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具有民族特色的中国史学理论话语体系
2025年01月13日 10:23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5年1月13日第3055期 作者:杨艳秋

  史学理论探讨的是历史研究的理论和方法,涉及历史学深层次、宏观性的内容,在历史学科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新时代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在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界围绕“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的思路,着力构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进程中,史学理论的这种学科特点和重要地位进一步凸显,无疑在历史学“三大体系”构建中居于重要位置。作为哲学社会科学乃至一般科学的基本结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三者彼此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密不可分。话语体系是复杂的思想观念的表达系统,不仅涉及语言的叙述方式,实质上也承载着一定的思想取向、价值取向和民族观念,是文化软实力的体现。新时代的史学理论研究应该自觉担负起推动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历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构建的时代使命,并扮演重要角色。建设具有民族特色的史学理论体系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新时代史学的重要任务。

  加强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对历史研究的指导

  唯物史观是当代中国史学的旗帜和灵魂,探索历史规律是当代中国史学的本质追求。我们必须运用唯物史观进一步总结、阐释中国历史发展,植根于中国历史发展道路的实际,植根于中国史学的实践,形成具有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如何将马克思主义和唯物史观贯彻于具体的历史研究,增强马克思主义和唯物史观的解释力,并产生具有创新性的学术成果至关重要。新时代中国史学要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进行创造性研究,突破认识的局限,开辟新的领域,继续攀登学术之高峰。

  理论与方法论联系紧密,但并非完全等同,史学方法论作为独立门类的研究,始于改革开放。新时代推动史学理论的深化发展,必然要进一步批判吸收中国传统和西方史学的方法,以及积极吸纳科学所发展催生的新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方法,但创新的、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史学方法论构建是一个关键问题,只有这样,才能系统吸纳上述优秀方法,更好地推动新时代史学理论研究更好实现时代化、中国化、大众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每个学科都要构建成体系的学科理论和概念”。成体系的学科理论是形成中国风格学术体系的理论指导;成体系的学科概念是指导建立中国特色学科体系的理论基础,在成熟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的基础上,才能构建具有中国气派的话语体系。这就需要扭转史学研究“碎片化”的趋势,打破各研究领域的壁垒,推动理论研究的深化。不仅要完善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的研究,包括历史认识论、本体论、方法论;也要注重总结、提出具象历史研究中的理论问题,注重从长时段、大历史的研究中形成理论性成果;同时更要注意对重大理论问题的关注和对现实问题的回应,提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问题,摆脱对西方某种观念亦步亦趋、盲从崇拜。对待西方的史学理论,需要从中国史学立场,审视其对于重建历史学的理论基础与历史书写的新趋向所具有的价值意义。

  发扬中国史学优良传统

  文化的传承性与历史的传承性一样,不可割裂,史学从来就被称为“文化中的文化”,中国传统史学是中华光辉灿烂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其中完备的修史制度,求真求实、经世致用等进步的史学思想,展示了中国传统史学的优良传统。其学术发展史,自然也无法割裂。这些对构建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新形态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任何一门学科的理论,都有其存在形式和发展过程。中国古代深厚、久远的史学传统是我们现今进行马克思主义史学话语体系建设可以凭藉的宝贵资源,是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创新的出发点和基础。这就需要我们发扬中国史学的优良传统,着力探讨中国史学演进中带有关键性的问题,努力总结和阐释那些显示出中国史学的民族特色,彰显民族文化伟大创造力,具有当代价值,具有中西融通学理意义的内容、思想、命题和方法,并力求做出新概括、新表述,以展示传统史学和近现代史学的成就和独具魅力,促进中国学术向世界的传播,这些都是构建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话语体系的重要途径。20世纪90年代,中国古代史学批评研究的兴起就是一个突出的例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系统地挖掘中国古代史学批评的意识、批评的思想、批评的理论与方法及各方面成果(思想成果和著述成果),在新时代撰成系统的《中国古代史学批评史》,建构起史学批评史的研究构架和具体路径,对继承和发扬古代优秀史学理论遗产、推动当代史学理论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中国史学思想史的研究也是始于对传统史学思想的发掘,对发挥民族史学的内在精神、认识民族史学的发展、思考历史的变动具有重要意义。对中国传统历史理论遗产的清理,也对构建新时代中国历史理论无疑具有重要学术价值。中国民族特色史学理论话语体系的构建,面临着在新时代如何把史学遗产纳入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的重大问题,这需要古今互联、中外互鉴的观念。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成立的贺信中强调,“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需要系统研究中国历史和文化”。新时代中国史学理论的发展,也需要从中华民族五千年连绵不断的文化传统的优秀基因中,创造性地发掘出具有普遍性意义和未来性价值的文明观念,真正将其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成我们思考世界、思考历史和思考时代的有效方式。

