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三次“一带一路”建设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要全面强化风险防控。要落实风险防控制度,压紧压实企业主体责任和主管部门管理责任。要探索建立境外项目风险的全天候预警评估综合服务平台,及时预警、定期评估”。讲话重点强调了风险管控和安全保障问题,为新时代推进共建“一带一路”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经过多年实践探索,我们积累了海外重大项目风险管理的丰富经验,自然、技术、法规、合同、劳务、物资、设计、环境、健康等技术性和操作性风险管理的实务能力逐渐增强。随着重大项目风险复杂性的增加和新特征的出现,传统工程视域下的风险管理能力已无法完全适应共建“一带一路”的现实需求,迫切需要进行风险管理范式变革,即从传统工程风险管控转向风险系统复杂性治理。这其中,三个能力至关重要。
其一,重大项目风险防控的系统复杂性治理能力。项目的物理规模特征和空间特性决定了项目系统的开放性和差异性,而重大项目作为大型社会性工程,其管理系统是一个复杂巨系统。这就决定了项目风险具有系统整体性和不可分割性,尤其是要注重制度、文化等方面对项目的系统性和整体性影响。因此,传统项目风险防控分而治之的还原思维便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需要管理主体提升对这一系统复杂性的认知、分析和驾驭能力。“一带一路”建设广泛分布于沿线特定的地理空间内,应不断加强对“一带一路”外部环境的深度不确定性、动态性以及各类风险要素的异质特征、关联与耦合机理的复杂性认知,提升风险复杂性降解能力,形成风险治理的顶层统筹协调和执行层贯彻落实的综合集成管理体系。通过经验总结、服务平台构建和治理模式创新,快速提升风险防控的系统复杂性治理能力。
其二,重大项目风险防控的多元层级网络治理能力。共建“一带一路”已经有多个成功案例,例如蒙内铁路、中老铁路、雅万高铁、希腊比雷埃夫斯港口以及中白工业园等。这些项目都有效控制了各类重大风险,从而成为“一带一路”的旗舰或标杆项目。分析发现,这些项目风险防控案例都具有相类似的经验,即构建了“母国—所在国”以及第三方合作等多元层级风险网络治理能力体系。与国内重大项目以及传统跨国项目不同,共建“一带一路”不能仅仅依靠我们自身能力应对所有关键风险,尤其是制度、文化等重大外部风险。更需要借助所在国、第三方以及多边机构力量,通过管理和治理能力资源配置,构建政府间协商、管理层协调、参与方协同的多元多层治理机制,打造全方位、全天候的风险治理韧性网络能力,以保障重大项目在可控环境中实施,并具有“止损”能力。
其三,重大项目风险防控的动态适应性治理能力。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强,共建“一带一路”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亟须增强风险防控的动态适应性治理能力。在这一背景下,一要准确把握情境的高度动态性、不确定性以及对项目的深刻影响;二要理解治理要素配置是相机和动态演化的,包括模式、制度、知识和技术等都需要共同演化;三要深刻认识治理目标和路径都是相互依赖的,不同国别、不同行业、不同模式差别巨大,不能僵硬搬套。因此,共建“一带一路”的组织管理机构需要具备全球资源调配与整合能力、国际工程领导能力、项目外交和本地化管理能力以及重大机遇的把握能力等,这对于长周期的项目投资、建设与管理尤为重要,例如,大型产业园区、港口以及能源项目等。希腊比雷埃夫斯港口即是中远海运在复杂动态环境中抓住重要窗口期,将风险转化为发展机遇的典范。
强化系统复杂性思维,构建风险管控的多元复合网络治理体系,提升复杂风险管控能力,既是我国从工程大国向工程强国转变的关键举措,也是推动“一带一路”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一带一路”建设研究重大专项“‘一带一路’重大项目建设经验、教训及工作建议研究”(19VDL001)阶段性成果)
(作者系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复杂工程管理研究院教授)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