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我加入了“中国卡车司机调研课题组”,回顾五年的调研历程,坚持纵贯性研究与沉浸式调查是最有价值的研究心得,也是通往费孝通先生所期许的“从实求知”最重要的路径。
纵贯性研究:研究主题的“涌现”与对比的可能
纵贯性研究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经典研究方法,意指在一个长时段之内的不同时点记录研究对象的状况和变化,以有效揭示过程、异质性与因果关系。经典的纵贯性研究通常采用定量方法,但是自2000年以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创新性地采取定性技术收集与分析纵贯数据。卡车司机研究也采取了纵贯定性方法,用以探讨卡车司机的劳动过程及其与相关因素的交叉性结果。
就我们的研究所见,纵贯定性研究的分类与定量研究论者的划分趋于一致,均可分为追踪研究与趋势研究。追踪研究是对同一样本的反复观测,有许多卡车司机与卡嫂都在研究时段内多次接受了我们的访谈。趋势研究强调抽取同一总体不同时期的不同样本进行检测,我们的研究也恰好以“传化样本”作为样本池,每年选择同一样本池内的不同研究对象进行参与观察与深度访谈。
在收集纵贯数据时,我们有意识地兼顾其连续性与流动性。以我的研究为例,无论进行追踪研究还是趋势研究,我的访谈提纲都由基于理论关注的固定问题与变化问题拼接组成:固定问题包含了被访者的人口社会学特征、劳动过程、婚姻家庭、社会交往、性别观念、新媒体适应与未来展望,变化问题则跟随不同研究主题而进行具体延展:卡嫂研究注重卡车司机夫妻的性别劳动分工,女性卡车司机研究聚焦于职业性别隔离,志愿者研究以职业生涯与志愿动机的互动作为重点,跨境运输研究则关注跨境运输与境内运输的对比。
纵贯性研究带来的裨益是显而易见的。最突出的是与田野现场紧密连接的研究主题的不断“涌现”。“涌现”的第一种方式是交叉分析因素的“涌现”,它包含双重维度:一重维度是在经验层面发现明晰的交叉问题,例如劳动与性别的交叉议题始于我在研究劳动过程时对“夫妻车”产生的困惑,劳动实践与志愿服务的交叉研究又来源于卡车司机反复强调的底层社会地位感知。另一重维度是在理论层面发现不断深化解释的可能性。关于卡嫂劳动角色的理论解释,我从最初的“生产帮工与生活主妇”,到“公路货运业不可或缺的劳动者”,再到借由性别观念变迁解释客观劳动角色“卡”与主观性别角色“嫂”之间的张力,深切感受到纵贯性研究所带来的理论进步空间。
“涌现”的第二种方式体现在研究对象流动的生命史所带来的新课题上。志愿服务的研究主题是成为抗疫运输志愿者的卡车司机朋友带给我的,跨境运输的研究则起自几年前访谈时对于霍尔果斯口岸的好奇,直到近期从境内运输转向老挝、泰国与缅甸的卡车司机朋友越来越多,该主题自然而然被提上研究议程。这种“涌现”不仅是研究者的单一选择,还往往带有研究对象反身性的思考,充分显示出他们鲜明的能动性色彩。
除了研究主题源源不断地“涌现”,纵贯性研究还增加了进行对比的可能性。首先是对于研究对象个体生命史的对比。在五年的研究中,我们近距离观察着卡车司机辗转于不同的车型、货源、雇佣性质、运输距离与行业,陪伴着卡嫂从跟车到留守、又从留守到跟车,也见证了许多卡娃的成长。每个微观生命史的纵向对比都构成我国公路货运史浓墨重彩的一笔。其次是对于研究资料的对比。虽然每年的研究都有明确的主题,但得益于纵贯性研究的持续性,我们就很多主题进行了对比。例如研究卡嫂与女性卡车司机时,我可以调阅之前男性卡车司机与其他从业人员的访谈资料进行对比,继而概括出较为完整的行业性别观念。最后是对于宏观制度环境与市场环境的对比。五年的纵贯性研究让我们有机会与卡车司机共同经历了各种宏观政策与市场需求的变化,例如“按轴收费”政策的施行,“疲劳驾驶”执法的转变,环保政策的升级,车型的更新迭代,网络货运平台的兴起与垄断,零担、大件、快递、快运、冷链与绿通市场的转型等,这些对比构成了研究卡车司机必不可少的行业背景,也为我们理解卡车司机的微观个体抉择提供了因果关系的宏观选项。
