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智慧与世界启迪
——“中国与世界: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国际研讨会侧记
2023年07月07日 08:21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年7月7日第2686期 作者:本报记者 段丹洁

  凡益之道,与时偕行。与会学者高度评价了中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共同发展上作出的努力与成就,呼吁各国携手合作应对全球挑战,破解当今世界发展难题,推动世界实现和平安宁、共同繁荣,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迈出新步伐。

  “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2013年3月23日,习近平主席在俄罗斯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发表演讲,首次面向世界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十年来,面对“世界向何处去、人类怎么办”的世界之问,习近平主席在不同场合多次深入阐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合作共赢共享的中国主张,为解决人类重大现实问题,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展现了鲜明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和中国力量。习近平主席首倡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成为引领时代发展潮流和人类前进方向的思想旗帜。

  7月5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的“中国与世界: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国际研讨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李书磊出席并发表主旨演讲。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高翔主持开幕式。中国与近40个国家的200余位外国使节、专家学者聚焦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丰富意蕴、重大价值和实践成果展开研讨,学理交流深入而广泛,现场气氛融洽而热烈。世界潮流浩浩荡荡,时代之变深刻而宏阔。中国与世界紧密相连,凝聚发展共识,促进人类进步,共行天下大道,共创美好未来,历史大势不可阻挡。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顺应世界发展潮流

  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的特征更加明显。2013年习近平主席首次向世界阐发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2015年,在联合国成立70周年系列峰会上,习近平主席明确表示愿与各国“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2017年,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习近平主席倡导各国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从伙伴关系、安全格局、经济发展、文明交流、生态建设等方面作出努力”。2023年,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全球文明倡议,进一步丰富和拓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路径……

  以世界眼光关注人类前途命运,从世界大变局中谋求人类未来出路,应变局、育新机、开新局,十年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发展成为不断丰富的科学思想体系,需要我们从多层面、多维度深入研究和把握。

  “时隔四年,再次回到日新月异的中国,着实令人兴奋。”克罗地亚前总统斯捷潘·梅西奇在开幕式上不禁发出感叹,十年来,中国一直积极致力于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中国提出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基础的全球新秩序战略与其他大国的地缘政治战略形成了鲜明对比。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面向多极化、相互依存和多边主义世界方向迈出的重要一步,国际社会应该提供更加强有力的支持,来推动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理念和目标,哪怕这条路需要走十年,甚至百年之久。

  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通过视频发言,回忆了四年前他与习近平主席会见时的场景。“我倡导友爱精神,认为这就是中国古代孔子在《论语》中所说的‘仁’和‘恕’,希望习主席以‘仁’和‘恕’的精神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习近平主席高兴地表示,“确实如此,我特别希望以‘恕’,也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精神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当时鸠山由纪夫的内心即刻浮现出“以和为贵” 四字的深意,这令他记忆犹新。

  那么,在当今世界何为国际关系的应有之义?对此,鸠山由纪夫表示,各国在尊重自我尊严的同时,也应尊重他国之尊严,并将这种精神称作“友爱”精神。即不可仅与价值观相同的国家友好合作,敌视排挤价值观不同的国家,而应当构筑一个不同价值观的国家之间亦可相互理解、合作的国际社会。这才是外交应有之目标。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顺应时代潮流和各国人民期待,展现出强大的影响力和感召力。从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到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从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到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理念……与会学者不约而同提到中国一系列全球性倡议主张,认为这些重要理念和倡议,从不同角度深化拓展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丰富内涵,为迈向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提供了现实路径。

  在埃及前总理伊萨姆·沙拉夫看来,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全人类的梦想,中国式现代化则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资源。其中,合作、和谐、和平、发展作为其中的四个重要支柱,每一项都蕴藏着具有普遍意义的原则。“我们需要通过文化交流、互学互鉴、文明对话、相互尊重来促进民心相通。”他说。

