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千年古道上的齐风鲁韵
2024年11月05日 15:38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4年11月5日第3007期 作者:张杰

  10月29—31日,由山东省文史研究馆馆员、齐鲁理工学院齐鲁文化研究院院长傅永聚带队,齐鲁理工学院齐鲁文化研究院副院长宣兆琦等专家学者和师生代表组成的考察团开展了第二次“齐鲁古道行”文化实践考察活动。此次活动旨在通过实地考察走访让师生了解齐鲁古道的地理位置,近距离触摸、感受齐鲁文化的历史脉动,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育当代大学生的文化自信。

  齐鲁古道形成于3000年前,存续长达800余年,是古代东方大国鲁国和齐国之间的一条交通要道。傅永聚说,齐鲁古道是一条典型的文化廊道。齐鲁古道上走过了孔子和他的学生,留下了孔子在齐三年广泛考察、学习、吸收东夷仁俗,最终创立仁学思想体系的足迹;见证了儒学在北传南下过程中汲取齐鲁文化精华的历史画卷。188年后,孟子又率领他的弟子沿着同一条古道先后三次赴齐。而齐文化的代表人物晏婴等,也纷纷来到鲁国交流讨论。齐鲁古道见证了齐鲁两国的文化交融激荡和齐鲁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考察团队从曲阜“鲁国故城遗址·齐门”出发,先后考察了鲁国故城遗址、齐鲁夹谷会盟遗址、鲁长城、锦阳关、青石关、长勺之战古战场遗址、齐长城遗址、孔子闻韶处、公冶长墓、稷下学宫遗址等齐鲁古道上的代表性关隘和遗址。在宣兆琦看来,齐鲁古道既是一条军事要道,也是一条商贸通衢,更是一条文化廊道。在这条古道上,不仅走过了孔孟、晏婴,走过了荀子和屈原,还走过了司马迁和蒲松龄。他表示,齐鲁古道承载着齐鲁文化的互动交流和融合,促进了儒学的发展和稷下学宫的兴盛。

  与齐鲁古道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相比,对齐鲁古道的研究以及齐鲁古道相关的文化价值提升还需更多学科支撑。参与此次考察的专家学者表示,齐鲁古道的研究亟待多学科介入,未来要通过文献学、考古学的深入研究明确齐鲁古道的方位与走向,同时也要通过民俗学、口述史等多学科介入,深入研究齐鲁古道周边的关隘、遗址以及村落的形态和演变,努力构建较为完善的齐鲁古道研究体系,为深入挖掘齐鲁古道的文化价值,保护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奠定更为坚实的学理基础。

责任编辑:崔博涵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