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在全社会广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更好发挥志愿服务的积极作用,促进社会文明进步”,“以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传递深厚文化底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志愿服务思想,应深入挖掘和阐发其中的时代价值,培育新时代志愿精神。
以“天下为公”思想涵养奉献精神。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始终蕴含着爱国为民、甘于奉献的精神,提倡天下为公、克己奉公,强调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奉献就是利他,是“君子喻于义”“为而无所求”。中国儒学认为,义是人的天职,是社会成员应尽的义务。道家有“上善若水”之说,倡导人要如同水一般,滋润万物而不争名利。志愿文化中的奉献精神强调志愿者对他人、社会和国家的道德责任,要不求回报地付出,体现了高尚的精神境界,与传统文化中的天下为公、重义轻利思想存在共通之处。在新时代,以“天下为公”思想涵养奉献精神,有利于塑造志愿者的社会责任感,促使其为集体着想,真诚地竭尽己力履行对社会的责任,在国家和人民需要的时候做出善举义行,为增进人民福祉贡献自己的力量。
以“仁者爱人”思想涵养友爱精神。中国文化追求仁爱尚德,儒家将仁作为道德的最高标准,其核心思想就是仁爱。孔子说,“仁者,爱人也”“爱者欲其生”,强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博施于民而能济众,倡导对他人存有仁爱之心,要关心和爱护别人的生命,体现了独具特色的人文关怀和人道原则。孟子提出,人要有“不忍人之心”,即对他人怀有怜爱和同情之心,也即“恻隐之心”,认为人心同然,要以己度人,从爱家人推广到爱其他人。传统儒家思想强调“泛爱众”,认为人在社会中有应尽的义务,其本质就是仁,体现了深沉的博爱情怀和纯朴的人道主义。志愿文化中的友爱理念倡导志愿者要具备与人为善、尊重他人的道德情感,能够推己及人,想人之所想、急人之所急,这与传统文化中的仁爱观念相一致。只有培育仁爱之心并付诸实践,坚持对他人的友爱、尊敬和帮助,才能真正体现志愿服务精神。
以“兼爱交利”思想涵养互助精神。墨子提出“兼爱”思想,认为仁和义都是兼爱的反映,提倡“一爱相若”。兼爱就是一爱,即视人若己、视同一律之爱,不分人我亲疏遐迩,不别贵贱强弱智愚,将爱与善平等地施与他人。墨子提倡“人兼爱”而“交相利”。所谓交相利就是互助,认为世界的利益包含每个人的利益,具有仁爱之心的人应为天下人谋利、助人助己。墨家哲学中“兼爱”思想的特色在于“兼”,即追求爱的平等和谐,认为应将兼爱作为为人处世的标准,衡量价值的准则是对国家和人民有利,体现了广泛包容的人文精神。志愿文化中的互助观提倡人与人之间互爱互利、互相帮助、助人自助,兼爱理念是其重要的思想源泉。对传统文化中“兼爱交利”思想的传承和创新能够培育互助精神,推动志愿服务的日常化和可持续发展。
以“修齐治平”思想涵养进步精神。“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传统文化哲学思想的基础,其中修身是根本,修身的内容在明明德,要求在磨炼修养中不断进步,达到止于至善的目的。中国儒学务求为群体着想,需要由己做起,由修身到齐家,最终实现治国平天下。要做到“己立己达”,就要“立人达人”,即要完善自己,同时注重完善他人,其中就包括帮助别人。进步是志愿服务的目标。志愿精神讲求奉献、友爱、互助,最终就是要实现进步。这就要求志愿者从我做起,通过个人修身推动社会进步,这与传统文化中修身重德的理念一脉相承。志愿者应在参与服务的过程中正人正己、成己成人,在为他人带去关怀和帮助的同时获得自我提升,并推动社会的长足发展。
(作者单位:天津社会科学院舆情研究所)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