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王弼玄学体系中,“言”与“象”就是现象之“有”,而“意”则是本体之“无”。“无”虽然不可言说,却可以通过“有”去体会和把握,这种资有而悟无的思维方式,与他所讲的寻象以观意是相通的。王弼强调“言”“象”皆以“意”为本,唯有忘言、忘象,才能明象、存意,这不仅纠正了汉代易学“存象忘意”的理论弊端,而且揭示了言、象、意逐层递增的意指关系。王弼在阐发《周易》意象思想的基础上,主张以玄静之心来映照万物,以观感化物为基础,在拟象中融入主体的情思和意趣,才能使客观物象升华为审美之象,从而形成了静、观、拟的意象创构机制。王弼通过对“本无”论与意象关系的辨析,极大地拓展了意象的内涵层次和使用范围,对后来的文学艺术批评具有重要影响。
关键词:意象 本无论 资有悟无 得意忘象 静观拟物
作者王中栋,扬州大学文学院讲师(扬州225009)。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