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桐城派是清代文学史上重要的流派,历时200余年,影响力遍及全国各地,对清代文学、文论均产生了重要影响。郭绍虞先生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中说:“清代文论以古文家为中坚,而古文家之文论又以桐城派为中坚。有清一代的古文,前前后后殆无不与桐城派发生关系。”近代,桐城派逐渐退出历史舞台,成为任后人评说的历史主体。桐城派毁誉参半的发展史、绵延不断的传衍历程、自成一派的古文理论、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吸引着学术界的关注。近年来,桐城派研究逐渐走向兴盛。近日,本报记者实地探访了桐乡书院、方以智故居、姚莹故居、方氏九间楼等遗址,并采访了相关专家,以期从不同视角展现桐城派的风貌。
桐城派是清代人数最多、影响最大的学术派别。桐城派成员在书院的讲学推动了书院的发展,也迅速扩大了桐城派的影响,使桐城派的文学主张和文学理论传播到全国各地。200余年过去了,书院教育已不复存在,但桐城派人士在办学中积累的优秀教育理念和教育传统至今仍为人们津津乐道,有些甚至还影响着当代教育。近日,本报记者来到桐城,探求这些传统对当代教育的影响。
桐城派为后世留下的文化遗存,既包括浩如烟海的古文、诗词、书画以及“义法雅洁”“因声求气”“义理考据辞章”等科学、系统、完整的文学理论,也包括在今桐城、枞阳等地星罗棋布的老街、故居、门馆、庙宇、墓葬等文化遗迹。这些物质遗存历经后世沧桑,许多已经湮没不存,得以保留至今的,已成为人们近距离感悟、体味桐城派及其遗风的珍贵去处。
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的桐城派兴盛于清代,对清代文学、文论均产生了深远影响。近10年,一批学人致力于桐城派研究,并取得丰硕成果。作为重要的传统文化学术资源,桐城派的研究价值与意义正日益彰显。但我们也应看到,其研究热点更多集中在名家名作,研究思路和方法有待拓展。
桐城派是文学流派,还是学术流派?它与五四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和新文学有什么关系?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之际,本报记者带着这些问题,采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王达敏。他根据自己的研究心得,对这些问题给出了新的解释。
关于桐城派这一概念,一般认为其主要是文学流派,但近年来桐城派在哲学、历史、政治、教育、书法、艺术、军事等多个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也开始较多地为专家学者所关注和研究。桐城派具有宽广的外延和丰富的内涵,当前国内外的桐城派研究者不断拓展研究领域、丰富研究内容,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为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围绕桐城派研究及桐城派遗产利用等话题,记者采访了安徽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安徽史学》编辑室主任张秀玉。
桐城派之所以绵延数百年而不绝,除有一套基本一致的文学主张和写作技巧外,兴学从教是其维系学派生命的纽带。方苞、刘大櫆、姚鼐等桐城派代表人物大都倾心教育。乐为人师、善编“选本”、安身书院是桐城派独特的文化符号。安徽大学桐城派研究中心是国内桐城派研究的重镇。近日,本报记者围绕“桐城派与书院教育”这一主题,采访了该中心主任江小角,他曾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桐城派与清代书院研究”。
桐城派是中国文学史上历时最久、影响最大的文学流派之一,誉者有“天下文章,其出于桐城”之说,毁者则有“桐城谬种”之诋。近日,本报记者采访了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徐雁平,邀请他从文学视角谈谈对桐城派相关问题的看法。
近代以来,尤其是清道光、咸丰时期,桐城派经历了从以江南为中心,到影响力迅速传播并流衍至各地的过程。桐城派文人的足迹遍布全国,向东影响了江苏的阳湖学派;向西北影响了青海、新疆的文学发展,如吴汝纶在莲池书院讲学,而姚莹根据其见闻写作了《康輶纪行》;向南影响了湘乡派、岭西五大家的文风。查阅相关史料,不难发现以下三个隐藏于其中的桐城派影响力传播的密钥。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