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缺:从资本主义起源到气候危机的历史》
2023年04月24日 10:04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年4月24日总第2637期 作者:王悠然/编译

  ◇弗雷德里克·奥尔布里顿·荣松、卡尔·温纳林德/著

  美国哈佛大学出版社于4月出版美国芝加哥大学英国史、科学概念与历史研究副教授弗雷德里克·奥尔布里顿·荣松(Fredrik Albritton Jonsson)和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巴纳德学院历史学教授卡尔·温纳林德(Carl Wennerlind)合著的新书《稀缺:从资本主义起源到气候危机的历史》。这是一部关于经济领域中稀缺性概念的思想史,它不仅批判了无限度的经济增长,也适时地邀请读者想象世界繁荣发展的其他途径。

  现代经济学对稀缺的主导看法是,人类天生拥有无限的欲望,社会必须促进无穷尽的增长和消费,无论自然的极限在哪里。荣松和温纳林德指出,这一观点在历史上并非常态;即使是在资本主义时代,它也不是必然的。不过,它反映了“无限增长意识形态”(infinite-growth ideologies)的胜利。

  荣松和温纳林德称,对稀缺的上述理解可追溯至英国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英国教育和农业改革家塞缪尔·哈特利布(Samuel Hartlib)、英国经济学家阿尔弗雷德·马歇尔(Alfred Marshall)等人的思想。它为当今的经济增长霸权奠定了基础,在气候危机的形成中发挥了决定性作用。

  不过,无限增长意识形态也长期受到激进农耕主义者(agrarian radical)、浪漫主义诗人、革命社会主义者、生态女性主义者(ecofeminist)等群体的抵制,英国社会改革家杰拉德·温斯坦利(Gerrard Winstanley)、英国作家多萝西·华兹华斯(Dorothy Wordsworth)等都在此列。这些批判者认为,人类必须管理自己的欲望以实现共同利益,而不是利用自然来满足自己的欲望;他们对人类如何与自然、与经济互动进行了惊人的重新构想。

  随着关于自然与经济之间关系的争论进入21世纪,荣松和温纳林德强调,人类需要新的可持续性经济思想来应对气候危机。这部新著考察了“稀缺”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意义,对填补经济学课程中的缺口、思考未来经济政策作出了巨大贡献。

  (王悠然/编译)

  

责任编辑:陈静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