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童书存在种族和性别偏见
2021年06月04日 09:31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年6月4日第2180期 作者:王悠然/编译

  本报综合外媒报道 根据一项最新研究,在过去一个世纪里,白人男性在美国主流童书中的“存在感”显著高于少数族裔和女性。

  据美国芝加哥大学官网5月21日报道,该校公共政策学院助理教授安贾莉·阿杜基亚(Anjali Adukia)等人在新研究《关于种族和性别我们教授什么:童书中的形象和文本表征》中使用新的图像工具和文本分析方法,考察了过去一个世纪里美国童书中不同种族、性别、年龄群体出现的情况。研究人员借助计算机视觉技术研发了能够检测人脸、对肤色分类并据此预测种族、性别、年龄的人工智能工具。他们共分析了常见于美国家庭、学校课堂和图书馆中的1133本童书,并将这些书分为不特意强调某一身份群体的“主流书”和明确突出某一身份群体的“多样性书”,其中“主流书”是儿童日常生活中更有可能接触到的。

  研究结果显示,白人男性一直以来都是童书中的主要角色。虽然近些年美国人对种族和性别平等问题的意识显著增强,白人男性角色却依然在童书中占据主导地位。令人惊讶的是,虽然童书的主要受众是儿童,但无论是在图片还是在文字中,童书中成年人角色均比儿童角色更常见。此外,“主流书”比“多样性书”更有可能将故事人物描绘为浅肤色,在某一方面反映了图书出版者对普通读者偏好的猜测。书中对儿童肤色的描绘都比成年人肤色浅,尽管没有生物学证据表明肤色随年龄增长而加深。除了专门突出女性的书外,女性角色在图片中出现的概率高于在文字中出现的概率,这说明许多书将女性象征性而非实质性地融入故事中。同时,虽然女性角色没有男性角色常见,但同样以白人为主。

  阿杜基亚表示,上述发现对教育工作者、出版商以及其他关心童书对儿童发展影响的人来说具有重要意义。有研究表明,书中人物的形象影响着儿童如何理解社会和社会规范。教育过程本身以及相关的图书、课程资料都传递着社会价值观和社会“所有权”信息,不同身份群体被包容或被排斥影响着儿童如何看待自己和他人,进而塑造了“潜意识默认”。若想更明智地决定在课程中加入哪些内容并帮助减轻社会中无处不在的结构性不平等,了解儿童日常读物中有什么样的角色是必要的一步。这项研究对人工智能技术的创新性应用或将促进类似工具的进一步研发,以测量其他文本形式和视觉媒体对不同身份群体的描绘。

  (王悠然/编译)

责任编辑:崔岑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