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科研究聚焦历代三苏图绘形象
2024年05月14日 09:49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4年5月14日第2890期 作者:本报记者 陆航

  5月11日,由三苏研究院主办,三苏祠博物馆、四川师范大学服装与设计艺术学院承办的“历代三苏图绘研究学术沙龙”在成都许燎源现代设计博物馆召开。来自国内高校及研究机构的30余位学者,聚焦历代三苏图绘形象展开多学科研究、交流与探讨。

  图绘形象体现文化品位

  相比历代文人,苏轼也许是传世画像最多者。对于其形象,历代的图绘主要集中在《东坡笠屐图》《赤壁图》《西园雅集图》上,后世众多图绘大多依据这三幅图展开。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员朱万章表示,馆藏苏轼画像分为两类,一为独立半身像,一为整身像。此外,在文集或一些版画、碑刻中,也不乏苏轼画像,但多为线描画。这些画像都是在宋元画迹基础上的传移模写,保持了苏轼头戴东坡巾(东坡帽)、右颊有黑痣、有稀疏的胡须、相貌儒雅、中等身材等特征。苏轼传世独立肖像画之外,在《西园雅集图》《东坡笠屐图》《东坡退朝图》《赤壁图》和《眉山翰墨图》等画中亦可见苏轼小像。其独立的画像大多有据可依,可追根溯源。朱万章认为,不同时期、不同画家绘制的不同形象的苏轼,可从一个侧面反映苏轼的接受史及其艺术在后世的传播与影响。

  如何理解历代图绘中的苏轼形象?在西华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潘殊闲看来,人们对苏轼的形象一直在不断的建构之中。苏轼的形象,与真实的苏轼,也就是肉身的苏轼没有太大关系。这一文化现象说明,文学经典与艺术经典、文化名人与名人文化是互通、互摄、互促与互进的。由苏轼丰富有趣的形象演变史,可以折射出苏轼永恒的人生魅力与艺术魅力。《西园雅集图》之所以在历史上被人们津津乐道并不断加以摹写,以绘画、诗词、雕刻等艺术形式不断重现,就在于这种“雅集”是集文学、书法、绘画、抚琴、谈禅、论道、弈棋、品茗等于一体的艺术沙龙,最典型地体现了北宋文人那种诗意的栖居。

  西园雅集发生于北宋元祐时期。四川师范大学服装与设计艺术学院副院长陈杉从视觉研究角度聚焦《西园雅集图》。陈杉提出,宋以后的园林雅集类活动组织和图像绘制,客观上受到了西园雅集活动范式的影响。在雅集参与人群上,文人与僧侣共游园林论道已成为普遍现象。在雅集活动上,以琴棋书画为媒介的活动形式最为常见,鉴赏古玩、观演话剧、清谈说经等多元活动成为园林雅集的重要组成部分,文人个体情感表达和诗意化生活的方向得到持续发展。

  据苏轼本人的撰述,秀才何充、僧人妙善、程怀立、道士李得柔以及李公麟等,都曾经为他绘制过画像。遗憾的是,这些画作无一留存于世。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黄博从苏轼图像研究出发,认为图绘形象体现着文人对自然和自由的向往,以及文人雅士恬淡的文化品位。

  借鉴图像思考诗和画的关系

  绘画可以视觉形式呈现诗的审美效果,展示诗的历史深度,追求诗的精神境界,获得与诗歌媲美的艺术品格。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陈琳琳的研究,展示了石涛以其所善之画与苏轼所长之诗竞赛,及其为绘画争取与诗歌平等地位的意图。借由对东坡诗意的援用与创造性阐发,石涛使其绘画蕴含了诗的情致与意趣,具备了诗的格调与品位。陈琳琳提出,我们可以借鉴图像研究方式研究苏轼的诗歌,进而思考诗和画的关系。

  中国古代的城市纪念空间,是指城市公共空间中具有纪念功能或纪念行为的建筑或场所。所谓“苏轼图绘”,即与苏轼有关的图像和绘画。清代道光年间,苏州城定慧寺旁新建苏公祠,其中出现了专门以苏轼图绘为核心要素的纪念空间。四川师范大学三苏研究院成荫从社会文化空间探究清代苏轼图绘。成荫认为,苏公祠这一纪念空间以苏轼图绘为载体,与寺院、士人、艺文活动三个因素密切相关。

  山川诱发怀古的迷思,怀古离不开自然的存在。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王一楠表示,“环形空间叙事”图像模式中山与水的相对位置重建了原文本的空间逻辑,唯有依赖观看者的想象力,具有时间逻辑的情节进展才得以复原;时空关系的视觉变革,进而使多处场景被展示为无人之境,营造出一种空幻虚静的氛围。在王一楠看来,赤壁登临图与同时代绘画对文人之游的表现方式密切相关。对赤壁的登临与游观,以一种直击当下的方式,确认了画中人苏轼的历史性存在。

  西南民族大学原校长曾明通过回顾苏轼“活法”独特的处世态度,拓展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曾明表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基础。我们要准确把握创造性转化、 创新性发展的核心内涵。创造性转化,就是要按照时代特点和要求,对那些至今仍有借鉴价值的内涵和陈旧的表现形式加以改造,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激活其生命力;创新性发展,就是要按照时代的新进步新进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加以补充、拓展、完善,增强其影响力和感召力。

责任编辑:崔博涵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