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解答时代课题中科学把握时代精神
2022年01月11日 08:47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年1月11日第2327期 作者:时世平 苗伟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这一重大论断科学阐明了这一思想的理论内涵和重大意义,标明了它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华文明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作为“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这一思想深刻系统回答了新时代的重大时代课题,为我们科学把握时代精神提供了根本遵循。新的征程上,我们要全面贯彻这一思想,用“新的飞跃”指引解答时代课题、把握时代精神、推动时代进步。

  时代精神的存在方式和演变逻辑

  问题是时代精神最重要的载体和存在方式。马克思指出:“问题是时代的格言,是表现时代自己内心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时代精神是不同时期的先进社会形态及其发展趋势在精神上的反映,是人们在现实奋斗中最活跃、最强大的内在动力。但“时代精神”不是“世界之外的遐想”,而是这个时代中人民最精致、最珍贵和看不见的精髓的集中体现。时代精神作为一种时代的社会意识不是单摆浮搁的存在,时代精神就体现和隐藏于“一个时代的迫切问题”中。问题是时代的声音,每个时代都有属于它自己的问题,只有树立强烈的问题意识,才能实事求是地对待问题,才能发现问题背后反映和蕴含的时代精神,找到引领时代进步的路标和灯塔。科学把握时代精神的关键就在于直面时代提出的问题,在解决或回答时代所面对的迫切问题中不断总结、提炼和升华时代精神。

  时代精神随时代主题和课题的变化而不断变化。恩格斯指出:“每一个时代的理论思维,从而我们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它在不同的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时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人类社会是不断发展进步的,时代的主题和课题在不断发生转化,与此相同步,时代精神的具体内涵也在不断更新、丰富和发展,展现出特性鲜明、别具一格的时代气象。时代精神的演变遵循稳定性和创造性相统一的规律,一方面时代精神的发展体现出稳定性的“不变”的一面,时代精神会在时代更迭中内化在一个民族的文化精神之中,成为人们共同的价值理念和追求;另一方面,时代精神也有创造性的“变化”的一面,随着时代主题和课题的转化,形成新的时代精神,并不断赋予原有的时代精神以新的内容和形式,为其注入新的时代内涵。准确判断出时代的主题、课题,做出正确的时代的回应和解答,从而实现对时代精神的科学把握,这对于政党的事业、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人民生活的幸福至关重要。

  科学理论的指导是把握时代精神的关键。时代精神是在漫长的历史演进与特殊社会中不断孕育而成的精神力量,随着历史发展和时代更迭,时代精神也在不断更新。但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就能够科学把握和引领时代,更好地解读、淬炼、升华时代精神,推动时代精神不断拓展和升华。时代精神是特定时代的产物,蕴含在时代之中,提炼、解读、升华时代精神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指导。一方面科学理论通过对重大时代课题的破解,验证、升华和创新科学理论本身,推动理论实现突破和飞跃;另一方面科学理论的新飞跃又进一步升华时代精神,推动时代精神向更高远、更深层展开和拓展,进而促进人类社会和时代的发展进步。

  中国共产党对时代精神的科学把握

  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马克思主义作为划时代的科学思想体系,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准确预言了人类社会和世界历史发展趋势,照亮了人类探索历史规律和自我解放的道路,是我们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的伟大认识工具,是我们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中国共产党从建党之初就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拥有了科学的理论指导,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是中国共产党人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解读时代、引领时代的伟大历史过程,在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创造性解答了革命、建设、改革不同历史时期面临的重大时代课题,准确把握了不同时代的伟大时代精神,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了一次又一次的飞跃,推动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伟大胜利。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我们要始终坚持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继续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

  始终坚持问题导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从来都是为了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从革命年代党确立战争与革命的时代主题,到改革年代党科学判断时代特征和国际形势,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正确回答时代发展和实践要求所提出的“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时代的根本和重大问题,到党的十八大以来,深刻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重大时代课题。中国共产党人在百年奋斗历程中,紧紧围绕时代主题、破解重大时代课题进行理论和实践探索,在推进理论创新的过程中科学把握了革命、建设、改革不同历史时期的时代精神。

  在重大历史事件和典型榜样中凝练时代精神。在百年奋斗的时代流变中,中国共产党人总是根据时代背景和历史任务的要求,从重大历史事件和典型榜样中挖掘和凝练出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精神气象。如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产生了建党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抗战精神、延安精神等,形成了不畏牺牲、浴血奋战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产生了抗美援朝精神、大庆精神、雷锋精神等,形成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时代精神。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产生了改革开放精神、特区精神、塞罕坝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形成了开拓创新、锐意进取的时代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产生了抗疫精神、脱贫攻坚精神等,彰显了众志成城、不懈奋斗的时代精神。这些宝贵精神生动展现了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品格,具有强烈的现实性和鲜明的时代价值,是我们不懈奋斗的精神动力源泉。

  新征程上科学把握新时代精神

  用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时代在变化,社会在发展,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依然是科学真理。尽管我们所处的时代同马克思所处的时代相比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但从世界社会主义500年的大视野来看,我们依然处在马克思主义所指明的历史时代。”一个民族要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刻不能没有思想指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以全新视野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为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了原创性贡献,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新的升华。我们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新理论武装全党,要学深、悟透、弄通、用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不断武装头脑、凝心铸魂、砥砺精神,切实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

  答好奋斗主题、时代课题、发展难题。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每个时代总有属于它自己的问题,只要科学地认识、准确地把握、正确地解决这些问题,就能够把我们的社会不断推向前进。”我们党百年奋斗的历史就是一部认识问题、回答问题、解决问题的历史,新征程上仍然要坚持问题导向。要紧扣党百年奋斗的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发展的基本主题,中国共产党是历史给出的“大考题”的“答卷人”,一百年来党的一切奋斗都是围绕这一主题展开的,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要牢记初心使命,弘扬赓续伟大建党精神,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要在继续答好重大时代课题上下功夫,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新时代的重大课题进行了深刻回答,我们要以这一思想为指引交出不负时代、不负人民的满意答卷;要攻坚新征程上的发展难题,当下的中国正处于矛盾凸显期、改革攻坚期,国际国内问题繁多而且复杂,需要我们坚决破除一切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全力以赴破解改革发展难题。

  做好时代精神的凝练和弘扬。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唯有精神上达到一定的高度,这个民族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要做好中国共产党的精神谱系宣传阐释工作,不断赋予中国精神新的时代内涵,让其在新时代大放光芒,从而更好地发挥其影响力,为全社会凝聚共识;要做好新时代精神的及时总结和凝练工作,新时代为创造新的时代精神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舞台,我们要善于在重大历史事件和榜样人物事迹中发现、总结、提升新时代精神;要做好时代精神的弘扬、培育和践行工作,优化时代精神的宣传平台、夯实时代精神教育系统工程,让时代精神转化为一种精神的自觉和内在动力。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在解答时代课题中科学把握时代精神,在引领时代变奏中推动时代精神的升华,向人民、向历史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在新的征程上,我们要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回答时代和实践给我们提出的新的重大课题,朝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勇前进。

  (作者单位:天津社会科学院)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