  波兰前副总理格泽高滋·科勒德克表示,放眼未来,我们应该推行新的务实主义,推动经济发展与合作,实现政治的平衡、社会的平衡和长期的可持续发展。在建设“一带一路”中,不仅要重视贸易、对策、科技等重要核心领域的“硬联通”,还应当推进文化和文明交流的“软联通”。

  北京师范大学原副校长、教授杨耕在研讨会上提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就是面向人类命运共同体,并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的人类文明新形态。社会主义文明建立在消除资本与劳动对抗的基础上,同时吸收资本主义文明中的合理因素,吸收人类社会所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把马克思主义这一现代文明的产物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必将造就一个新的文化生命体;当代中国实践活动最重要的特征就是把现代化、市场化和社会主义改革这三重重大的社会变革,浓缩在同一个时空中进行了,必然促进文明转型。这些都是在中国式现代化运动中生成的文明新形态的“新”之所在,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现代”所在。

  面对全球问题日益严峻且高度联动、治理赤字日趋固化甚至不断加剧的情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张宇燕认为,有必要就全球治理理念在各国间求得普遍共识,并在此基础上构建起公正、合理、有效的全球治理基本原则。开幕式上,他提出了公正合理有效的全球治理六项原则。在他看来,全球治理的公正性主要表现为国家主权平等原则和自愿服从原则,合理性主要表现为权责平衡原则和互利补偿原则,有效性主要表现为成效优先原则和评估反馈原则。

  应邀参加此次研讨会的国际专家学者们长期支持中国建设和现代化事业发展,也特别期待更加充分深入了解中国式现代化快速发展的缘由。为此,会议主办方精心准备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1—4卷)等著作赠予与会嘉宾。

  对于这份特殊的礼物,斯捷潘·梅西奇欣喜地表示,他仔细阅读过习近平主席关于中国治国理政和全球治理的相关著作。他谈道,习近平主席的内外政策始终聚焦于为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创造美好稳定的生活。习近平主席对世界的愿景充满全球主义情怀,将通过人类命运共同体来构建人类美好未来的信念表现得更加淋漓尽致。

  凡益之道,与时偕行。与会学者高度评价了中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共同发展上作出的努力与成就,呼吁各国携手合作应对全球挑战,破解当今世界发展难题,推动世界实现和平安宁、共同繁荣,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迈出新步伐。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承载全人类共同价值追求

  夏日雨后,碧空如洗,位于北京中轴线上的中国历史研究院更显气势恢宏。7月4日下午,在“中国与世界: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国际研讨会召开前夕,与会的各国外宾赴中国历史研究院中国考古博物馆参观学习,在中国历史研究院副院长李国强的陪同下,近距离感受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和中华文化辉煌灿烂的中国故事。

  中国历史研究院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组建的第一个国家级历史学综合研究机构,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决策成立的。作为国家级专业考古博物馆,中国历史研究院中国考古博物馆以展出考古出土文物和珍贵古籍文献为主体,是展示中华文明的国家窗口和了解中国历史文化的客厅。

  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中国历史研究院考察调研,在中国考古博物馆了解新石器时代和夏商周时期重大考古发现。在当天举行的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取向……决定了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和平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历史中国,鼎铸文明。走进博物馆大门,地板上镌刻着一条“历史大道”,以时间轴的形式展示了从旧石器时代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重要节点和重大事件,将中华文明起源娓娓道来,每走一步皆是厚重。

  从刻辞卜甲到礼乐大成,整个展览穿越中华数千年岁月。沿着习近平总书记当天的调研路线,外宾学者们先后参观了“文明起源”和“宅兹中国”等专题展。“太神奇了!”“简直不可置信!”……现场学者们一边拍照,一边记录,不时发出由衷的赞叹。

  葡萄牙中国观察研究所所长鲁翊君告诉记者,中国考古博物馆让他感到十分震撼,它不仅科技感十足,还有很强的艺术氛围。作为历史学者,鲁翊君主要研究16—19世纪的历史,但他认为,无论是来自中国还是世界其他国家的众多游客,一定都能够从中国考古博物馆精美绝伦的展览中领略中华文明博大精深的历史风采和现实影响力。

