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界代表委员建议提案“落地有声”
2022年03月11日 07:5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年3月11日第2365期 作者:本报记者 钟哲

  春天蕴含着勃勃生机,催促着新希望的前进脚步。全国两会承载着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涌动着来自广大人民群众的参政热情与实践智慧。

  两会建议提案汇集民智,反映民意,事关民生。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带着人民群众的期望与嘱托,通过建议、提案等多种形式传达给党和政府相关部门,有效服务党和国家决策,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促进了各项事业进步。哲学社会科学界代表委员们胸怀“国之大者”,忠诚履职担当,发挥理论优势和学术专长,紧扣现实热点难点问题,积极建言献策,相关建议提案“落地有声”,转化为促发展、惠民生、暖民心的政策举措,为现代化强国建设伟大蓝图绘就了亮丽一笔。

  件件有着落

  通民情,道民声,献良策。两会期间,代表委员集中提交建议和提案;在闭会期间,代表委员也可提出相关建议和提案。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中共中央、中央国家机关和军队有关部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政府,有关人民团体等单位接办代表委员的建议提案,并进行多渠道密切沟通交流,联合其他部门认真研究,明确回应人民群众的意愿和呼声,推动相关政策措施落地,确保件件有着落。

  据统计,2021年的代表建议办理工作基本完成。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提出的8993件建议,已统一交由194家承办单位研究办理;代表在闭会期间提出的248件建议,交由91家有关承办单位研究办理,做到“提”“交”“办”有序对接,取得了积极成效。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报告了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以来的提案工作情况,政协委员、政协各参加单位提出提案6117件,立案5039件,99.8%已办复,在完善和实施“十四五”规划、出台政策文件、推动相关工作中得到有效采纳,为服务党和国家决策、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各项事业进步贡献力量。

  全国政协委员、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所长贺云翱在2021年提交了26份提案,涉及考古、文化遗产、文化建设、乡村振兴等多个领域。在“关于推动‘三农’文化遗产在乡村振兴中发挥更大作用的提案”中,他提出,“‘三农’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发展、利用中存在着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迫切需要引起有关部门重视,并将其纳入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实践中”,建议“开展‘三农’文化遗产普查,建立‘三农’遗产数据库,打破部门分工界隔,协同解决‘三农’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发展问题”。

  国家乡村振兴局作为这份提案的承办单位,与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部委会商,并就近些年来部署各地开展的农业农村文化遗产普查、协同保护利用发展“三农”文化遗产等工作成效、下一步措施,给予了明确答复。

  “充分发挥‘三农’文化遗产在乡村振兴中的独特作用,协调加强农村农业文化遗产遗址保护”“进一步压实地方‘三农’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主体责任,整合部门‘三农’文化遗产数据资源,摸清家底,并将‘三农’文化遗产发掘和保护利用发展工作纳入乡村振兴的工作体系中”“通过设立名师工作室、大师传习所等方式,培育乡村工匠,传承发展乡村传统文化技艺,为乡村振兴提供产业和人才支撑。”就如何在已有工作基础上进一步推动“三农”文化遗产在乡村振兴中发挥更大作用,答复文件明确了实施举措。

  事事有回音

  贺云翱上述提案获得及时答复,是数千位代表委员每年提出的上万件建议提案高效办结的一个生动缩影。这些建议提案不仅充分展示了代表委员广泛深入一线调研,倾听人民呼声、反映人民需求,而且切实反映了全国两会将党的主张、人民的意愿通过法定程序转化为国家意志的高度统一,突显了中国政治文明、制度文明和法治文明的新时代风貌。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联副主席潘鲁生2021年提交了“建立国家学位服制度”“乡村文化产业发展与人才培养”“增设民间文艺学学科”3项提案。其中,“乡村文化产业发展与人才培养的提案”提出,乡村是孕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母体和富集地,应发挥好乡村文化的资源优势和创造性禀赋,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文化产业。他建议从政策层面入手,加强乡村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如推进乡村文创进课堂建设、建立乡村文创孵化器、实施“乡村创客”奖励计划、开展“乡村美学”课题研发等。这项提案因其内容的重要性、问题的现实性和建议的可操作性,获评全国政协“年度好提案”。

  全国人大代表、深圳大学党委书记李清泉近年来持续为湾区建设鼓与呼。2021年两会,李清泉两份建议的核心都是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内高等教育的协同发展,让大湾区内的高校奏出各自精彩又彼此协调的“交响乐”。早在2018年,他围绕推动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创新协同发展,加大对地方高校支持,创建深圳高等教育特区、推动深圳高等教育“先行先试”,扩大深圳高校办学自主权,促进内地、香港两地高等教育双向互补合作等内容,已先后提交了七份建议,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其中,“关于创建湾区联合大学推动粤港澳高等教育协同发展的建议”,教育部与财政部、国家发改委会商并给予明确回应。“湾区联合大学”的创建思路、资金支持以及制度设计的建议,推动了粤港澳大湾区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以及科技创新步伐相匹配的高等教育体系。

