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10月7日至8日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从全局性、战略性的高度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了长远谋划和重大部署,系统论述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进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新的文化使命,明确对新时代党领导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重大实践经验进行了理论总结,提出了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具有极其深刻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长期以来,有些人一直以马克思著作中没有关于文化概念的明确定义和文化本质的系统表述为借口,对马克思思想的整体性、科学性、时代性提出质疑,甚至由此得出“马克思没有文化观”的结论,进而直接把20世纪20年代西方马克思主义对于意识形态与文化问题的关注,看作是思想史上的一次革命性变革。实际上,马克思恩格斯早在唯物史观的形成与创立时期,就已经对文化问题进行深刻思考,并阐明了文化产生和发展的基础、文化的本质与内涵以及文化的功能和作用。他们认为,在不同的经济和社会环境中,人们生产不同的思想和文化,思想文化建设虽然决定于经济基础,但又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先进的思想文化一旦被群众掌握,就会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反之,落后的、错误的观念如果不破除,就会成为社会发展进步的桎梏。这些思想为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孕育产生提供了深厚的理论滋养。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创新成果的最新阐释,是系统完备、逻辑严密、内涵丰富、意蕴深刻的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创新与发展,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实现了新的飞跃。今天,我国正面临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加速演进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使命,而文化始终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生存发展的血脉根基和精神力量。习近平文化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它内在地蕴含着伟大的真理力量、创新的实践品格、厚重的人民情怀,彰显了新时代中华民族强烈的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为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提供了强大的思想精神指引,使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在21世纪中国展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
深刻阐释了党的意识形态工作与文化建设的内在关联。重视和加强意识形态工作,是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进行文化建设的实践总结和优良传统,它决定着社会主义文化的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同时,科学的文化思想又是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理论指导,是当前应对意识形态领域重大风险挑战的科学指南。2013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宣传思想工作就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2017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2018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再次强调,“必须把统一思想、凝聚力量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中心环节”,“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全党特别是宣传思想战线必须担负起的一个战略任务”。此次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又正式提出并系统论述了“习近平文化思想”,这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进一步深刻阐释了党的意识形态工作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内在关联。从总体上来讲,习近平文化思想既有文化理论观点上的创新和突破,又有文化工作布局上的部署要求,明体达用、体用贯通,明晰了新时代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路线图和任务书,这在党的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发展史上具有标志性的里程碑意义,对于我们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战斗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巩固壮大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决有效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风险,不断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全面领导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凝练概括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动文化繁荣的“三大法宝”。伟大的时代孕育伟大的思想,伟大的思想指引伟大的征程。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在守正创新中取得历史性成就,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明显增强,全社会凝聚力和向心力极大提升,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坚定文化自信,更有信心更有能力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其中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有习近平总书记领航掌舵,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提出更加彰显出我国在迈向文化强国中深厚的文化底气和强大的精神力量,指明了不断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动文化繁荣、不断开创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面的“三大法宝”。一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身份的自我确定、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它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耦合发展、相互确认,共同生成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自信。坚定文化自信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一种精神支撑,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最显著的精神标识。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也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因为在现实实践中,文化背后往往隐藏的是意识形态斗争、各种异质文化的激烈碰撞以及对于“普世价值”、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的批驳等。二是要秉承开放包容。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取向,决定了中国各宗教信仰多元并存的和谐格局,决定了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今天,我们秉持开放包容,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包容超越文明优越,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外来文化本土化,不断培育和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更有条件破解“古今中西之争”,也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更迫切需要一批熔铸古今、汇通中西的文化成果。这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走向文化强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在要求。三是要坚持守正创新。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始终坚持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全面领导,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这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有丝毫动摇。
明确提出了新时代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着力点”。新时代的文化使命就是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围绕这一文化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就如何在新时代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明确提出了“七个着力点”,即要着力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领导;着力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提升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着力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着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促进文明交流互鉴。这“七个着力”作为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高屋建瓴、内容丰富、精辟深邃,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指导性,既是用党的历史经验启迪智慧、传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的必然要求,又是切实做到“两个维护”、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全面领导的必然要求,更是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筑牢共同思想基础、凝聚强大奋进力量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从正本清源入手加强宣传思想工作,召开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分别召开文艺工作、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和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就一系列根本性问题阐明原则立场,廓清了理论是非,校正了工作导向,才使得思想文化领域呈现出向上向好的发展态势。具体而言,主要集中体现在:一是围绕党的领导、意识形态、核心价值、新闻舆论、传统文化、文化繁荣以及国际传播等方面,全方位系统地勾勒了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美丽蓝图,体现了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国际视野与民族特色、对外传播与对内宣传、大众叙事与学理阐释、现实表达与虚拟呈现之间的辩证统一;二是针对如何处理好意识形态工作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关系、提升全媒体时代新闻舆论的引导力和公信力以及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等问题,形成了一套系统完整、科学有效、逻辑自洽的工作机制,为新时代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提供了总体性的实践指向;三是重点结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再次强调了新时代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更好地为“中国之治”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的现实必要性。比如,明确提出要注重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根铸魂,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出要把握正确舆论导向,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提出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旗帜鲜明地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等等,这些都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应有之义。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根本制度的内在逻辑研究”(20BKS027)、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重要论述的内在逻辑研究”(19BKS071)阶段性成果)
(作者系西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西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