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段丹洁)11月25日,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成果发布会(2024年秋季)在京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南京大学分别发布重要学术成果,涵盖经济学、哲学、历史学、社会学等多领域,以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凝练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内涵与实践意义。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马珺发布成果《新中国财政70年系列丛书》。该系列丛书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原副院长高培勇担任主编,7本专著忠实记录了新中国财政70年发展史,论证了财政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发挥的基础和重要支柱作用,为中国自主的财政知识体系创新提供了丰富史料和思想源泉。马珺表示,将以此作为探索中国自主的财政知识体系的第一步,为持续推进建构中国自主的财政知识体系和中国财政学三大体系贡献力量。
当前,清史研究如何回应西方“新清史”成为一个重要命题。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教授杨念群发布成果《天命如何转移:清朝“大一统”观的形成与实践》,该系列论著以贯通古今的视域探讨清代“大一统”观的形成与实践,全面梳理了“大一统”的历史沿革及其丰富内涵。杨念群表示,“大一统”是中国经典历史观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凝聚着中华文明的精神气质与发展动力,梳理中国“大一统”观的历史发展脉络及其多元复杂的结构性图景,有助于中华文明传承及相关讨论。
聚焦儒学的困境和转型,南开大学哲学院教授干春松发布成果《儒学的近代转型》,对近代以来儒学发展中最具代表性人物的思想主张进行分析,几乎涵盖了儒学近代转型的重要领域。干春松表示,儒学不仅是中国自身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梳理儒学发展历程有助于探究新时代儒学的发展和未来。
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林闽钢发布成果《走向社会服务国家:全球视野与中国改革》,该书重点回答了“中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应如何超越福利国家”这一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全书首先提出西方发达国家出现“社会服务社会化”现象,创新性地提出“社会服务国家”,系统解释了社会服务国家改革和转型的动力,并展望了数字化时代的发展愿景。林闽钢表示,相关成果有助于拓展社会保障学科的研究视野、迭代研究内容和研究框架,为加快建构中国自主的社会保障学科知识体系作出探索。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林尚立表示,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成果发布会致力于为各领域专家学者搭建交流成果、激荡思想、汇聚智识的平台,本次发布的四项成果扎根中国大地、切中时代议题、面向未来发展,对守护文化根脉、铸就民族灵魂、保障社会民生、服务治国理政有重要理论与实践意义。希望今后能有更多具有创新性、探索性、引领性的自主知识体系成果走上这个舞台,让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走向世界,真正屹立于世界学术之林。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