  全国政协委员、山东师范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教授李掖平重点关注文化领域。在2021年全国两会上,她的提案聚焦网络文学管理,建议加强对网络小说的管理和引领。“面向历史有反思,面对现实有包容、悲悯的情怀,面对未来有有利于人类生存的美好设计和想象力的表达。”这一提案在全国产生了积极反响。此前,她还提出要切实推进文化扶贫工作,有关机构答复她的提案并提出,将在文化扶贫方面做好政策指引和业务指导、加强优秀文艺扶贫作品宣传推介、组织开展文艺工作者走进脱贫攻坚主战场活动、依托文化扶贫产业带动贫困地区劳动力就近就业和稳定增收。

  承办单位积极回应,建议提案高效办结,并不意味着履职工作进入完成时。很多学界代表委员始终深入一线、扎根现实,既在现实调研中发现问题、提出对策,更在亲身实践中躬身力行、接续奋斗,推动一份份“纸上”的提案和建议落到实处,旨在让古老而现代的东方大国更加朝气蓬勃、气象万千,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进一步贡献智识与力量。

  履职有担当

  建议提案转化为政策措施,在推动实践发展的同时,也为学界代表委员更好地履职担当,提出更多切实可行的对策方案,增添了强劲动能,激励着他们做好学术研究本职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社科智慧。

  2022年是十三届全国政协工作的收官之年。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政协副主席、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朱晓进回顾了自己的履职经历。10年来,他深入教育、文化、民生、社会治理、生态文明、乡村振兴等众多领域进行一线调查,每年提交提案10多件。去年两会期间,他提交的“关于切实解决制约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两个短板问题的提案”,被列为全国政协重点督办提案。农业农村部会同海南省人民政府、国家发改委、科技部、财政部于当年8月给出答复,明确提出了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投入力度、推进种业振兴的改进举措和落实途径。今年两会上,他仍然聚焦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美丽乡村建设、乡村职业教育等,准备了与乡村振兴有关的多件提案。

  全国政协委员、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副校长许玲常年奋战在职业教育一线,履职5年来,她围绕培养职业技术型人才各个环节提交了16个提案。去年两会上,她针对粤港澳大湾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问题,建议建立“粤港澳大湾区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引起了强烈社会反响。教育部在答复中提出,将会同相关部门积极推动内地与港澳院校间加强教育交流合作,拓宽沟通协作平台,共同研究拓展粤港澳大湾区职业教育合作的深度与广度。在今年的提案中,许玲建议国家加快发展职业本科教育,建立和完善职业本科教育的相关制度和标准体系,推进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在最新的调研和提案中,李掖平聚焦失独家庭的父母养老问题,建议尽快完善相关政策,落实失独家庭的风险补偿;制定完善针对失独老人入住政府养老院、在医院施行医疗抢救时的具体规定;督导各地政府开辟针对失独老人“安老、暖老服务”的生活“绿色通道”;积极呼吁全社会重视与关爱失独家庭。

  建议提案落地有声,履职答卷完美交出,为人民履职、为人民代言、为人民服务的重任仍然在肩。展望未来,受访代表委员纷纷表示,将一如既往牢记党和人民重托,扛起新使命,强化大局意识,厚植为民情怀,尽职尽责,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继续贡献智慧和力量,谱写新篇章。

  当选全国人大代表以来,李清泉从体制机制层面为教育事业发展建言献策。“作为高等教育领域的全国人大代表,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我一定要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多思考、多代言、多建议。”在履职之初就给自己定下的硬要求,成了他5年来履职尽责的真实写照,也是激励其更好工作的动力所在。

  “作为全国政协委员,我将进一步加强学习,做好研究,履职尽责,为文化传承、社会发展、国家建设贡献力量。”潘鲁生说。

  许玲表示,作为职业教育工作者,能够在全国两会上为推动职业教育领域实现更好发展贡献力量,帮助更多的年轻人习得过硬技能,实现美好的未来,她感到的不只是欣慰,更多的是责任。

  一年之计在于春。走进春天的美好时节,讨论世界上人口最多国家的发展问题,必然万众瞩目。民之所盼,就是政之所向。全国两会真实展现了中国人民意志,真切体现了全过程人民民主,集中反映了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人间正道,继往开来。大国大党顺应历史大势,把握历史主动,接续奋斗,为创造更多经得起历史与人民检验的伟大成就,开创无限光明的美好未来,勇毅前行!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