  坚守中国史学立场

  依赖西方史学模式来表达对历史的认识,缺乏自主性的历史解释体系,是中国现代史学最大的弊端。克服这一弊端,需要确立中国史学的自主性,这也是构建当代史学话语体系的重要目标。2022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中国人民大学发表的重要讲话中强调,“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提出了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的思考。这是继“5·17”讲话后,对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发表的又一次重要讲话。哲学社会科学各个学科都对建构自身自主知识体系进行了思考,历史学也不例外。

  构建中国历史学自主的知识体系,凸显的是中国史学的主体性地位,要求学术的继承性和理论的原创性,我们需要在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新的认识的基础上构建当代有中国话语特色的史学理论体系。党的十八大以来,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史学理论体系已成为学界一种普遍呼声。史学界不断发声,提出要用中国话语发展当代史学理论,建设有中国话语特色的史学理论体系,建构有内在逻辑联系的理论形态的中国历史。在某些研究领域,从中国本位出发已渐成主流。新时代十年,唯物史观新形态研究也取得了新的进展,立足于中国史学产生和发展的深厚土壤,结合中国史学的优良传统和优秀的思想与理论遗产,在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新的认识的基础上,构建具有历史合理性和学理科学性的历史解释体系应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构建中国历史学自主知识体系,凸显的是中国史学的实践性和时代性,我们需要推动史学理论研究与新时代发展同频共振。经世致用是中国史学的鲜明底色,史学理论研究的最高目标是直面实践、融入时代,以中国为观照、以时代为观照,立足中国实际,解决中国问题。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和时代之问是史学理论繁荣发展的动力。史学理论在中国的发展史告诉我们,越是社会变迁、社会变革激烈的时期,越是史学理论凸显的时期。20世纪五六十年代,史学界围绕着古史分期、汉民族形成、社会发展形态等关系到史学基本理论问题的学术讨论,其实质就是中国的历史道路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创新离不开历史的滋养,要求对社会发展中的各种问题作出深层次的理论回应。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代的变革和中国人民历史实践的伟大发展,给历史研究带来了新的视野和新的课题,史学理论研究也需乘势而上。

  构建中国历史学自主知识体系,凸显的是中国史学的世界价值,我们需要进行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推动中国史学屹立于世界史学之林。需要在对中外优秀史学理论遗产的综合研究中,在汲取世界优秀理论遗产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建立研讨中国历史的新思路、新方法。在中外史学对话中作出科学的回应,形成国际学术前沿的相互观照,构建出既符合中国历史和中国史学的实际而又具有全球视野的、融通古今中外的当代中国史学话语体系。

  突显现实关怀

  直面现实及其存在的问题,是正确认识、分析、解决学术问题的重要路径。从人类文明的整体历史来看,世界各文明民族无不具有既能代表本民族文化发展最高水平又具有世界意义的标识性原创经典作品。它们既是特定民族的文化徽记,又是世界文明的璀璨明珠。因此,新时代史学理论话语体系构建需要真正把理论性、前沿性、学术性与创新性统一起来,推出“有思想穿透力的精品力作”,以此来发挥学术创新的引领作用。

  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史学理论话语体系,是新时代中国史学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未来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科发展的方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这种前无古人的伟大实践,必将给理论创造、学术繁荣提供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我们不能辜负了这个时代。”理论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创新。新时代史学理论的庄严使命就是始终站在时代前沿,不断探索时代发展提出的新课题、回应社会面临的新挑战。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中国历史研究院古代史研究所)党委书记、所长)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