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中法人文交流
2024年05月27日 10:04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4年5月27日第2899期 作者:本报记者 吴楠

  2024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暨中法文化旅游年。60年来,中法友谊源远流长,在诸多领域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作为东西方两个古老而独特文明的重要代表,中法两国文化在历史长河的每一次相遇都能迸发出巨大能量,影响世界前进的方向。5月22日,“中法建交60周年:遇见青年·遇鉴文明”青年对话会系列活动在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举行。活动以“遇见”为关键词,邀请中法两国在文化交流传承、文明互鉴研究、民间友好往来等方面有所作为的青年代表围绕“苏博遇见卢浮宫”“汉学遇见西学”“青年遇见世界”三个主题开展对话,分享经历与思考。

  苏州博物馆党总支副书记、副馆长李喆介绍,从2021年开始,苏州博物馆与大英博物馆签订合作协议,计划5年内策划4个世界文明史系列展览。今年,苏州博物馆也将进一步和法国各大博物馆深化合作,希望把江南文化展览送到法国,让更多法国市民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如今,更有一大批法国人生活在中国。法国艺术收藏家克莱尔·兰博利于2011年来到苏州,随后经营起了“法兰西岁月”古董家具和装饰品店。会上,她用“不忘初心”来表达自己对苏州园区李公堤的热爱。因为热爱这座城市,她逐渐融入这里的生活,成为一名地道的“新苏州人”。

  法国作家让·吉奥诺的作品在中国译介已有90年历史。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陆洵介绍,1934年,戴望舒翻译出版了法兰西现代短篇集,其中第一篇就是让·吉奥诺的作品。20世纪80年代,伴随改革开放,让·吉奥诺的作品全面铺开。如今,其作品《潘神三部曲》在中国已经有近10位译者的译本。

  中国古代白话小说在法国的译介历史悠久,内容丰富。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法语系青年学者吕如羽说,早在1435年,中国古代白话小说的法语翻译就已经开始。从《中华帝国全志》到当代法国汉学家的译介,中国古代白话小说的译介与法国汉学相伴相生、交织前行。在近300年的传播中,来自古老中国的文本,在一次次的翻译和研究中获得不同的诠释与呈现。在法国读者中展现着中国文学强大的生命力和无穷的魅力,也向当代外语人揭示和预示着文学译介为文明交流互鉴所开辟的广阔天地。

  汉语语言学在法国的传播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法语系青年学者王智超介绍,随着中法两国外交关系的建立,法国学者开始对汉语产生浓厚兴趣。早期的汉学家如儒莲通过翻译和注释中国古代典籍,为法国的汉语研究奠定了基础。20世纪初,汉语语言学逐渐从文学和历史研究中独立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学术领域。这一时期,法国的汉学研究机构和大学陆续设立了汉语相关课程,出现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汉学家。

  本次活动由中国人民大学主办,苏州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苏州市青年联合会、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等机构承办。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