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叙事学研究新领域
2022年12月28日 09:44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年12月28日总第2561期 作者:本报记者 明海英

  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是新时代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需要,是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的重要任务。12月24日,江西师范大学在线举办了叙事学研究院揭牌仪式暨“叙事学前沿问题”学术研讨会。与会学者深入探讨了叙事学转型与未来发展等前沿论题,为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建言献策。

  图像认知力影响叙事实践 

  在人类历史的早期,图亦文、文亦图,文图无法截然分开,都服务于记事这一目的。中国古代陶瓷上叙事图的大量出现,使陶瓷成为最早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的物质载体之一。江西省社会科学院文学与文化研究所研究员倪爱珍表示,中国古代陶瓷尤其是民用瓷、外销瓷上大量的叙事图,因其物质载体的材质、功能、生产、流通、消费等方面的特殊性,而与宫廷画、文人画、小说戏曲插图等其他载体上的图像有所不同,呈现出图像叙事的乐感文化等特质。在她看来,这些图像不仅让历史变得可视、可触,而且将其与文字材料及其他媒介上的图像等进行互释、互证、互补,成为窥探文学作品在民间的传播与接受、中西叙事传统及文化差异等问题的新视角。

  图像叙事是一种在场的“图说”,现代传媒过度痴迷于“在场”叙事已是不争的事实。图像符号的在场性被整个当代叙事竞相效仿,现象学的“本质直观”及其对图像认知的推崇正被各种类型的叙事行为所践行,“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已成为最重要的叙事策略和表意原则。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赵宪章表示,图像的强势传播力诱使文学写作竞相仿效其在场性。在图像崇拜愈演愈烈、图像与语言叙事关系日趋复杂的今天,我们需要对图像叙事的“在场性”究竟意味着什么、“在场性”是否属于图像符号的专利而不为语言表意所分享、文学和图像共享同一个文本时的“在场”或“不在场”又有着怎样的互文表征等问题,进行有深度的学理阐释。

  东南大学艺术学院院长龙迪勇从语图关系研究角度表示,作家进行小说创作的动机并不限于一种,打破传统的线性叙事、创造全新叙事模式的作家,其小说作品往往源于某个视觉形象,其叙述模式往往是语词模仿图像的跨媒介叙事。他建议,小说家应努力创造出具有造型效果或空间特征的小说叙事作品。一般来说,建构在视觉形象基础上的跨媒介叙事作品,在叙事结构上主要体现为两种模式:一种根据其叙事模式可以叫作“语词连环画”;另一种可称为“视点—并置叙事”,即故事中不同的人物根据各自不同的视点讲述同一个故事。

  我们应打破国别文学与民族文学的界限,以文学材料为依托,以美学、哲学提升为目标,从全新的角度思考人与世界的关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陈众议建议,应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立足中国自身的叙事经典与理论资源,通过广泛细致的研究,初步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叙事理论体系;在比较中深化对中国叙事传统的认识,通过梳理、归纳、总结,进而发展和建设更具世界意义的叙事理论。

  声音景观让虚构世界更丰满 

  学者发现,从以往被忽略的声音景观和听觉事件入手,可以获得一些令人意想不到的研究成果。江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刘碧珍表示,可构建听觉空间,重新认识叙述主体的作用与价值,与作者、文本对话,并结合自身情境赋予文本新的读解意义。如此,阅读才会成为叙述与倾听的双向互动,文学的诸多魅力才能在其中生发出来。

  江西师范大学叙事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刘亚律表示,从实现路径来看,中国的叙事阅读强调聆听作者心意,其途径主要有“循声察旨”“依声寻味”“因声求气”“因默入神”等方式。研究听觉文化不是要颠覆、否定视觉文化,而是希望通过批判视觉中心主义的遮蔽效应,将被其忽略、遮蔽的感觉文化重新还原,呼唤视觉与听觉以及其他感觉方式之间的多元互动,从而恢复感官领域的“生态”平衡。

  开展听觉叙事研究有利于更深刻地理解我们自身的叙事传统。江西师范大学叙事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傅修延表示,从感官倚重角度比较中西叙事传统,可以看到,相对于西方的“视觉优先”和“以视为知”,中国在很长时间内一直保持着听觉社会的诸多特征,我们的古人重视“看”,但更多用“听”来统摄甚至指代包括视觉在内的各种感知。中西叙事的不同,源于各自的结构观念乃至观念背后的感官倚重,这一认识有助于我们更有穿透力地去观察包括文学在内的许多文化现象。

  叙事作品中具有丰富的听觉叙事情境与意象,听觉转向必将为叙事学研究开拓新的富矿。我们应该积极参与扭转叙事学研究中视、听感官失衡的现象,加强从听觉的维度对叙事展开系统研究,拓展叙事学研究的新领域。九江学院外国语学院教授周志高提出,对于听觉叙事研究,我们既要建构起合适的话语框架和理论工具,使听觉叙事研究具有自身的话语体系和理据性,又要通过聆察叙事作品中的声音,分析声音景观如何丰富对虚构世界的建构。

 

责任编辑:陈静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