  “这是一件出土于安徽蒙城新石器时代尉迟寺遗址的大口陶尊,距今大约4800年。”讲解员指着一件陶器展品说道,“它的特别之处是器物上有刻画符号,分别是‘日’‘月’‘山’形。抽象的表达和组合,已经超越了简单的图画,使我们看到了汉字的雏形”。

  新石器时代“7000岁”的陶人面像、朱书文字陶扁壶、彩绘龙纹陶盘,夏代二里头遗址绿松石龙形器,商代象牙杯,周代铜牺尊……一件件精美的出土文物,让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夏南希难掩激动之情。“这里几乎所有的藏品我都在关于中国艺术的课堂上给学生讲过,但直到今天,我才第一次见到出土自陶寺、二里头遗址的实物,还有出土自妇好墓的文物,我甚至都不知道它们居然在这里。”她说,“我在这里不仅能近距离观察这些文物,还能看到极其精美的展示方式,这种经历太美妙了。希望下次可以有机会带我的学生来北京仔细观察每一件展品”。

  在中国考古博物馆的参访经历,使俄罗斯科学院院士、俄罗斯科学院远东分院副院长维克托·拉林对中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有了更加充分的了解。他告诉记者:“我很享受今天的参观过程,并为中国历史学界能够拥有如此优秀的博物馆而感到十分钦佩!”

  历史是一面镜子,它照亮现实,也照亮未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植根于中华文明五千多年的赓续传承,汲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孕育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奋斗历程,承载着人类社会的共同价值追求,描绘了“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人类文明新图景。

  “在我看来,中国是推动世界和平的典范。”尼日利亚阿布贾大学教授尤素福·阿里·佐卡说,中国通过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带动整个世界参与其中,这一愿景本质上不是霸权主义,而是希望世界各国通过参与“一带一路”倡议、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分享中国繁荣发展的红利,以和平积极的方式为世界繁荣作出贡献。正如中国谚语所说,“独行快,众行远”。中国与世界各国一起努力,致力于共同繁荣,必将为整个人类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驻华代表处主任诺君辉同样认为,尊重是建立和谐、稳定、互利关系的基础。国与国之间要尊重彼此主权、领土完整、制度和道路,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尊重彼此的历史文化和国情,坚持换位思考和相互理解,坚持对话协商、共建共享、合作共赢、交流互鉴,才能建立更加稳固和持久的关系,造福各国人民,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谈及研讨会的主题“中国与世界: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秘鲁天主教大学教授柯裴认为,本次研讨会为中国和世界各国学者思考国家和文化之间的对话提供了宝贵的交流机会。中秘合作已经在不同层面上有丰富的体现,但两国人民之间的交流合作,特别是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合作,是最直观有效的,必须继续维系这些合作关系,增进两国的交流。

  多国学者明确表示,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在国际社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交流互鉴、相互学习有助于拓宽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世界只有一个,人类渴望世界和平,实现世界和平不应通过暴力,而应通过促进和分享发展成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全人类共同价值追求的重要实践表达。期待中国与世界各国在教育、贸易、科技、文化等多个领域进一步扩大合作的规模和范围,更好地惠及世界人民,更好地追求美好生活。

  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拓展人类未来发展路径

  本次国际研讨会设置了“重振全球发展进程”“建设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深化文明交流互鉴”“践行真正多边主义”平行分论坛,以及减贫与落实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议程专题研讨会、治国理政经验交流专题研讨会。议程紧锣密鼓,观点激情互动,各分论坛现场不时爆发出真诚热烈的掌声。

  毫无疑问,受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的影响,当前世界经济复苏步履维艰,南北发展鸿沟持续扩大,全球发展赤字有增无减。2021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第76届联合国大会上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呼吁国际社会将发展置于全球宏观政策框架的突出位置。在“重振全球发展进程”分论坛上,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人类发展报告办公室主任佩德罗·孔塞桑认为,当今世界充满种种不确定性,使得人们的安全感大大降低,但不确定性在某种程度上也意味着新的机遇。我们要积极利用这些机会,通过制定和优化政策不断提升投资和保险方面的安全感,同时利用新技术加强创新,努力在不确定的世界中开辟新的局面。

