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近代以来,中国在追求现代性的理论与实践过程中发现了“妇女”与“妇女问题”,同时也创造了“女性”。对“妇女问题”的最初讨论体现为社会思潮。1923年梅生编的《中国妇女问题讨论集》显示出“妇女问题”讨论的社会科学转向。笔者认为百年前“妇女问题”的讨论中已经呈现出用“女性”与“性别”来思考妇女问题与构想未来社会,但是当时仍是思想层面的构想。“妇女”与“女性”首先都只是理论主体,而非经验现实。百年后,中国已经是性别化社会。所以在推进精细化研究的同时,要警惕性别研究的狭窄化,以免学术反向影响社会,塑造单一化的性别主体与性别化的社会。
作者:宋少鹏,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党建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中国女性主义政治思想史、中共妇女工作史、共和国妇女史、社会文化史。Email: songsp@ruc.edu.cn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