诠释学作为一门古老且常新的学问,自古以来承载着人类对理解、解释和创造的不懈追求。从特殊到普遍、从方法到本体、从理论到实践,诠释学在古今视域的交融中不断转向,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传承。当代诠释学已发展成为一种世界性的思潮,涉及哲学、文学、语言学等多个领域。在多学科、多论域的共同参与和探讨中,诠释学研究在多元视域中得到了蓬勃发展。在此背景下,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哲学系、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诠释学专业委员会、《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部于9月28—29日在南京共同主办了第九届中国诠释学青年论坛。与会学者围绕主题“诠释学:多元视域中的新开展”,展开了广泛交流。
充满活力的学术领域
在当下的汉语学界,包容、开放、多元的诠释学已成为一个充满活力并在未来有极大发展空间的学术领域,这与诠释学本有的精神密切相关。
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诠释学专业委员会会长、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教授傅永军认为,诠释学具有包容、开放、多元发展的特质。通过对这一术语的不同译名,如诠释学、解释学、释义学、阐释学,学者们带着各自的学术诉求,共同参与这一领域的研究和探讨,围绕学术问题进行讨论。在议题方面,虽然诠释有其限度和核心追求,但几乎所有学术问题都可以纳入诠释学的探讨视域。“走进诠释学,发展诠释学,这样的局面正在形成。”
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党委书记顾吉林表示,在全球化、多元化、信息化的时代,不同文明、不同文化之间相互交流、彼此对话,诠释学也在中外视域的交融中不断拓展,促进了文明互鉴。随着时代进步,局限于单一学科的研究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发展需求,诠释学以其动态性和开放性打破了传统学科的壁垒,逐渐成为涵盖多论域、多学科的研究领域。
诠释学具有显著的实践性和应用性特征,当代诠释学的发展突显了这一特征。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哲学系教授牛文君认为,当代诠释学已发展成为一种世界性的思潮,不仅关注文本的意义理解和解释,还探讨人类理解活动本身及其在社会文化背景下的运作机制,以及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可能性。在诠释学的不断发展过程中,表现出三重应用性:一是技艺学、方法论意义上的应用;二是存在论—实践哲学意义上的应用;三是在综合方法论和存在论意义上,诠释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交叉融合,体现出双向应用性。
由传统向现代深度转型
在现代诠释学视域中,以“宗经”为基本立场的经学诠释学所表现出的诠释学意识,已经远远落后于时代对诠释学的要求。傅永军表示,从经典诠释的对象角度看,经典诠释的现代性要求具体落实为以下任务:经由现代性的祛魅,使传世文献由“正典”转型为“经典”,从而获得不同于正典的存在论规定。传世文献从正典向经典的转型,获取新的存在论基础,在中国经典诠释学的存在论建构中具有“一以贯之”的地位。完成这一转型,传世典籍才能真正从信仰性文本转变为探究性文本,传世文献才能获得与现代诠释学相匹配的存在论规定性,经典与诠释之间才能形成真正具有普遍哲学意义的诠释学关系。
“中西对话”与“古今对话”这两个维度是密不可分的,中国经典诠释传统的现代转型,要在“中西古今的对话”中展开。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教授李清良认为,推动中国经典诠释传统的现代转型、构建“中国诠释学”,目的不是追随西方现代诠释学潮流,也不是与之比高低,而是力求为中华文明探索并最终确定其在现代社会的“诠释之道”,即诠释活动的“共识”与“共法”。因此,应当有多种类型、不同层面的“中国诠释学”,并且在竞争与融合中接受理性审视和实践检验。在注重“中西古今之辨”的基础上,通过深入对话,吸收各大文明的诠释学资源。面对中国经典诠释传统的现代转型,首先要做好“去蔽”和澄清工作,梳理这一传统的历史与文化脉络及其固有的问题意识、表达方式以及相应的概念、范畴、命题和思想系统等。
彰显“古今中西”视野
海德格尔实现了本体论与诠释学的结合,将本体论发展为一种“实事性”诠释学,这对推动我国诠释学研究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潘德荣区分了本体诠释学与本体论诠释学的差异,认为西方传统本体论立足于二元论的形而上学,其“本体”被固化为终极、非时间性的实在,表现为一种二元对立的模式。海德格尔的“实事”并非指某种已存在的对象或实体,而是在理解过程中涌现出的意识中的存在。实事性诠释学由“此在”转向人类中心论的立场,将对存在的反思引向对存在历史的思考,体现出多元性和整合性。对于中国哲学来说,其“方法”的发生,不是基于理性突破,而是在现实条件成熟或现实条件需要时才发生的。中国诠释传统与西方诠释传统的整合进程中存在诸多争论,在理解过程中融入“德行”这一价值坐标,有助于跳出争论,进一步推动诠释学研究。面临多重选择时,应按照德行的要求做出决定,这样才能使诠释学更好地彰显其正面、积极的价值。
近年来,一种与传统地域和思想体系的“中国哲学”相区别,注重汉语语言思想文化本原性、范式性和创造性的“汉语哲学”建构问题,在国内学界引发广泛讨论,呈现出当代中国学者对汉语语言思想文化作为哲学理论形态的自觉。安徽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张能为表示,“汉语哲学”不仅意味着基于特定语言形式的哲学思考与理解表达的不同,更重要的是在不同语言表达中显现出有别于西方哲学关于人类存在与生活问题的普遍性和根本性沉思。要让汉语说哲学,需建构基于汉语语言的哲学主张、理解与形态,在世界多元哲学文化版图中发出声音。
以生存解释学为视域,深入理解“生活世界”的现代性意义。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副校长梅景辉表示,生存解释学是生存论与解释学的融合,这在狄尔泰、海德格尔和伽达默尔的思想中均有体现。生命表现和生活世界通过语言的关联通向“生成的存在”,是生存解释学的重要内容。超越个体生命维度、具有社会总体性和历史性的生命存在具有“生活世界”意义。在生存解释学视域下,要深入理解生活世界、生命表现和语言存在论的关系,从生命存在论和语言存在论的维度理解贯穿语言存在论思想和生命存在论思想的生活世界理论,深入挖掘其解释学意义。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