  对比中西方的政治理念,阿根廷拉普拉塔国立大学中国研究中心主任司芙兰认为,中国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一系列崭新的发展理念和实践范式,更加关注人本身,而不单纯是通过法治实现政治治理,这是中国经验对国际社会的巨大贡献,值得全世界借鉴。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所长张晓晶谈道,各国要积极参与全球数字经济治理与国际合作,共同探索数字经济国际合作新模式和新机制,构建数字经济国际合作新秩序。中国作为数字技术大国将积极把握数字全球化趋势,加快数字经济领域高水平制度性开放,与各国一起为全球发展提供新动能,增进全人类福祉。

  人类生存于同一个地球,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善待自然,自然也会馈赠人类。面对气候变化给人类生存和发展带来的现实挑战,尼泊尔中国尼泊尔友谊论坛主席高鸿儒在“建设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分论坛上明确提出,我们应该秉承多边主义的精神,以更好的协作来利用资源,创设一个公平的发展环境,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有效解决全球问题。他衷心希望中国和尼泊尔在多边和区域性的合作中,卓有成效地展开本地化的合作,进一步加强两个国家之间的对话,尼泊尔也将在经济和发展互信方面承担更大的责任。

  “非洲之角地区在过去的五年时间里饱受干旱困扰,缺乏生存用水,有2000万人处于粮食赤字状态。”非洲之角经济和社会政策研究所所长阿里·伊萨·阿卜迪谈道,气候变化不可逆转,我们能够做的就是采取更多的措施解决其带来的影响和挑战。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下,中国有7亿多人摆脱贫困,这奇迹般的发展令世人瞩目。非洲国家、东南亚国家、拉丁美洲国家需要学习中国发展经验,但并不是简单地“复制”“粘贴”具体做法,而要根据本国国情来解决实际问题,这就是中国经验的重要启示。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与世界其他文明对话交融的脚步从未停歇。在“深化文明交流互鉴”分论坛上,中外专家学者从历史、哲学、文化、社会等多维度,回望中华文明与世界其他文明交往交流历程,探究如何通过文明互鉴、增进相互理解与信任,建设开放包容、美美与共的世界。

  2019年5月,习近平主席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指出,中国愿同有关国家一道,实施亚洲经典著作互译计划和亚洲影视交流合作计划,帮助人们加深对彼此文化的理解和欣赏,为展示和传播文明之美打造交流互鉴平台。作为亚洲经典著作互译计划成员,北京外国语大学亚洲学院外籍专家阿格申·阿利耶夫深感自豪。他表示,翻译是文明交流互鉴中最重要的一个手段和工具。亚洲经典著作互译计划可被视为“亚洲翻译倡议”,并希望它能进一步发展为“全球翻译倡议”。同时,基于解决互译计划中的版权问题、译员人才缺乏以及对他国文化了解不够深入等问题,才能在文明交流互鉴中更好地发挥翻译的文化交往力量。

  “跨文化交流有助于应对全球化带来的挑战,通过交叉创意将找到适应各国发展情况的解决方案。”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徐光启—利玛窦文明对话研究中心学术主任魏明德说。

  “由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日益推进,中国与加纳等非洲国家在文化领域的交流合作,特别是媒体合作不断深化。”加纳新闻学院综合传播科学学院院长莫德斯特·福苏认为,中国与非洲媒体应进一步加强合作、共同努力,让中国声音、非洲声音以及中非友好故事更多地被世界听到。

  当今世界已经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西方发达国家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回潮,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面对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2021年,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开幕式上明确强调,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在“践行真正多边主义”分论坛上,多国与会嘉宾表示,中国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中方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有目共睹。

