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话语体系本质为中国道路的理论化表达和话语呈现。而中国话语说服力的提升是“传者扬其意而受者晓其理”的过程,即追求中国叙事与国际受众认知相一致,采用何种话语逻辑来向世界阐释中国意义至关重要。
智媒时代的到来为着力提高中国话语说服力提供了新机遇,尤其是“具身性”思维的融入突破了单一文化与政治的限制,而更倡导传播与认知过程中多元主体、技术与世界的不可分离性。这有利于寻找中国与其他国家的话语契合点与共情点。
破圈:多元主体话语圈的融合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加速了不同圈层之间的融合,国际传播领域亦然,即多元主体话语圈的融合,尤其在智能化技术的加持下,“破圈”特征也愈加凸显。
一是多元话语圈的同频共振。中国话语体系的建构是官方、精英、民间多元主体共同解读与诠释中国理念与经验的过程,这也加速了多元主体话语圈的融合之势。其一,官方媒体应成为我国国际传播的中坚力量,以解决方案为导向来讲述中国的大事小情,从而增强中国话语的真实性,同时在舆论争锋中也应有力地进行回应与反击,以维护我国的国家形象。其二,知识精英主体应成为国际传播的尖锐力量。一直以来,囿于多方面因素,我国专家学者在国际传播中并不能充分发挥其知识主体的优势。因此,应该全面整合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界的资源,调动知识精英和专家学者参与国际传播的积极性和能动性,鼓励他们成为对外传播和国际舆论场上的意见领袖。其三,民间力量成为国际传播的新主体力量。在媒体融合的大环境下,5G网络技术、自媒体平台为网民赋权,民间话语力量也成为讲述中国故事与传播中国声音的一个重要渠道。为此,应充分利用社交媒体中的网络红人效应来发挥社交媒体平台的集中与扩散优势。
二是人机协同构建智能化中国话语体系。人工智能技术在国际传播中的应用也成为一种新趋势,智能化机器作为异质性话语主体“嵌入”后,为增强中国话语说服力提供了新机遇。一方面,机器致力于增强中国话语传播的广度与精度。数据与算法驱动下的智能机器能够大力提升信息生产与分发效率,增加信息流的密度,尤其在重大国际事件报道中,率先发出中国声音;同时,智能化机器能够更为精准地把握受众需求,并高效地预判风险,从而提供较为合理的决策,这在疫情期间全球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另一方面,智能化技术解放了国际话语生产力,激发了新闻工作者挖掘国际传播创造力的潜能,这对于数据驱动下的程式化新闻生产模式而言是有益的补充,有助于提升中国话语的温度。
共振:人类命运话语的汇聚
在国际传播中,话语正确与说服力之间并不一定呈现正相关,尤其社会制度、文化价值、经济体制等变量稀释了二者的相关性。如果不加区分地将内宣与外宣混用,那么“自说自话”“鸡同鸭讲”的窘境将频频发生。因此,在全球人类生存语境下,不仅要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更要讲好关乎人类命运的“世界故事”,从而实现最大限度的“求同存异”与“聚同化异”。而“破圈”融合的一个直接结果就是话语同源性特征凸显,“全球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契合点。
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对中国话语提出新的要求。中国对人类生存与发展问题不能“失语”,应从“中国意识”转向“世界意识”,重新聚合中国话语。
一是话语议题应从“中国治理”延伸到“全球治理”。一直以来,国家治理的理念与经验是我国对外传播的主要议题,但仅将话语建构的视野聚焦于中国,很难引发全球共鸣。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提升,中国在全球治理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因此中国话语也应随之调整,应聚焦于全球治理层面。习近平主席2021年9月21日在第七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中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并强调四个“必须”,这为我们构建全球治理话语指明了方向。我们应从多个方面观照国际关系与全球治理秩序等议题,以精准把握全球发展的时代脉搏。
二是从对内的宣传话语转向对外的解决方案话语。长期以来,我国对外宣传话语的阐释力与说服力较弱,尤其对于涉及国际议题的中国经验“失语”,归根结底是文化差异制约了传播认知,而智能化技术驱动下的媒介生态变革更是扩大了传播认知鸿沟。因此,宣传语态的根本性转变已成为一种必然。但这并不是要放弃中国立场,而是要立足国际视野来彰显中国特色与传递中国理念。在阐释与解读“全球治理”话语议题时,应该采用建设性的思维,以“问题—方案”为导向来提供中国方案,以构建美好世界为宗旨,将中国经验视为全球治理方案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共情:中国话语在人类情感互动维度的拓展
当前,我国面临复杂、多元的国际舆论环境,我们不仅要传播中国话语,还应该注重受众的接受度,而智能化技术外溢效应的产生也进一步凸显了人类价值。为此,中国话语应向人类情感互动维度拓展,从而激发国际群体共情。共情是一个人能够对于他人经历感同身受并能理解其情感的能力与天赋,共情的实现是提升中国话语说服力的关键之处,应强调人类理性与感性相互作用的过程。
一方面,借助于智能化技术来理性判断受众感知认知变化。智能化媒介全方位刺激人类神经感官,延伸人类感知与认知能力,为国际传播中知晓受众意图与心智状态赋能。人工智能技术的“类人”特征加速了“人机交互”向“人机传播”的转变。因此,智能机器追踪用户身体与情感层面的感知体验至关重要,突破了传统国际传播路径。其一,基于大数据与算法来计算国外用户对于中国话语的认知情况,以识别国外用户的媒介接触习惯、内容兴趣点及关注点,为其精准“画像”,进而有针对性地调整内容,以拉近与国外受众之间的认知距离;其二,神经认知技术在媒体中的应用,量化了国外用户深层的感知、情绪与认知。这种“身体量化”对于内容生产与用户消费产生联动式影响,当媒体内容嵌入部分用户感知流时,将会引发其他用户产生共情,如新华网“蓝星球”视频智能评测系统,就是利用部分用户对视频的生理反馈来进行调整,以引发群体共情的形成。
另一方面,从人类共通的价值与情感来设置共情性议题。“共情”强调自我的“客体化”,以第三视角来观察、监控和调节“我者”与“他者”之间的关系,因此在建构中国话语时应转换叙事视角。一是要从“他者”视角出发来观照“我者”故事。为此,应准确把握国内外受众的文化差异与媒介接触规律,采用其所喜闻乐见的叙事形式,如采用诙谐幽默的叙事风格及借助于短视频等视听化形式,以注意力来引导国际传播。二是从“宏大叙事”转向“微小叙事”,将中国民众的日常生活经验纳入中国叙事中,借助于新媒体形式,从微观视角诠释中国普通民众眼中的中国故事与中国形象,以温情的叙事手法来激发人性共鸣。如云南野生大象“北上”迁徙引发国际舆论热议,“野象群集体睡觉”等温馨场景持续引发国外民众共鸣。这次国际传播实践向全球传递了构建“生命共同体”的中国方案,诠释了真实、自信与温暖的中国形象,增强了中国话语的阐释力、说服力与共情力。
(本文系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22M712022)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