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地理学于20世纪60年代末在美国诞生,是一门由行为科学与地理学交叉而形成的新兴学科。它把心理因素引入人地关系中,着重研究新的人与环境的平衡与反馈作用。
研究人类行为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行为地理学认为,在进行地理研究时,不但要考虑到自然、经济和技术方面的影响,而且还要考虑到人的行为,即控制其决策和行动的主观因素的影响。”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和农业区划研究所研究员覃志豪认为,行为地理学侧重于研究人的心理状态、感知、经验、认识程度等因素对地理现象的地区分布及其变化规律的影响。
“行为地理学研究的行为是在对外在环境信息进行知觉、评价后作出决策而引起的,它包括知觉—认知—筛选—决策—行为的整个过程,着重研究人类对环境作用的行为,以及社会、文化、政治等行为对空间的影响。”内蒙古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教授海山介绍,除了研究居民的行为外,行为地理学特别关注决策人行为判断的地理合理性程度。此外,还会研究旅游行为与旅游区规划设计的关系,特殊环境下人类行为、消费者行为、城市生活行为、犯罪行为等相关内容。
随着与心理学、认知科学及GIS研究等领域的学者联合开展跨学科研究,20世纪90年代后,行为地理学迎来了新的发展局面。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柴彦威表示,在地理学社会科学化的影响下,行为地理学研究越来越关注现实的社会问题,与社会政策、福利地理等方面的联系越来越紧密,通过广泛的多学科融合更全面地解答人与环境互动关系的相关问题。
采用大数据与多元化研究方法
“行为地理学在研究方法方面形成了整体行为研究方法、个体行为研究方法、意境地图研究方法等不同研究方法体系。”海山说,作为地理学研究的新的方法论,行为地理学已广泛渗透到人文地理学的学科研究领域。人文地理学各分支学科运用行为地理学的原理去重新认识和充实其研究理论、方法和内容,并用于解决实际问题,这使得人文地理学的内容更为丰富和深刻。
伴随着人文地理学研究越来越关注人与社会的实际问题,运用行为地理学方法的研究明显增多,主要集中在迁居与通勤行为、消费行为、认知地图和城市意象、空间行为与行为空间等方面。
“数据采集和分析方法的演进是行为地理学研究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柴彦威表示,调查手段和技术的更新增加了行为数据的精细度和准确性,大大推动了行为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同时,分析方法也逐步多元化,从单纯的统计分析逐步向模型、模拟、可视化等多元方法转变。另外,在定量分析快速发展的同时,质性研究方法也被学者引入到行为研究中,促进了人们对于个体行为与决策的理解。大数据与多元化研究方法促进了行为研究的全面展开和快速发展。
有助于解决可持续发展问题
行为地理学通过对不同人的主观因素进行评价,回答了主观因素对地理环境的具体影响。
“行为地理学的引进和发展不仅拓宽和丰富了我国地理学研究领域与内容,而且还弥补了传统地理学人地关系研究忽视‘人’的缺陷,充实发展了人地关系理论。”海山表示,当今世界各国各地区各民族都面临着共同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解决该问题的实质就是协调人地关系,其中的关键是使人的行为适应地理环境的“要求”。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人口大国,自然、人文地域差异大,加强行为地理学研究与建设更为紧迫。在他看来,需要进行大量扎实的中国行为地理实证研究工作,从中总结出适合我国国情的理论和方法体系,创立具有中国特色的行为地理学,丰富和发展我国人地关系理论,使地理学更好地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与可持续发展服务。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城市在经济、社会、消费行为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柴彦威表示,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正成为普遍现象。如何科学地把握居民各种行为的特征与趋势,引导居民进行合理、健康、可持续的消费行为,建立重视每一个居民生活质量的现代生活方式,不仅成为学术界研究的前沿性课题,而且也成为急需解决的迫切问题。他认为,未来,行为地理学需要深化认知空间、行为决策机理以及行为规划等方面的研究,并将研究的核心转向“空间中的行为”和日常行为,借鉴多学科视角和先进技术手段,从主观选择和外在制约两方面来把握行为与空间的关系,强化对人类行为与环境互动关系的研究,提升研究的学术创新性与规划应用价值。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