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外国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守正创新推进思政课特色发展
2024年11月20日 10:53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4年11月20日第3018期 作者:◇本报记者 查建国 陈炼

  上海外国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始于1949年学校成立之初的马克思主义教研室,2015年更名为马克思主义学院。近年来,学院充分发挥上海外国语大学专业优势和特色,教研相长,致力于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做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和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全球传播与阐释,讲好中国故事和中国共产党的故事。

  创建“陪练式”课堂教学模式

  2019年以来,上海外国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改革教学研究机构设置,创新教学基层组织,按照纵横打通、课程属性相近和分类管理原则,设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中国与世界”6个课程中心。上海外国语大学副校长衣永刚告诉记者,课程中心的设置,可以优化教学组织管理,促进教研融合和横向连通。以此为依托,学院积极组织思政课教师集体备课、教学研讨、教学展示、教学比赛等活动,推进课件库、教案库、视频库、案例库、试题库建设,在教学改革创新项目建设、教学比赛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上海外国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积极创新“陪练式”教学改革与“过程化”评价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推进三个“一体化”评价改革方案。以“思政课改革创新”为平台,创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活动日”“故事中的马原理”“从经典中来,到实践中去”等系列创新活动。坚持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一体化、第一课堂评价与第二课堂评价一体化、教师评价与学生团队评价一体化,将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学分配置于本科生主干思政课之中,由教师指导学生自主开展理论学习与行为实践,有效充实了思政课程的教学过程。对同学们来说,来自老师的细致指导并未止步于传统课堂,而是覆盖全程——经典阅读的“概论”课堂上、课外实践的小组辅导中、思维火花迸发的总结提炼里、精彩纷呈的展示课点评上,这些都让思政课变得更“鲜活”。

  打造“大思政课”育人体系

  上海外国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聚焦“大思政课”建设理论与现实相结合的价值导向,注重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的现实观照,着力打造“中国式现代化的上海观察”思政课实践教学,充分挖掘上海的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资源,为培养“会语言,通国家,精领域”,具有“文化定力、语言能力、学科能力、话语能力”的卓越人才发挥基础性和战略性作用,服务上海“五个中心”建设,助力建设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最佳实践地。

  学院充分结合思政课涵盖的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的核心内容,聚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历程、伟大建党精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等多重历史的特点,选择十个指定性实践教学基地和30个选择性实践教学基地,囊括中共一大纪念馆、龙华烈士纪念馆、杨浦滨江等,覆盖了上海最重要的一批红色资源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成果。指定性实践教学基地由教师带队、实地讲解,学生在行走中感悟、学习,将书本知识和社会现实相结合,使书中知识“活”起来、身边日常“深”起来。有学生表示:“于行走中讲解,赋予历史可触摸的质感,不仅理解历史,同时也思考发展。这些不可移动文物、沉默的建筑,提醒着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

  作为带队老师之一,上海外国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孙宇伟提出,“中国式现代化的上海观察”将思政课知识点、红色教育资源和当今中国的发展趋势、发展成就进行全面的动态呼应,打造大课堂融于“大”实践、“大”实践助力大课堂的双向教育模式。通过实践观察带领学生深入领会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的道理学理哲理,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对现实问题进行深入思考,激发解决现实问题的创新思维,教育学生自觉投身中国式现代化的奋斗实践中。

  推进思政课内涵式发展

  上海外国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加快推动有组织科研,设立创新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海外传播研究中心、中国近现代社会经济研究中心、中外经济哲学研究中心,以此孵化学术研究和决策咨询等成果。

  上海外国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陈鹏告诉记者,2021年,学院入选教育部、上海市高校中国共产党伟大建党精神研究中心分中心,向世界多语种讲述中国故事和中国共产党建党精神。学院建设多语种数据库,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国际传播研究与实践;开设英文微信公众号CPCReview,传播新思想和中国共产党伟大建党精神,做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和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全球传播、阐释,形成伟大建党精神的中国话语构建和现实转化。

  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上海外国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王宝珠表示,自2020年起,学院积极开展“每位教师每学年1项教改项目、1项课题研究、1次国情调研、1次学术交流、1次业务培训”的“五个一”建设项目,全面推进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倡导思政课教师在夯实理论功底的基础上,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社会发展现实深入融合,进一步提升思政课程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形成了《启智润心:思想理论政治课教学案例集》《明理增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等相关理论成果,坚持科研对教学的反哺,不断增强教学的实效性。

  新时代新征程,上海外国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将进一步推进教学模式的创新、教学课堂的开放以及教学新格局的构建,在“大思政课”教学资源的建设管理、实践教学数字化平台建设、数字思政交流平台以及保障评价机制建设等方面持续发力,做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和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全球传播、阐释,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特色发展。

责任编辑:崔博涵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