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的远古回音
——俄罗斯远东地区人面像岩画
2023年04月28日 04:47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年4月28日第2641期 作者:肖波

  俄罗斯远东地区人面像岩画主要分布在黑龙江下游及其支流乌苏里江的右岸地区。截至目前,这些地方共计发现4个岩画点、约150幅图像。其研究历史大致可以划分为3个时期。20世纪50年代之前,主要为岩画的发现期,这时的岩画研究还很零散,不成体系,以岩画图像的记录和临摹为主;20世纪50年代初至20世纪末期,人面像岩画的研究开始进入高潮期,一系列关于人面像岩画的文章和专著开始出现,岩画研究的框架得以搭建,岩画的年代、内涵及其反映的民族关系等众多问题得到初步解决;21世纪初至今,以锡卡奇—阿梁岩画申遗为背景,一系列新技术广泛应用于岩画记录和保护,岩画研究也从传统上偏重于人文学科的阐释向更加重视自然科学的实证方向发展。
  20世纪50年代以前
  1859年,Р. К. 马克在乌苏里江右岸发现了谢列梅捷沃岩画,这是俄罗斯远东地区岩画首次进入科学视野。1894年,H. 阿尔弗坦重新对该岩画点进行了考察。根据他在《乌苏里江和比津河岩画简讯》一文中的描述,谢列梅捷沃岩画又可以分为3个地点,而人面像岩画也首次被注意到并得到临摹。俄罗斯远东地区最著名的岩画点是锡卡奇—阿梁。该岩画点的记载最早见于19世纪末俄罗斯东方学家帕拉迪·卡法罗夫的日记。1895年,П. И. 维特利金在当地报刊《阿穆尔公报》上发表了《马雷舍沃村附近的古代戈尔德人遗迹简讯》一文,对其进行了报道。
  1899年,美国东方学家伯托·劳弗尔参与了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在黑龙江流域开展的人类学考察,并且在当年出版的《美国人类学家》杂志上发表了此次考察的笔记《阿穆尔河岩画》一文,里面对该地区的部分岩画点情况进行了介绍。1908年,俄国远东探险家В. К. 阿尔欣耶夫远征锡霍特—阿林山脉期间对锡卡奇—阿梁岩画进行了简要描述。1910年,民族学家Л. Я. 什捷琳别尔克在旅途中记录到与锡卡奇—阿梁岩画相关的古代传说。1919年,日本人类学家鸟居龙藏考察了黑龙江下游岩画,在随后出版的《东北亚洲搜访记》一书中对其进行了简要描述。20世纪30年代初期,Н. Г.哈尔拉莫夫对锡卡奇—阿梁岩画进行了专门研究。他对岩画的基本情况进行了描述,照相并制作临摹图;同时,还采集了一些包括石器和陶片在内的文物。值得注意的是,他将带有岩画的巨石与加尔布古城遗址联系起来。1935年,在A. П. 奥克拉德尼科夫的领导下,苏联科学院民族学研究所的下阿穆尔考古探险队对锡卡奇—阿梁和马雷舍沃岩画进行了调查。考察队成员对部分岩画图像进行了临摹,并对岩画的风格、分期和年代问题进行了初步研究。
  20世纪50年代初至20世纪末
  进入20世纪50年代,随着A. П.奥克拉德尼科夫等人在整个亚洲北部地区开展大规模的考古调查,黑龙江下游和乌苏里江地区的人面像岩画被重新发现并得到了系统的研究。1953年,列宁格勒物质文化史研究所组织了一支由А. П. 奥克拉德尼科夫任队长的远东考古探险队,对该地区的古代遗迹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和研究,而岩画的系统研究也肇始于此。随后,该团队对本地区人面像岩画进行了多次临摹。1970年,由А. П. 奥克拉德尼科夫率领的考古队对锡卡奇—阿梁岩画第一地点附近的居址进行了发掘,为确定该岩画点的年代提供了确切的证据。1968年,其专著《古代阿穆尔的圣象》一书在新西伯利亚出版,这也是首部关于黑龙江下游岩画的专著。
