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生产力推进高质量发展
2024年05月08日 09:48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4年5月8日第2886期 作者:本报记者 朱羿

  4月23日,由甘肃省社科联和兰州财经大学主办的“新质生产力与甘肃高质量发展”论坛在兰州市举行。百余位与会专家学者围绕新质生产力的本质内涵、核心要素、实践旨向以及新质生产力与高质量发展的关系等议题展开了深入交流。

  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中国创新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习近平总书记着眼于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做出的战略性谋划,是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在新时代中国的创新和发展。甘肃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副主席王成勇表示,新质生产力是习近平总书记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对新时代我国生产力发展实践作出的重大理论概括,深化了对新发展阶段生产力发展规律的认识,是对习近平经济思想新的丰富和发展。

  兰州财经大学党委书记王光亚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论述为我国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历史机遇、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提供了方向指引,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在新的发展征程上,我们必须加快抢占新一轮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发展制高点,加强科技创新,努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以科技创新不断开拓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为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必将成为推进中国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教授胡海峰认为,新质生产力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催生而来的生产力裂变形态,本质是先进生产力,核心标志是全要素生产率的大幅提升。

  发展新质生产力需分类实施

  在胡海峰看来,“因地制宜”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方法论,不同地方的发展阶段不同,新质生产力发展也会呈现不同的区域特征。发展新质生产力也需要分类实施,要根据本地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等,有选择地推动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的形成与发展。

  兰州财经大学校长王必达表示,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首要是实现我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强化创新引领,切实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畅通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环,促进拔尖创新人才成长和科技人才队伍壮大,不断实现技术革命性突破;持续发展和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积极布局和发展未来产业,充分发挥市场和智能化、数字化的正向牵引作用,不断开辟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制造等未来产业新赛道。

  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会长、陕西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教授孔祥利认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处理好要素之间的关系,处理好自主创新和开放创新之间的关系,处理好新质生产力和传统生产力之间的关系,着力以高新技术创新为牵引、以高质量人力资源为基础,大力推动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教授马草原表示,欠发达地区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政府“大推动”,主动融入国家战略、大力引进科技人才。面对因发展新质生产力带来的分配格局调整,要及时扭转或更新发展思路,推动产业、科技、金融、人才四个维度的深度融合,以适应快速发展需要。

  新质生产力是个“新鲜事物”,还需进一步深入系统研究。王成勇表示,深入系统研究新质生产力,就必须拥有与“新质生产力”同步的创新思维、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必须准确把握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科学内涵和政策指向,深入开展新质生产力的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切实推出一批有理论深度、有实践价值、有社会影响力的前瞻性研究成果,为区域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