿透稠密城市的治理机制,充分发挥党组织在整合社会要素、提高社会要素清晰度等方面的优势,有效推动党建引领社会治理现代化。

  会议由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和华南理工大学共同主办,华南理工大学社会治理研究中心承办。

责任编辑:崔博涵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