  1971年,苏联科学出版社出版了由A. П. 奥克拉德尼科夫所著的《阿穆尔河下游岩画》一书,对该地区人面像岩画的作者族属、制作方式、类型、年代及文化内涵等进行了全面研究,该书是黑龙江下游岩画研究的集大成者。此外,在该书中,作者根据岩画的制作技术及其分布特点、图像主题的特征、保存状态、考古学和民族学材料等进行了广泛的比较分析。1981年,英文版的《阿穆尔河艺术:俄罗斯远东的古代艺术》一书在纽约和列宁格勒同时出版,从而使该地区独特的岩画艺术在全世界范围内广为人知。A. П. 奥克拉德尼科夫的著作对岩画特征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充分讨论了它们的分期、年代以及岩画的文化内涵等问题;同时,他还提出,创作动机和风格特征可以通过民族学上的相似性来解决。他们搜集到了大量的考古材料,这些材料为建立岩画内部的年代序列提供了坚实的证据,尤其是部分岩画图像与陶器上的纹饰比较类似,可以用于交叉比较。
  这一时期,除了对本地区的人面像岩画进行研究之外,一些学者还将视野投向域外,试图通过对人面像岩画的探讨,来追溯其整个发展过程。俄罗斯远东地区人面像岩画为跨文化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在俄罗斯文献中对人面像岩画的创作动机也给予了很多关注。其中最受关注的是方法论问题,即岩画材料是否可以用于分析人群的接触和迁徙、不同人群之间对岩画图像的借用,以及可能存在的观念传播机制等。这个课题的基础是由A. П. 奥克拉德尼科夫奠定的,他提请人们注意人面像岩画在大范围内存在着图像的相似性。在《阿穆尔河下游岩画》一书中,他将黑龙江下游和乌苏里江人面像与东南亚地区考古学和民族学材料中发现的类似形象进行了广泛类比,并指出类似的人面像岩画主题在环太平洋地区广泛存在。实际上,岩画中使用面具的传统以及与面具—人面相关的仪式实践在欧亚大陆、太平洋地区、澳大利亚以及北美西北海岸地区广泛存在。例如,螺旋纹的装饰是黑龙江下游人面像岩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这种装饰也出现在日本绳纹文化和南太平洋拉皮塔文化的陶器上,同时在新几内亚的仪式面具上也有发现。此外,与锡卡奇—阿梁岩画风格以及制作技术类似,即敲凿在崖面和单独巨石上的人面像在北美西北海岸以及中国北方的内蒙古、宁夏等地也广泛存在。在其1979年所著的《神秘的亚洲和美洲人面》一书中,Е. А. 奥克拉德尼科娃对美洲西北海岸的人面像岩画进行了研究,对其风格、年代以及相关的印第安人社会组织进行了探讨。而在1990年出版的《北美太平洋沿岸岩画图像系统中的宇宙模型》一书中,该作者进一步运用考古学、人类学、语言学和民俗学材料,将西伯利亚和北美太平洋沿岸岩画中的许多场景解释为宇宙模型的象征,进而揭示出其中的相似元素,以解决两个大陆古代居民的文化联系问题。
  21世纪初至今
  进入21世纪后,为了配合锡卡奇—阿梁岩画的申遗工作,俄罗斯学术界加大了对该地区岩画的研究力度。在2004年发表的《滨海边疆区新石器艺术中的拟人化图像》一文中,Д. Л.布罗江斯基将该地区的无轮廓人面像与博伊斯曼文化相对应,年代为距今6500—5000年。而在2012年发表的《阿穆尔河下游的人面:年代问题》一文中,И. А. 波洛马列娃将黑龙江下游和乌苏里江地区的人面像岩画断为新石器时代晚期,并且与当地的马雷舍沃文化(距今5280—4340年)和沃兹涅先诺夫卡文化(距今4300—3700年)联系在一起;随后,在2018年发表的《西伯利亚阿穆尔河下游地区岩画传统的连续性》一文中,她进一步将该地区属于沃兹涅先诺夫卡文化的人面像岩画分为格林期和伍德尔期,其年代分别为距今5300—4350年(马雷舍沃文化)、距今4300—4000年(沃兹涅先诺夫卡文化格林期)、距今4100—3700年(沃兹涅先诺夫卡文化伍德尔期)。需要指出的是,在2021年出版的《东西伯利亚史前岩画的变化和连续性:对民族文化身份、归属和象征意义的一种考古学和人类学探索》一书中,作者进一步将黑龙江下游的岩画置于整个东西伯利亚考古学文化变迁的视角下进行了整体性的研究,通过岩画来探讨史前文化的变迁及其连续性,具有非常重要的学术意义。
