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浙江大学“求是智库”高端论坛——“文化遗产与社会发展论坛”在杭州举行。与会学者围绕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社会发展协同共进等议题展开深入研讨。
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要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中国文物学会会长顾玉才表示,文化遗产是由人民群众创造的。我们致力于保护这些文化遗产,自然也需要依靠人民群众,更重要的是,要让文化遗产保护的成果使人民群众受益。
向公众解释遗产的价值和意义,是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内容。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孙华认为,文化遗产的价值可以分为往昔价值与当下价值。从某种意义上讲,历史价值属于一种往昔价值,而文化遗产的艺术价值、科学价值、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是文化遗产价值体系中的当下价值。文化遗产的艺术价值必须与当下的审美和艺术创作有共同的价值取向,所以它属于当下价值,而非往昔的艺术史价值。
“文化遗产的整体性和系统性保护是一个需要跨越行政区域、地理场域和物理标识的整体性系统工程。”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教授郭伟民提出,我们迫切需要建立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的协调机构,建立督查制度,以体制机制创新推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和统一监管。
传统村落是重要的乡村文化遗产,成为当代人寄怀乡愁的归宿地。复旦大学旅游学系教授张朝枝表示,乡村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一定要关注当地百姓的内生需求,利用本土智慧维持原有的社会生态系统。
会上,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文化遗产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正式揭牌成立。与会学者一致认为,文化遗产事业应主动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地方发展、服务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会议由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主办。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