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与“虚拟”之比较:两种艺术观
2024年08月19日 15:05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 作者:王怀义

  摘要:在中西美学和艺术语境中,“虚拟”(fiction)均属于摹仿思想的衍生问题。在中国古代,虽有“虚拟”一词,但“虚”“拟”本身为两个相互关联而又彼此独立的词语。除《周易》和老庄哲学之奠基外,中国美学和艺术“虚实相生”“以虚求真”的思想观念还可能来自更为古老而久远的圣山崇拜。“虚”不是虚假存在,而是充满神性的真实空间,这是中国艺术由实入虚、借虚境以达真理的根本所在。“拟”也不是带有否定意义的虚构或虚拟,而是一种通过摹拟与万物之理、宇宙之道相契合的创造行为。在西方,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关于诗(艺术)与真理关系的不同论述形成两种不同的虚拟观和艺术真理观,直到歌德时期,虚拟才获得正面积极的意义和价值被固定下来。中西虚拟观的比较,可为我们全面、深入认识中西艺术和美学观念的异同提供启示。

  关键词:虚拟 摹仿 准拟 拟像 真理

  作者王怀义,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武汉430072)。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