  近20年来,对俄罗斯远东地区岩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尝试使用各种科学的方法对岩画信息进行记录以及对岩画遗产的保护方面。自2003年以来,俄罗斯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机构的科学家一直在锡卡奇—阿梁、谢列梅捷沃和基亚3个岩画点进行监测和考古调查。通过多年的观察,人们发现了沙子和淤泥强烈的沉积过程,在冰漂移的影响下,许多带有岩画的巨石被移位或倒置。其中一些早期被记录的岩画图像已经消失,但同时又发现了一些新的岩画图像。Е. Г. 杰夫列特和А. Р.拉斯金在2014年发表的《阿穆尔河和乌苏里江岩画研究》一文中,依托于该地区开展的岩画保护监测项目,对本地区人面像岩画进行了系统梳理,对其在世界范围内的历史价值进行了阐释,并对该地区岩画在申遗背景下的保护和利用问题进行了探讨。
  俄罗斯远东地区人面像岩画是中国文化传播的见证
  俄罗斯远东地区的人面像岩画与中国人面像岩画关系密切,是中国远古文化传播的见证。在2006年发表的《人面像是古代迁徙路径的标记》一文中,М. А. 杰夫列特就提出,人面像岩画是中国北方地区的移民沿着太平洋沿岸和安加拉河谷地达到叶尼塞河地区迁徙路径的见证。而在随后发表的《叶尼塞河萨彦峡谷人面像岩画的青铜原型》一文中,她进一步认为,亚洲和美洲太平洋沿岸岩画的主题非常类似,不同类型的人面像岩画均指向中国北方的一个区域——内蒙古的阴山等地。近年来,黑龙江流域、安加拉河和叶尼塞河中游类似的人面图像再次将人们的注意力转向那些距离遥远,却有着类似传统的岩画。在文物出版社2020年出版的《俄罗斯叶尼塞河流域人面像岩画研究》一书中,笔者对上述地区岩画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全面梳理,从岩画图像和考古学文化两个层面对不同地区岩画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了探讨,进而论证了人面像岩画是自8000年前的兴隆洼文化时期以来,分不同阶段、沿着不同路线从中国东北传播到了俄罗斯远东和叶尼塞河地区。在2022年发表的《内蒙古与俄罗斯远东地区人面像岩画年代及相关问题研究》一文中,肖波和王俊铮对内蒙古岩画向俄罗斯远东地区传播的时间、路线和机制等问题作了进一步探讨。
  总体来说,俄罗斯远东地区的人面像岩画与中国东北地区“古文化、古城、古国”的历史发展进程有关。1985年,苏秉琦在《辽西古文化古城古国——试论当前考古工作重点和大课题》的报告中提出“辽西古文化古城古国”的概念,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古文化指的是距今7000年前到距今5000—4000年间的红山诸文化(包括前红山、红山前、红山后和后红山文化);至于古国,李伯谦在《黄帝时代的开始——黄帝文化与中国古代文明起源研究》一文中进行了说明,其指的是距今5500年至4300年以红山文化牛河梁遗址坛、庙、冢为代表的阶段。从时间范围上来看,内蒙古西辽河与俄罗斯远东地区的人面像岩画年代均与红山文化流行的时间大致相同;并且,二者作画方式相同,构图类似,具有很高的一致性。这表明,该地区的人面像岩画的确与辽西地区的文明起源有关,换言之,俄罗斯远东地区人面像岩画正是中国文化向外传播的有力见证。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西辽河流域与俄罗斯远东地区人面像岩画比较研究”(19XKG003)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广西民族大学民族研究中心)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