  十年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已被多次写入联合国、上合组织、金砖国家等多边机制决议或宣言,目前中国同151个国家和地区、32个国际组织签署200余份涵盖各领域的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在全球拥有27个自贸伙伴,吸引了全球超过四分之三的国家参与,为共建国家创造了42万个工作岗位,帮助越来越多的国家加快经济发展。

  究竟什么是真正的多边主义?“多边主义的精华是合作。”克罗地亚地缘经济论坛主席雅思娜·佩拉夫妮可果断地表示。在她看来,中国搭建了包括“一带一路”倡议在内的诸多多边主义合作平台,实践证明这些多边主义合作机制不仅得到了世界范围的认可,更以一种全新的方式构建新的国际秩序。中国始终以面向全人类的包容方式,致力于寻求推动全球和平与发展。

  在维克托·拉林看来,真正的多边主义有赖于全球认可下共同建立的规则,其基础正是对话、包容和相互尊重,真正的多边主义反映了世界各国的共同行动和共同意愿,将带来各国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包容。

  “中国消除绝对贫困是人类反贫困史上的壮举。”世界粮食奖基金会荣誉主席肯尼斯·奎因多次访华,见证了中国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他在开幕式主题发言中表示,期待未来美国和中国可以携起手来,共同应对人类历史上最大的全球粮食安全挑战,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2021年,中国社会科学院与联合国南南合作办公室联合举办“脱贫和可持续发展知识和优秀实践分享南南合作研讨会”,会上正式宣布成立“脱贫和可持续发展智库网络”。中国社会科学院是脱贫和可持续发展智库网络主席单位,同时邀请20家国内外单位作为首批会员。本次“减贫与落实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议程专题研讨会”汇聚成员单位代表,围绕中国消除贫困成功实践、发展中国家减贫经验、国际合作助力弥合发展鸿沟、以包容发展促进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等议题进行深入研讨。

  拉丁美洲社会科学理事会执行秘书卡琳娜·巴特雅尼对中国取得的巨大成就感到惊叹。她说,自1980年以来,中国经济以年均10%的速度持续高速增长,与许多拉丁美洲地区国家在过去40年中遭遇的经济动荡形成了鲜明对比。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经验有助于拉丁美洲地区摆脱当前的发展困境。拉丁美洲地区应深入总结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经验,继续加强南南合作,并利用南南合作机会推动建立一个多极世界体系。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魏后凯表示,从中国农村反贫困的历程可以看出,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有力的制度保障和政策支持、全社会广泛参与,是中国农村减贫能够取得成功的“三大基石”。这三个方面的协同配合,将有利于形成农村减贫的长效机制。在摸清贫困状况、精准查找贫困根源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因村因户因人精准施策,提高精准扶贫靶向性。中国精准扶贫方略和经验对其他国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推广价值。

  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世界各国都在奔赴的目标,中国共产党和拉美国家左翼执政党派都积累了丰富的治国理政经验。在“治国理政经验交流专题研讨会”上,阿根廷祖国研究所所长奥斯卡·帕利里表示,我们与各国之间的关系是命运共同体的关系,这要求各国互相尊重主权、不干涉他国内政、和平解决可能出现的危机,同时尽政府所能提高广大民众的生活水平。

  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副所长王荣军提出,面对后疫情时代带来的共同挑战,中国和拉丁美洲各国都亟待通过发展和治理等领域的经验交流和知识分享,优化彼此的政策实践,努力构建面向未来的中拉命运共同体。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是空泛理念,而是丰富实践;不是单打独斗,而是共商共建;不会一蹴而就,而需持续推进。今年是中国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十周年,也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十年来,中国的国际“朋友圈”不断扩大,国际合作不断取得新的成果,展现出强大韧性和旺盛活力。风雨同舟,合作共赢,新时代的中国将与世界一道,沿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间正道,一路前行。

  (本报记者李晶、孙美娟、班晓悦、卫思谕、刘越、陈雅静、杨雪、刘雨微参与采访,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国际教育学院陈凯、马梦伟对采访亦有帮助)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