在“实”与“知”之间:沉浸式田野调查的必要性
如果说纵贯性研究的重点是在长时段的不同时点对研究对象进行反复探究,那么沉浸式田野调查强调的则是运用所有可能的手段广泛收集资料并深入分析,使研究者的身心始终沉浸于“实”与“知”之间的田野场。
一方面,研究者需要沉浸于集中的田野调查。每年集中线下的田野调查是卡车司机调研的主要内容,但是囿于时间与地点的有限性,我们需要无限延展有限时空内田野的丰富意蕴。因此,在全身心投入访谈、座谈与观察之外,我们总是努力收集所有可能的资料:与联络人和被访者的联系过程、各种田野调查事项的确定、田野地点的自然环境与风土人情、被访者在访谈过程中的沉默与眼泪、关掉录音笔后被访者的真情流露、被打断的问题与被拒绝的访谈,尤其是异常的案例与需要默会的知识,这些都需要从理论意义上进行理解与记录。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参与观察是沉浸式田野调查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提供了访谈与座谈难以企及的“现场感”。2019年研究女性卡车司机时,我曾经去一家快递公司观察司机组的早会。当作为女性的我甫一进入办公室、看到狭小的空间内或站或坐的几乎都是男性卡车司机时,那种职业性别隔离所带来的对于职业性别少数的压迫感旋即扑面而来。同一年我还作为兼职装卸工跟随一位城配卡姐跑车,每到一个卸货点我们都要迅速对单卸货,之后再马不停蹄赶往下一个卸货点,那种“赶趟数”的紧迫性让我立刻意识到不同货运劳动分工之间的差异。2023年,我们又跟随一位中长途卡哥送货,当我们在万籁俱寂的凌晨2点启程上路时,发现夜晚的公路完全是卡车的世界:不同类型的卡车摩肩接踵、热闹非凡,而沿途宽阔地带整齐停驻的卡车,承载着卡车司机被极致压缩的休憩,又彰显出川流不息的繁荣下个体劳动者的苍凉。这种“现场感”将访谈与座谈中的语言幻化成真实的声音、画面与情境,是无可替代的田野之实。
另一方面,研究者需要沉浸于集中田野调查以外的日常田野。于我而言,日常田野包括三个有机组成部分。其一是仔细整理访谈资料,重现“实”之现场,并反复琢磨其真义、借由理论涉猎形成“知”之理论。我习惯将整理资料与初次编码合二为一,许多理论架构与论证逻辑均来自这个艰苦又充满喜悦的求知过程。其二是积累相关的“新时代数据”。除了学术论著,我还关注了47个与公路货运业、物流业、汽车业和卡车司机相关的微信公众号,也下载了几大网络货运平台与卡友组织的App。每天我都会关注这些平台发布的信息,将其与研究相关的文章、图片与视频分门别类地收藏保存。这些数据为我提供了广阔的背景资料,让我能够尽量保持“在现场”的田野感。其三是收集被学者界定为“工人生成内容”的多元数据,例如卡车司机、卡嫂与相关从业人员的微信朋友圈、抖音、快手、卡友组织App发帖等。这部分内容向我展示了研究对象多元真实的工作与生活,是有限访谈资料的必要补充。
卡车司机的研究告诉我们,纵贯性研究可推进研究主题与理论对比的拓展,沉浸式田野调查则在“实”与“知”之间搭建起经验与理论互动的桥梁,二者的有机结合能增进我们对于社会现象的感知与洞察,更加有效地挖掘中国社会独特的“恒常”与“社会底蕴”。
(作者系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