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玉璜,长20.5厘米,宽4.8厘米,年代为战国中期,1950—1951年出土于河南辉县固围村1号墓祭祀坑,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大玉璜呈弧形,青白玉质,有褐色沁,由七块美玉和两个鎏金铜兽首组成。中央一玉呈长方微曲若扇面,表面浮雕云兽纹,其上镂雕一兽,作回首垂尾蜷卧状;其下为一鼻钮,可供穿系。两侧的两块玉略长,扇形,表面浮雕云兽纹。再外两块玉皆为龙首形,昂首高视,口吻微张,吐舌露齿。这五块玉中心皆空,有铜片贯穿,连为一体。铜片在两端透出处又制成鎏金小兽首,两只兽首各衔一椭圆形透雕勾连纹玉佩,翘峙两端。整器玉质温润,雕琢精美,布局匀称,玲珑剔透,集阴刻、浮雕、镂空、接榫、碾磨等多种工艺于一身,是战国玉器中的精品。尤其用若干节玉片配合金属衔接,制作难度极大,代表了当时玉器制作工艺的最高水平。
玉璜是中国古代玉器中十分重要的一类器物,是古代朝聘、祭祀、丧葬时所用的礼器。《周礼》中有“以玄璜礼北方”的记载,即玉璜是礼天地四方的“六器”之一,具体用途是祭祀北方的瑞玉。郑玄注:“半璧曰璜。”《说文解字》亦载:“璜,半璧也。”古籍上记载玉璜的形制为玉璧的一半,然而实际上恰似一半玉璧的璜十分少见。目前考古发掘出土的实物显示,多数璜只有璧、环的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左右,只有少数接近二分之一。此外,玉璜的两端多有用于穿系的小孔,其用途应为佩饰。因此,除作礼器外,璜还用于佩玉。
古代先民很早就有以璜为佩的习俗。《山海经·海外西经》:“夏后启佩玉璜。”玉璜既可单独佩戴,又可与玉管、玛瑙、绿松石、料珠等串联成组佩,通常为组玉佩中最主要的部分。西周用玉礼制化,以璜为主体的组玉佩更是大放异彩,“天子九璜、诸侯七璜、大夫五璜”,身份愈高,所用组玉佩愈长愈复杂。大型多璜组玉佩精美华丽,五色炫耀,不仅有引人注目的装饰功能,而且是贵族身份地位及权势的象征,在朝聘、祭祀、宴飨等重大场合中佩戴,死后陪葬,是兼具礼仪性质的佩玉,充满了浓厚的政治色彩。
考古发掘出土实物有单璜及二璜、三璜、四璜、五璜、六璜连珠等各式组玉佩。1990年,河南三门峡上村岭虢国墓地M2001出土七璜佩,七件玉璜自上而下,从小到大依次递增,各璜之间以左右对称的双排两行玛瑙与琉璃串珠连缀而成,瑰丽高雅,璀璨夺目。经考证,墓主人正是西周晚期虢国一代国君虢季氏。1993年,山西北赵晋侯墓地M63晋侯夫人墓中出土玉璜多达50余件,其中45件系于一组佩饰之上,是迄今所见组玉佩中玉璜最多者。
除了作为佩饰及彰显身份外,组玉佩还有一项重要的功能是节制步伐。《诗经·卫风·竹竿》:“巧知之瑳,佩玉之傩。”毛传:“傩,行有节度。”郑笺:“美其容貌与礼仪也。”当时的社会风尚认为,身份愈高,步履愈缓,如此则显得身份厚重,矜庄高贵。而组玉佩的长度与步伐大小有直接关系,尤其是七璜、九璜的大型组玉佩,挂于颈上,垂于胸前,长度至腹及膝,迈不开大步,不便急行,故有“改步改玉”“改玉改行”之说。《汉书·五行志》:“其于王事,威仪容貌亦可观者也。故行步有佩玉之度。”颜师古注曰:“玉佩上有双衡,下有双璜,琚瑀以杂之,冲牙蚍珠以纳其间。右徵角而左宫羽,进则掩之,退则扬之,然后玉锵鸣焉。是为行步之节度也。”即除了有“佩玉之度”,行步还需有“环佩之声”。佩者的步伐要与身上组佩的摆动相和谐,让玉器间的碰撞发出清越之声,符合五音节奏。如此步履缓而从容,环佩玎珰,方能显得雍容贵气、仪态万方。
春秋以降,天子式微,诸侯争霸,西周严格的礼制化用玉制度不断被僭越,以璜为主体的大型组玉佩不再盛行。随着琢玉技术和工具的进步,战国时期的治玉技术达到了殷周以来新的高峰,向精巧华丽的新工艺方向发展。战国时期玉璜的造型较之前代有所创新,有边缘雕琢出齿边的璜、两端雕琢成龙首或虎首的璜以及整体饰透雕的璜。纹饰更为丰富多样,有涡纹、勾连纹、卷云纹、网纹等,制作十分精细。这件大玉璜即是战国玉器中的翘楚,构思奇巧,纹饰繁缛,时代风格鲜明,特别是采用了当时流行的镂空和连锁工艺,玉器雕琢与鎏金细工巧妙结合,显示了超高水平的治玉技术,是战国玉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代表作品。
(作者系河南省新乡市博物馆馆员)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