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综合外媒报道 据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官网近日报道,该校艺术与科学学院教授、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中东和亚洲区策展人林恩·梅斯克尔(Lynn Meskell)表示,“物质文化遗产”正在逐渐成为“物质遗产”。这是因为,地区的“世界遗产化”不但剥夺了遗产地居民的生计,还会破坏他们与物质文化遗产之间的情感联系。
梅斯克尔与该校沃顿商学院教授维托尔德·赫尼兹(Witold Henisz)合作,研究了世界各地文化遗产所在地的公众情绪。该研究涵盖了自1990年以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的每一处遗址,涉及80种语言。研究显示,调查结果与人们对这些遗产如何运作的常见看法并不一致。
梅斯克尔指出,随着物质文化遗产被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当地政府与跨国商业利益集团往往在短时间内将其开发成观光胜地。然而,遗产地居民经常被排除在旅游业的开发计划之外,许多社区还被重新安置到别处。比如,随着泰姬陵旅游业的兴起,周边一些小规模经济实体消失了。而埃及和约旦发展旅游业的代价则是本地人与公共文化空间联结的淡化。梅斯克尔观察到,本地人一方面对政府和跨国集团抱有极大的不信任,另一方面排斥考古工作者,不再让学者与社区合作。
宾夕法尼亚大学艺术与科学学院教授苏珊·林迪(Susan Lindee)表示,“世界遗产”这一概念诞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遗址成为世界遗产,意味着它将在各个方面保持绝对中立,此外,遗址的所在地还具有全人类都能共享的意义和价值。20世纪后半叶,随着殖民体系逐步瓦解,民族解放运动高涨,文化人类学、生物人类学以及考古学等学科重新审视了世界遗产具有“超凡脱俗的绝对真理”这一认知。
梅斯克尔认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应该重新定义文化遗产。一个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得到国际认可还意味着一件事:国际社会只承认一种遗址所纪念的历史事件的诠释版本。这意味着,将遗址打造成世界遗产品牌的过程会把非法占领、暴行、战争罪行、种族灭绝等事件重新语境化。相比之下,历史事件中幸存的受害者及其后代只能重新体验创伤。
此外,随着国际旅游业蓬勃发展,世界遗产的品牌价值不断增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总预算却在紧缩。2017年,约有600名来自世界各地的实习生在其巴黎总部无薪工作,而全职员工则要每个人负责两到三个岗位的工作。梅斯克尔认为,这一切都降低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和管理好遗址,推进教育、科学和文化发展的能力。
梅斯克尔希望新一代学者和相关机构掌握跨学科方法,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有全面的认识,并根据遗产地具体实际情况采取措施,推动遗产地的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
(刘雨微/编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