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论坛·中国阐释学
2020年04月12日 17:22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 作者:

  编者按:16世纪以降,自然科学及其引发的技术革命奠定了现代人类社会的物质基础。基于经验观察的规范实验成为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也奠定了现代社会的主导认知规范。到了19世纪,人文社会科学再也无法安守古典理性主义,开始学习自然科学的实验研究方法,由此秉持价值中立和客观性原则的实证研究迅速崛起,成为人文社会科学最重要的研究方法之一。但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终究与物理和化学对象有别,这也注定了社会科学对自然科学方法的模仿只能是“夸父追日”,无法摆脱其与研究对象始终处于价值关涉的意义循环中。因此自施莱尔马赫与狄尔泰起,人文社会科学力图在实证研究之外,另辟一条自觉的研究方法应对上述循环,这便是阐释学。

  阐释从其生发的原点处,就是主观性介入的创造过程。阐释能成学,在于其不是对文本简单的传写复诵,而是在阐释文本中开拓出巨大的意义空间。但一如所有精神领域,主观性的发挥若全无客观规则,终会跃出可理解的公共边界,成为纯粹的私人谜语。因此阐释若无一定之规,也不能成学。

  西方阐释学从《圣经》阐释发源,其初文本权威甚大,阐释者在巍峨文本之下小心翼翼;后经现代哲学阐发,阐释的主观空间日益增加,阐释者与文本之间已近乎对话;再到后现代之解构洪流,文本权威早成碎瓦颓垣,作者原意也化作虚无,一切变成阐释者任意之游戏。阐释若成意识流中的无根浮萍,阐释学也就无可成立了。海德格尔曾说,问题不是避免循环,而是以正确的姿势进入循环。无边界的无限阐释,恐怕不是正确的理论姿势。

  中国素有阐释传统,所谓“六经注我”抑或“我注六经”,只有在彼此界定的边界之内,文本与阐释者的对话才是一个有意义的循环。时至今日,面对阐释的边界与限度问题,中国学者依然有着自己独到的思考与探索。为深化阐释学基本理论问题研究,推进当代中国阐释学话语体系的构建,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邀请国内著名学者以“阐释的限度”为主题,聚焦阐释的边界、限度及其确定性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本次专题我们选取了南京大学张一兵教授、首都师范大学陈嘉映教授、同济大学孙周兴教授的发言,经作者校定后整理成文,以飨读者。

  

  文本的类型、视位与意会认知

  作者张一兵,南京大学文科资深教授,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中心主任(南京  210023)。

  阐释与两类认识

  作者陈嘉映,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教授(北京  100048)。

  没有论证,何以哲学——兼论阿佩尔的先验解释学

  作者孙周兴,同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欧洲思想文化研究院院长(上海  200092)。

责任编辑:崔岑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