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均强调,要大力推进数字乡村建设。数字技术与乡村建设的深度融合有助于唤醒逐渐式微的乡村记忆,化解城镇化进程中乡愁无处安放之困境。
在数字技术的助力下,记忆不再如保罗·康纳顿所论述的那样只能依托“刻写实践”与“体化实践”而存在。一方面,以静态形式呈现的乡村记忆可以进行动态展示。例如,VR全景技术能以独特的立体感展示古村落全貌,使静态形式的古村落得到活态化保护,给记忆主体带来极致的视觉体验;虚拟触觉技术能以真实的触摸感赋予乡村博物馆藏品勃勃生机,拉近记忆主体与乡村传统文化之间的距离;AI虚拟讲解员能以超强的互动感讲好乡村故事,为记忆主体提供听觉、视觉、触觉等多维感官体验。另一方面,以活态形式呈现的乡村记忆可以实现跨时空再现。例如,基于数字技术的一系列新工具有助于使活态形式的民俗表演、手工技艺焕发新的活力。数字采集技术凭借其高精度优势,能够精准记录表演者和手工艺者肢体动作的细节变化;三维建模技术以其高度逼真性和还原性,可以全方位、多角度地演示古老的民俗表演和手工技艺;借助于虚拟现实技术,记忆主体能“跨时空进入”民俗表演和传统手工艺现场,从而获得深度体验。需要注意的是,“数字技术”助力乡村记忆动态呈现的关键在于充分挖掘乡村背后的故事及其文化基因。唯有如此,记忆主体才能超越认知和体验阶段,主动探寻乡村记忆,争做乡土文化的守护者和传承人。
档案学学者丁华东曾提出,要积极推进传统乡村记忆资源与数字记忆资源的有机结合,使乡村记忆得以长期保留。目前,我国数字乡村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乡村记忆的式微困境亟待纾解。为此,我们应积极促进乡村记忆资源的数字化转型,解决纸质档案易损坏、难补救,活态乡村文化遗产在代际传递中易于消失等诸多问题。建立健全资源数据库,既能留住乡村记忆,也便于查阅和检索。譬如,浙江省从2016年起,在全省开展了“千村档案”建设工作。在这样一个能够容纳多个村落记忆资源的数据库中,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快速精准地查找相关资源,以此推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弘扬。由是观之,构建数字资源库有利于完整记录、保存乡村的基本信息、人文记忆,守护乡土文化的根脉,实现乡村记忆的永久留存。
如今,乡村记忆资源的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大势所趋。为了使乡村社会尽快走出“失忆”危机,为乡愁找到适宜的安放之所,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推进。一是加强对欠发达乡村地区数字人才的培养,保障数字乡村战略的实施。人才匮乏是乡村数字记忆建构最明显的短板,因此需不断提升广大农民和基层干部的信息技能,为乡村记忆资源的数字化转型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二是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共同参与数字乡村建设,推动乡村记忆的数字化传播。以往乡村记忆的传播模式较为闭塞,人们追忆乡村历史的渠道比较单一。而实现传统乡村向数字乡村的转型,有利于营造更为开放的网络公共空间,使乡村记忆迅速传播到各个角落。保护乡村记忆是每个人的责任,有了多方支持和共同努力,数字乡村建设就会事半功倍,乡村记忆也将一直延续下去,泽被后世。三是因地制宜建设数字乡村,促进多样化发展。每个村落都是独具特色的,蕴藏着多样化的乡村记忆。数字乡村建设只有聚焦当地资源禀赋,才能保留住乡村内在的文化精华。对此,乡村基层政府应根据当地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传统开发乡村记忆资源,着力打造数字乡村示范基地,推动乡村文化的创新发展。
(本文系山西省科技战略研究专项课题“山西省‘村改居’社区治理中的文化认同问题研究”(202104031402032)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山西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